孫隆基│華人裡頭的「川粉」與「川癡」

(本文轉載2021/06/28新大學,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川普雖然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落選,但影響絲毫未減,尤其目前的共和黨正在進行清黨,把不附和川普的政客們清洗出領導層,因此這個傳統的保守黨正在被改造成一個領袖崇拜的民粹黨(不要變成納粹黨便好),為下一次大選「王者歸來」蓄勢待發。在國際間,川普對西方世界的一些新納粹份子的影響也可能未減,但筆者在這方面缺乏追蹤。一個以白人至上主義為旗艦的美國運動,鼓舞了其他西方國家內之一丘之貉可以理解,令人詫異的是:華人在這裡頭軋一腳幹啥?

Read more

范振國│是科幻,是寓言,更是現實-推薦《人魔之城》

(本文原載於2021年6月24日兩岸犇報,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其實我不甚同意把志翔的書歸為「輕科幻」的分類,雖說這歸類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以為用「科幻寫實」來描繪,更符合志翔這本小說的本質。(當然這是仿效拉美的「魔幻寫實」之名,並且參考了此中巨將馬奎斯自稱:「我書裡的每一故事章節都有現實基礎」的名言,得到的靈感)。

志翔小說的寫實性,有左翼圈熟悉的資本帝國主義批判,藉懸疑情節的逐層剝落,掀開資本全球化時代,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無惡不作並且日益精致的偽裝。……//

Read more

【台社線上論壇】到底要拿巨型數位平台怎麼辦?──經濟、文化與治理難題

時間:2021年7月10日(週六)下午13:30-16:50
ZOOM會議室ID:813 8788 3733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xhbiPVyZ6McXGmHMA

(會議室密碼將在座談(7/9)以前發至報名成功者的電子信箱,請留意信箱,如無法成功登入報名表單,請直接聯繫報名:taishe.assembly@gmail.com)

**與會名額75人,報名請早,以免向隅**

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新國際

Read more

【活動宣傳】20210703文創大批判與思想運動:飛越杜鵑窩計畫

第一場:移/工/農人運動與文化創造
時間:2021年7月3日 13:30
主持人:姚立群
與談人:顏坤泉、蔡建仁、鄭村棋、汪立峽、夏曉鵑
回應人:吳靜如、蔡依伶

第二場:全球史政經變動中的思潮
時間:2021年7月3日 16:00
主持人:陳信行
與談人:黃朝熙、夏鑄九、馮建三、徐進鈺、徐文路
回應人:陳柏謙、謝毅弘

線上會議ZOOM網址(若電腦或手機無安裝ZOOM,點選網址會引導下載)
https://us02web.zoom.us/j/89183809883?pwd=OWU3QmVucFdwK2J4cnE1NnpZSXdRUT09
會議 ID:891 8380 9883
密碼:585681

Read more

江迅│讀黃志翔 「未來之憶」 三部曲的首部超長篇小說《人魔之城》

作者企圖反映這種時代症候中的人性歧義,包括人們遭遇的夢、記憶、幻想、幻見、現實,也包括人們在大他者語境中的裂變,譬如蕭遙對自我的懷疑或肯認、安婷對真相的追尋與反挫、朱志揚對正義的追求與幻滅等。作者同時也想反映這時代症候中的意識形態偏見,例如後真相與假真相(如誰才是真正的恐怖主義),偽善與假神聖(如故事中的「和平展望會」)。作品並以此構築正、反、合辯證發展的敘事與書寫策略,譬如,首先建立讀者對朱志揚這警探的認同與代入感,再像剝洋葱似的,逐步剝開他對蕭遙的自居正義其實隱含不自覺的偏見,那才是最辛辣的內核。

小說的另一個重點是想反映美歐軍事工業複合體及其慾望驅力,就像故事中逐步浮現的「國際霍布斯主義」,類屬資本主義的極限化運動,這種軍工複合體及其代理人,以自由、民主、和平為名,實際的作為卻與之逆反,本質上就是反自由、反民主、反和平的利維坦巨獸,視戰爭為養分,且正悄悄推動全球範圍的帝國主義復興。

Read more

張宗坤│讀《未來之憶:人魔之城》

作為野百合那一代的文藝青年,在學運激情的中介之下,轉化自己所理解的實踐理想並付諸某種藝術表現形式,似乎已是某種時代使命的命定呼喚了。有些人直白不諱,另一些策略迂迴,還有些人的工作,則隨著生涯經歷的豐厚而漸變。

