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喬|光州書寫 之一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為南韓54歲作家韓江,她也同時為南韓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本文作者鍾喬老師從韓江小說《少年來了》談起,書中描寫1980年光州事件中犧牲的少年,他們的死亡象徵救贖與無盡的影響。光州事件發生於5月18日,市民和學生為反對軍事獨裁而抗爭,但遭到武力鎮壓,導致許多人死傷。作者透過這段歷史,展現了青春的犧牲和生命的無常。文章進一步探討了南北韓分界與冷戰的遺跡,並將光州事件與台灣的「白色恐怖」相提並論,強調這些歷史事件對東亞地區的深遠影響,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的痛苦記憶。

Read more

黃文源|記葉盛吉殉難後,一位白色恐怖受難者遺孀─郭淑姿及其家屬的獄外之囚

本文作者黃文源於成大台灣文學系博士班肄業,並為野薑花公民協會前理事,原文刊於風傳媒,新國際獲作者授權轉載。這篇文章聚焦於白色恐怖期間,葉盛吉的家屬和其他受難者家屬如何在「獄外之囚」的生活中掙扎。1950年葉盛吉被捕,並於同年11月29日殉難,遺下剛出生的兒子葉光毅。其遺孀郭淑姿在丈夫過世後,面對著深刻的心理與生活壓力。郭淑姿的日記記錄了她的悲痛,對時局的憤懣,以及身為單親母親的堅韌。面對丈夫殉難,她選擇堅持活下來,撫養兒子光毅並尋求心靈的慰藉。除了郭淑姿,許多受難者家屬如許強的家人,也因政治背景受到不公平對待。文章藉由日記與訪談資料,描繪這些人在白色恐怖下艱難求存的故事,反映了他們的悲傷與不屈不撓的意志。

Read more

鍾喬、鄭文琦、吳其育|返回「歷史斷面」:與鍾喬談文化冷戰、後殖民與「墾殖」

本文原刊於白浪雜誌《墾殖世》計劃專欄,獲作者授權轉載。該專欄初衷是叩問「帝國」和「工業基礎設施」如何創造新生態條件,引發人類世的家園生態議題。訪問導演的動機,一來是受訪者鍾喬長期從事劇場工作,具有獨特劇場美學和左翼土地意識,參與九二一受災戶成立的石崗媽媽劇團地方社區的培力(empowerment)工作。然而,我們也發現某些容易遭到環境衝擊的淺山地帶往往與其所關注的客家族群在歷史文本中,傾向移住、開墾的領域範圍有關。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聆聽鍾喬的意見,是否能從複合性的視野提供一些具有歷史向度的觀點,讓我們思考移民、土地、文學或劇場藝術如何交互闡連(articulate)。

Read more

林兆榮、黃維基、梁明德|鐵路作為方法:屬於鋼鐵與煤炭的鄉愁

本文採訪了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系哲學博士梁明德。文章探討了香港交通迷群體的成長歷程,並以鐵路作為焦點,描繪了鐵路愛好者的故事。作者從小在父母的支持下發展了對鐵路的濃厚興趣,即使90年代的香港缺乏鐵路愛好者的社群環境。他的鐵路知識系統化始於台灣旅程中的書籍購買,這奠定了他日後對鐵路的廣泛研究。此外他的母親也對他的英語發展和政治意識起了啟蒙作用,使他在分析鐵路相關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時,有著深刻的見解。

Read more

陳崇真|尋找他們的墓碑

文章曾獲第四屆金沙書院散文獎佳作,內容描述作者2022年參與白色恐怖紀錄片製作時,幫政治受難人趙英魁在六張犁棄葬區尋找難友墓碑,過程中回憶起自己在眷村成長的經歷,並在後來發現趙英魁感念已逝難友的背後原因,跨越生死與歲月的情誼,令人動容。作者在文中表示,眷村爺爺奶奶們的故事,趙英魁與犧牲難友們的故事,在他身上相互交迭。

Read more

鍾喬|《告別——到南方去》的召喚

在2023年,鍾喬受邀前往釜山「空間劇場」進行與切‧格瓦拉有關的讀劇工作坊,並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次經歷成為《告別:到南方去》的創作契機。該劇將於2024年9月於釜山演出,隨後也將在台北登場,邀請觀眾一起思索南方這一象徵著變革與新生的旅程。本文由鍾喬所撰,講述了這次創作背後的一些概念。

