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大為:從兩岸三地,來重新理解「威脅」與「中國」

    【編按】2024年4月23日,成功大學「通識領袖論壇」課堂有幸邀請傅大為老師來成大格致廳演講。如主持人王秀雲老師所說,近年來整個世界及亞洲局勢日趨緊張、戰火燎原,身處東亞的我們都不希望戰爭發生。但如何才能讓緊張的關係得以緩解?怎樣才能讓戰爭不發生?又,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理解中國、重新理解台灣內部?傅老師從這些問題開始談起,跟我們分享一些關於兩岸的心得。傅大為老師為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同時也是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發起人之一。本文為演講側記,由孫訥整理撰寫,並經傅大為老師審訂。

  • 【左翼論壇】馬克思206歲誕辰紀念

    主辦團體:平行空間、左翼聯盟、新國際

    時間:2024年5月5日(星期日),14:00到晚上
    地點:平行空間(新北市永和區忠孝街3號)。

    (論壇採實體+線上)

    Zoom 連線:
    會議ID:848 7296 3421
    密碼:319028

  • Naomi Klein │《夢想集中營》揭示對暴行(包括加薩)視而不見的危險後果

    ……《夢想集中營》的獲獎則發生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情境。納粹暴行的教訓究竟該是什麼?相關辯論此刻正激烈展開:猶太大屠殺應該排他性被視為純粹是猶太人的災難?還是該被視為是更普世的教訓、因此所有被鎖定要被消滅的族群都同等重要?猶太大屠殺是歐洲歷史獨一無二的一次斷裂?還是是重溫過往技術、邏輯、錯誤種族理論的殖民主義種族滅絕的回歸?所謂的「永不再犯」(Never Again)是對所有人都適用?還是只有對猶太人不可以再犯?並且因此以色列這個國家碰不得?

    這些有關普世主義、專屬創傷、例外主義以及可比較性的論戰,也正是南非向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種族滅絕的里程碑案件最關鍵的核心,而這些論戰此刻也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教堂及家庭。在那精彩刺激的一分鐘裡,在自我審查彌漫到令人窒息的此刻,葛雷澤則無所畏懼地對上述每一個問題都踩穩了明確的立場。……

    譯自:The Zone of Interest is about the danger of ignoring atrocities – including in Gaza
    翻譯:孫訥,校對:盧倩儀

蘇哲安│「白紙革命」的國際論述:論中國的特異性與西方「假旁觀者」的不在場證明

(作者蘇哲安為法國巴黎十大《跨領域多語研究中心》研究員,感謝作者供稿)

//……最近這場中國「白紙革命」相關的國際輿論中不斷地被複製傳播。對於白紙的解讀,眾多評論者口徑一致,將其立即化約為「文本」,並且針對假設性的「文本」展開閱讀。就「文本」的具體內容而言,論者的看法也大致一樣,並分為兩種訊息。從牆內反抗這點出發,論者一律賦予「反對威權」的基本意義,進而將其解讀為一次表達「民主轉型」的訴求。甚至有海外華人,在「民主轉型」之餘還賦予涵蓋西藏、新疆、香港與臺灣等地「民族自決」的延申意義[2]。換言之,空白的紙張在「文本化」的強勢論述下儼然成為現代性「普世轉型」的範本。這樣一來,「白紙」頓時失去了意象與媒介的特異性與不確定性,並被「普世轉型」既有想像收編,成為十分熟悉、甚至是刻板的「政治腳本」。……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回歸白紙作為媒介與意象的本質,追尋一切「文本化」與「政治翻譯」動作發生之前的特異性與不確定性,以便還原當代「中國」走出一條無法預期,無法化約為固定腳本的道路。……//

//……[歷史學者亞當.圖茲(Adam Tooze)] 較為理性的地方,在於他至少可以承認,中國當局所面臨的選項均不理想,甚至相當困難。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的「假二元選項」就是發生在中國清零政策的「生命政治」與美國任由肆虐政策的「死亡政治」之間被劃上道德等同關係,進而取消即使包含烏魯木齊大火在內死亡人數差距十分驚人的懸殊狀態。……

……積極阻止全球跨國「正向生命政治」因應措施的勢力,正是西方國家與財團的複合體,而並非中美之間的什麼「假二元」。//

Read more

魏玓│白紙革命與媒體識讀:轉分享換頭貼前先想想,你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本文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感謝作者授權。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圖片來源:截取自「公民日報」citizensdailycn@IG)

//……過去兩、三天的社群媒體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使用者,其中包含不少理應有上述媒體識讀能力的朋友,更不用說那些曾經研究過不實資訊或提供過教戰守則的專家學者,都急著轉傳相關資訊,其中有許多看不出消息來源,或難以辨認發言身分與背景的訊息、影像、聲明,甚至是具體行動的呼籲。……

……讓我們再度回到面對「白紙革命」的問題。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變化,台灣人不可能不關心,但恐怕得真正的關心。要能夠真正的關心,固然需要面對不實資訊的「教戰守則」,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反思自己的「立場」和「目的」。這不是說我們不能有立場,而是應該想想,是不是因為立場,所以限制了我對事情更完整的了解?是不是因為立場,所以我過急的採取了行動?