起筆自列夫特文化工作室甫成立的十年以前(2011),描繪距今五年以上的近未來,我們或許應該把《人魔之城》視為黃志翔另一次新的跨越。過去對黃志翔作品的印象,多半是更接近社會寫實的文類(近期如《日蝕遊戲》,早期如《望鄉》及其改編作《春梅》);本書卻定錨於2027年,是一本關於不久後時空的輕科幻小說。預言、想像與真實在此模糊了邊界,這個模糊的不連續地帶,自然令人好奇。

Read more

范振國│人間之鏡:在「以文化行動出發的環境生態運動」線上會議發言稿

台灣當局以彌補供電缺口、能源轉型名目、在缺乏環評與公開聽證等合法程序、而遭到學界與環境生態保育人士質疑抗議之際,依舊罔顧視聽,悍然准許中油公司在桃園大潭村海域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大興土木,建港、築堤、蓋儲氣槽,嚴重破壞該海域已經存在於的全7600年以上的殼狀珊瑚藻礁生態。在多方奔走呼籲中油公司改址之議不被採納之後,長期關注護衛藻礁的當地生態團體,以潘忠政老師為代表的「珍愛藻礁聯盟」為阻止此一 野蠻粗暴傷害藻礁的惡行,於是聯合了70 多個民間團體,於2020年6 月發起真愛藻礁公投。經過三個月的收集聯署人數即達75萬份遠超過法定門檻35萬分一倍之多,預計2021年8月28 舉辦投票。面對洶洶民意,經濟部、中油公司,乃至府、院領導仍執意將其意志橫行到底,執政黨立委憑其優勢席次你合謀題相對法案干擾,御用學者以似是而非的言論為中油護航綠營網軍對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老師更是恣意抹黑抹紅用卑劣的手段造謠對其進行人格獵殺。就在護藻礁運動異常艱苦奮戰的時刻,2021年4月,因為執政者的輕忽自滿,曾經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爆發了嚴峻的疫情。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表現得荒腔走板,引起沖天民怨,是有目共睹的。在這裏就先不議論。

因為疑慮當政者會藉防疫之機,暗行攔阻或廢止8月28日反萊豬,護藻礁的公投,再加上疫情進入三級警戒不得群聚,差事劇團的創辦人鍾喬於是策畫籌辦了「文化行動出發的環境運動線上會議」。預計在2021年6月26日下午14:00-17:00及19:00-22:00進行兩場座談。我受邀參加第二場,以下是我的發言內容。

Read more

【座談】「以文化行動出發的環境生態運動」跨世代座談

8/28 護藻礁公投日,將應證我們「同心一命」的決心:海洋生態與環境永續,需要你的關切與參與。6/26將舉行《以文化行動出發的環境生態運動》跨世代座談,請共同來參與!

人間有燈火,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也反省我們可能遭遇的歧途。

時間:2021年6月26日(六)14:00-17:00、19:00-21:30
地點:ZOOM會議室
會議 ID:886 5442 0301
密碼:364441
或直接登入(可掃海報QR CODE加入):https://us02web.zoom.us/j/88654420301?pwd=dW80eFc3ZzVrR3dqYjl4UzEwQk9CUT09
(屆時請於等候室等候加入)

Read more

阿蘭達蒂.羅伊│作為「危機製造機」的政府正將印度拖入地獄

【編按】印度著名左翼作家、知識分子阿蘭達蒂.羅伊(Arundhati Roy)近日在《衛報》上刊出此文(原標題為《我們正見證著一場反人類罪行》)。隨著印度疫情急轉直下,羅伊以更切身的「人間地獄」經歷者視角,書寫著自身的恐懼及周邊人所遭遇的苦難,並控訴著莫迪政府如何集體製造著這場災難——民主制度運行所必需的每一個獨立機構都被損害和架空,導致病毒全面失控。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感謝澎湃思想市場授權轉載。譯文經羅伊授權《澎湃新聞.思想市場》翻譯刊發,並由《澎湃新聞.思想市場》、全球大學[Global U]和結繩志聯合首發,感謝全球大學的劉健芝老師促成本篇的授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