Read more

劉國基 │ 我的50、60年代

【編者按】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在台灣50至60年代的成長經歷。幼兒時期,他在大肚鄉的磺溪書院幼稚園度過,對一位優雅的趙姓女老師印象深刻;小學階段,他在大肚國校永順分校就讀,並回憶了教師們嚴格的教學風格和體罰。同時,他也描述了鄉村生活中的趣事,如聽老人講述山中故事和體驗鄉村的簡單樂趣。進入台中市立第一初級中學後,他開始對學校以外的世界產生興趣,並參與了校刊《青靈》月刊的創辦。文章中還提到台灣在這段期間的政治事件,如228事件和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的發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和作者的成長背景。

Read more
台中大肚溪

劉國基 │ 我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

【編按】這篇文章憶述了劉國基先生在1950年代台中縣大肚鄉永順村的故事。藉著與媽媽的對話,引發起對「故鄉」的思念,進而詳述了台灣鄉村在五十年代的生活點滴。在文章中,有許多反應當時社會狀況的小插曲,比如官員因疏忽而記錯生日、「八七水災」給村莊帶來的巨大影響、還有美援時代供應的奶粉牛奶。這些回憶都反映著那個年代的艱難與溫暖。

作者劉國基出生於1953年,高中時代因主編「台中一中校刊社」結識了大量文友,透過「美國新聞處」及舊書攤瀏覽了大量「禁書」、新聞雜誌,因此結識書友王曉波等人,後因涉案「戴華光案」遭逮捕關押,入獄九年八個月,出獄後即任夏潮聯誼會主任秘書,籌組中國統一聯盟,來年任中國統一聯盟首任祕書長。1992年考進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後在《遠見》雜誌任高級編輯,1995年獲金鼎獎最佳雜誌報道獎,1996年考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班 ,獲博士學位後,長居大陸工作,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等職務,近期因健康原因返台。

整篇文章充滿了濃厚的懷舊情懷,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勾勒出一幅豐富的台灣鄉村生活畫面,值得讀者們一探究竟。

Read more

陳志平 │ 那些政治犯父母教我的事

「……2019年在爸爸的追思會上我告訴爸爸,有這樣特別的父母,讓我覺得自己上輩子拯救了地球;2022年媽媽臨走前我們對她說,我們多麼以他們為傲。我真心覺得,做讓人尊敬的父母,是給子女最好的禮物,這是父母教我的第4件事。

我總想,如果詩人的特徵是情感豐富,如果浪漫的要義是奮不顧身;那麼每個把理想放在生命之前的政治犯,都在以青春寫詩,而我的父母,則攜手一生做了最浪漫的事。」

此文本是2019年對爸爸的追悼和對媽媽的感謝,拖延許久終因《世界周報》邀稿得以成文。在11月21日爸爸去世滿四週年之際,謹以此文獻給我親愛的爸爸媽媽,相信對我的疏懶,他們只會寵溺地説聲:唉!
(感謝作者授權轉載,本文圖片取自作者臉書,原刊登於: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3821/7578544)

Read more

陳志平 │ 爸爸:侯導=臺灣社會的良心

近日整理爸媽舊物,發理1995年爸爸客串侯導電影《好男好女》的劇照,2013年該埸頒獎典禮的逐字稿,以及爸爸當天的講稿草稿。文中解釋了爸爸和侯導如何從理應毫無交集到成為忘年之交,並得以略窺侯導創作《悲情城市》等系列電影背後的思維軌跡。

找到資料的兩天後、1O月28日,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秋祭在臺北馬場町舉行,現塲重現當年衆多被槍斃者血跡和覆蓋血跡堆起的土丘前方兩側,臚列數百幀黑白照片,一邊是在50年代勇赴刑埸的受難者,一邊是於白色恐怖倖存仍不忘初心、但在這些年已快速凋零的「老同學」們,而自去年開始,爸爸媽媽的照片也並列其中。

因此,於此節錄2013年爸爸和侯導的部分發言如下,對在當年那個時代,侯導的勇敢表達敬意。

(本文轉載自陳志平臉書,感謝作者授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