當然,我完全理解,對一般人來說,時時反思立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過對學者專家來說,理應做到)。這時不妨換個角度,從「目的」來思考:如果我對這件事情的認識,或我採取了任何行動,是為了看到中國真正往正向變化,為了中國大陸一般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不負責任的表態,那麼就應該可以意識到:我一時自認理所當然、熱血正義的言語與動作,換來的可能是對岸人民必須長久承擔的苦難。我們或許也就可以因此更加謹慎,保持警覺,同時帶著真誠的祝福與負責的態度,關注中國大陸近期的社會變化,並採取最適當的行動。//

Read more

【台社論壇】兩岸思考、實踐視野的交匯與辯證——《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扎根與遠望》新書論壇

時間:2022年12月3日(六)13:30-18:10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5yRfSUF8FYpV4sVd7
Zoom會議室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7481201910?pwd=MzFEbCtQWktqZDh2eCtHZmxnM2c4dz09
會議 ID:874 8120 1910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當代台灣史讀書會、新國際
*報名成功者,主辦單位會於會議前統一寄送會議室密碼*
*名額有限,報名請早,以方便主辦單位統計*

Read more

張方遠│不要玷污了白紙

(感謝作者授權轉載,文章原載Facebook專頁「方遠北杯講看麥」,圖片來源:推特)

//……西方和台灣媒體運用自己那局限到可笑的認知,膝蓋反應式的把所有行動都看成單一化和平面化。事實上真的願意關心的人,不難看出各地形式不同,有悼念烏魯木齊的集會,有反對核酸的,也有反對居委會無理封控的,當然那些口號喊過頂的也是有的。

除了那些被刻意放大的「下台」運動之外,大陸群眾的能動性並沒有被理應承擔起所謂「理中客」的外在媒體呈現出來。比如能看到,有居民組織起來到派出所去,用《民法典》實實在在的法律規定,去向警察做「普法」的工作,在警察的陪同下再去和居委會爭取取消不合理的要求。也能看到,有居民直接找上居委會,提出中央下發的二十條、消防法以及種種法律,成功解開了不應該出現且影響安全的鐵絲網。還能看到,北京清華大學抗議起來後,校方選擇的做法是與學生對話,召開座談會,最後找到雙方都認可的方案。座談會的紀要還被整理出來發上了微信公眾號,已有10萬+的閱讀量。

還有一些的變化,聲量不見得那麼大,但確實在發生。比如武漢多個區域在陸續提前解封小區,一些中央級的官媒指明核酸檢測產業鏈的亂象,還有提出了「精準免檢」也是「精準防控」的看法。最新看到的是,重慶渝北區開始試點,暫緩轉運方艙,允許符合條件的居家隔離。今晚在朋友圈刷屏的是,是浙江宣傳部門發出的文章〈「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跟人民對話的態度和方式,頗為受到肯定。

舉這些例子不是要說中國大陸的防疫政策完全沒有可受檢視之處,而是想說這些變化的結果,恰恰體現出中國大陸政治運作裡面的「民主性」。它不是台灣西方熟悉的代議式民主──那種投票形式重於一切的民主──也不一定要用官方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但不能說大陸就沒有「民主性」,而是有著屬於其在地脈絡的官民互動模式,政策上的進一步退多步,有時候也跟網上民意取向有關。//

Read more

張郁│隔岸觀的是什麼火

【編按】近期中國大陸因為清零的封控政策問題,引發特別是北上廣各地群眾上街抗議,口號喊出如「不要核酸要自由」。港臺主流媒體與政治人物也很快地將此各地大規模的抗議,投射於自身的政治議題並類比了33年前的天安門。然33年前不僅僅只是學生上街抗議,其背後的社會基礎是民眾不滿於改革開放政策所導致的問題。這次對於清零封控政策的抗議,也有其自身的社會脈絡。白紙之下,除了探討是否解封或持續清零(但實務上是否僅非此及彼的選項),對於公共衛生與各個層面的影響、不同省份地區所面對的不同狀態、中產小區的自助解封(例如開始討論如何因應封控政策的規範)與互助網絡、城中村中本地外地及房東租客之間的矛盾、既有政治環境下群眾採取的抗議發聲方式等等,都需要更為貼近的理解。

本文作者張郁特別指出,清零封控政策對於經濟(特別是民生與勞工)帶來的矛盾累積,是點燃大規模抗議的主因,也提醒了這些矛盾背後,是整個資本主義問題及危機的一環,社會的底層邊緣承擔了代價,而被犧牲的範圍不斷擴大,我們其實都身處其中。原文為作者貼文,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Read more

崔之元 │ 「新三位一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循環和共同富裕

【編按】目前流行的「初次分配靠市場,二次分配靠政府,三次分配靠社會」的說法,是如何促進「共同富裕」的設想,然實際上這樣的說法多有不足。這篇文章透過解讀2015年北京中央首提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20年首提的「雙循環」和2021年8月17日北京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出的「共同富裕」綱領,試圖引發對「共同富裕」內涵更深入的探討。這篇文章嘗試指出,「共同富裕」需於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從供給側來看,共同富裕要求「包容性增長」(如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金融和數字紅利的城鄉共享),而從需求側來看,共同富裕要求在「二次分配」上削減不必要的收入和財產的不平等。本文轉載自實驗主義治理,感謝作者崔老師授權,崔之元為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圖片取自微博。(文末附上英文版本供參)。

Read more

2022年台社年會 │ 再見「帝國」與「諸眾」:歷史與社會的批判性重訪

時間:2022年11月12日(六)~13日(日)
會議室:Microsoft Teams線上會議室
(報名成功後,會議前一週會陸續提供詳細議程及場次連結,報名僅供主辦單位預先統計人數用)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協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釣魚台教育協會、新國際、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本次活動同時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國性學術團體辦理學術推廣業務計畫」補助)

Read more

人民食物主權 │ 魯拉當選,一路向左!拉美前方會是社會主義嗎?

【編按】巴西時間2022年10月30日,巴西迎來了第二輪大選投票,左翼總統魯拉以50.88%的微弱優勢領先右翼前總統博索那羅,多贏得兩百萬張選票。選票結果顯示,更多的富裕地區支持博索納羅,而貧困地區對魯拉的呼聲更高。魯拉在之前的辯論中指責現任總統博索納羅撒謊、腐敗,應對新冠疫情不力,導致超過68萬巴西人死於新冠,還漠視亞馬遜雨林的環境問題和糧食危機。2019年8月,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博索納羅放任火災擴大,罔顧全球環境氣候危機。

此外,巴西長期以來一直位於世界的飢餓地圖之上。直到2003-2010年魯拉擔任總統,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政策,才解決了巴西的飢餓問題。但2018年博索納羅上任以來,一系列新自由主義農業政策的實施,剝奪了原住民的土地資源,再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社會動盪,導致系列情況繼續惡化。由此,世界糧食出口第二大國的巴西,再次重返世界飢餓地圖,3,300萬巴西人民正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狀況。這些悲劇背後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麼?在左右之間,巴西經歷了哪些動盪?

人民食物主權網絡邀請了四位巴西進步學者,為我們描繪巴西的政治、社會和歷史圖景。本文是對四位友人討論內容的翻譯和整理。本文轉載自2022-10-31《人民食物主權》,感謝授權轉載。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Read more

2022年台社年會專題演講:白元淡& Rémy Herrera

開幕專題演講 │ 韓國社會運動10年和批判性學術企劃
時間:2022年11月12日(六)13:00-14:30
講者:白元淡 백원담 PAIK Wondam
韓國聖公會大學教授、研究生院院長、東亞研究所所長,韓國人文協會會長
閉幕專題演講 │ 論貨幣:從金融霸權到人民主權
時間:2022年11月13日(日)16:40-18:10
講者:黑彌.艾海哈 Rémy Herrera
經濟學家、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研究員、另翼世界論壇(WFA)成員
————
2022年台社年會「再見『帝國』與『諸眾』」暨會前主題論壇
已經開始報名!!
台社年會11/6(日)會前主題論壇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rzye6d4wdBJ5o9g66
台社年會11/12(六)-13(日)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WFvbJxxruRaUMuhp8
中國師友報名網址:
https://wj.qq.com/s2/11000921/e454/

Read more

台社年會會前主題論壇報名:如何再見「帝國」與「諸眾」

時間:2022年11月6日14:00-17:00
ZOOM會議室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6298882473?pwd=bitBanZBNUIveWRRcjRQeHo5S3Brdz09
會議ID:862 9888 2473
(需密碼,成功報名後,論壇前將密碼寄至E-mail,報名僅供主辦單位預先統計人數用)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SC3JncrymstCfjWC9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協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釣魚台教育協會、新國際、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本次活動同時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國性學術團體辦理學術推廣業務計畫」補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