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omi Klein │《夢想集中營》揭示對暴行(包括加薩)視而不見的危險後果

    ……《夢想集中營》的獲獎則發生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情境。納粹暴行的教訓究竟該是什麼?相關辯論此刻正激烈展開:猶太大屠殺應該排他性被視為純粹是猶太人的災難?還是該被視為是更普世的教訓、因此所有被鎖定要被消滅的族群都同等重要?猶太大屠殺是歐洲歷史獨一無二的一次斷裂?還是是重溫過往技術、邏輯、錯誤種族理論的殖民主義種族滅絕的回歸?所謂的「永不再犯」(Never Again)是對所有人都適用?還是只有對猶太人不可以再犯?並且因此以色列這個國家碰不得?

    這些有關普世主義、專屬創傷、例外主義以及可比較性的論戰,也正是南非向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種族滅絕的里程碑案件最關鍵的核心,而這些論戰此刻也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教堂及家庭。在那精彩刺激的一分鐘裡,在自我審查彌漫到令人窒息的此刻,葛雷澤則無所畏懼地對上述每一個問題都踩穩了明確的立場。……

    譯自:The Zone of Interest is about the danger of ignoring atrocities – including in Gaza
    翻譯:孫訥,校對:盧倩儀

  • 控訴屠殺,抵制以色列!國際聯合行動在台北

    控訴屠殺,抵制以色列!

    國際聯合行動在台北

    時間: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早上10點

    地點:立法院大門口(台北市中山南路一號)

  • 馬克.費雪(Mark Fisher) │ 《資本主義寫實主義》書摘

    「資本在怎樣分化勞動力上花了很大心思;而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充分思考如何應對以下問題:在後福特主義狀況下,可以用什麼戰略來對抗資本;可以引入什麼新語言來應對那些狀況等。就資本主義對「新」的挪用提出異議很重要,但我們不可能透過適應我們所處的狀況來奪回「新」。就適應而言,我們已經做得太好了;「成功適應」正是管理主義善用的經典策略。」

    (本文譯者王立秋,轉載自海螺社區,內容出自《資本主義寫實主義-私人情緒與時代症候》一書,2024年3月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活動宣傳 │【台社論壇】《學術這條路》:高教作為志業的不可能與可能

時間:2022年1月23日(日)14:00~16:00
ZOOM會議室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4345203346?pwd=SkxVbURvVW00WVFESVJxdXhTZlRjZz09
會議室ID:843 4520 3346(需密碼)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4vadVKiL5i7Aj43k7
*報名成功者,主辦單位會於會議前統一寄送會議室密碼*
*名額有限,報名請早,以方便主辦單位統計*
*如有問題可洽:taishe.assembly@gmail.com,台社學會鍾恬安秘書*

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新國際

Read more

李亞橋 │ 2022年,左翼道路何處去?──舊的危機與新的契機

2021年12月18日,台灣舉行公投。此次公投包括核電、萊豬、藻礁、公投綁大選,但在民進黨黨意執導的「民意」下,相繼被否決。而陳柏惟罷免案之後的「補選」,繼續成為國民兩黨廝殺的戰場,就算黎明幼稚園園長林金連為迫遷案中的受害者喉舌,恐怕也難以當選。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民進黨支持度略升,陳柏惟罷免案後林靜儀競選可能有利[1](編按:1月10日補選結束,林靜儀當選)。被忽略的是,中間選民比例上升,這意味著台灣對於政黨不信任的態度可能日益升高,或是最起碼非到關鍵時刻,他們不會表態。無論如何,今年「秋鬥」團體由南至北,在台灣西半部苦行,卻無力喚起人民的支持,這和國民黨介入社運有所關連,選舉結果也意味著左翼力量勢必重新調整。之後左翼在「公民參與」的口號之下,又將何去何從?

Read more

蔡志杰 │ 金智英的長輩們:我看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

(作者為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執行秘書)

《我親愛的朋友們》2016年在韓國播出時,趙南柱的暢銷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尚未出版,可這齣電視劇就像預告一般,率先揭示了稍後金智英的橫空出世。看過《我親愛的朋友們》就會知道,這根本是金智英的長輩們的故事。以下我就用自己的方式,來說說其中幾名長輩的故事。

Read more

曹征路 │ 我的知青歲月,不是傷痕文學編造的故事

【編按】2021年12月28日18點,作家、深圳大學教授曹征路老師與世長辭,享年72歲。

曹征路老師1949年9月生於上海,當過農民,當過兵,做過工人和機關幹部。他是大陸新世紀「底層文學」思潮的代表作家,著有《那兒》《霓虹》《問蒼茫》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曹征路老師始終保持著工人階級立場,挺立著知識分子的脊梁。

在得知生命即將走向盡頭時,曹老師說,「我心情如常,沒有多少改變。對於死亡,我沒有恐懼,相反還有點嚮往。人生的任務我已經做到這個樣子了,對得起良心,所以沒有遺憾。」在生命盡頭,無憾、無懼、更無愧,世間得幾人?

今天這篇舊文,是曹老師的親身經歷,也是不同於傷痕文學的另一種知青回憶。本文以及曹老師的諸多其他作品,都為我們重新理解那個紅色年代打開了新的視角。

當傷痕文學敘述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理所應當地將知青下鄉講述為「受苦」、「受委屈」,曹老師卻發出另一種追問:「如果不到農村親身體驗,怎麼能理解農民?如果不理解農民,怎麼能理解革命?我們這些城里人讀書人,憑什麼就認為自己比他們高一等?憑什麼受到優待還認為是受罪?」實際上,否定知青的不是知青經曆本身,而是改革後的高考制度,這個高考制度只注重本本知識,把知青在農村的一切實踐貢獻歸零。

謹以此文,緬懷曹征路老師!

以下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高度一萬五千米,原標題為〈文革中真實的學工學農故事〉 ,本文轉載自食物天地人微信公眾號,由食物天地人侯解責編。

Read more

蔡志杰 │ 勞力密集服務業的海選建教生過程:我看《失去青春的孩子》

(本文原發表於高雄市產業總工會刊物《工議》第七十四期,2021年12月出刊,作者蔡志杰為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執行秘書,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一群家庭經濟狀況及學業表現不佳的青年,試圖透過建教合作的方式來開展自己的職涯人生、衝破經濟困頓的牢籠,但勞動條件的低劣,卻使得許多人在半途就離隊另覓途徑,而維持在隊伍中的人,也不保證能夠真正習得一技之長。教育及就業體制的安排,從一開始就預設了,甚麼樣家庭出身的青年該去建教班,該去製造業生產線與服務業現場,從事最為基本但也最不被認為有價值的直接生產與服務工作。建教人生一如大社會人生,都是金字塔式的設定,建教合作中的權力與利益結構,只不過是大社會的權力與利益結構之縮影。」

Read more

范振國 │ 秋鬥行腳──終章

2021年1218台島四大公投的結果既在意料中,也有出乎意外者,其中關乎食安的反對萊豬進口,及搶救7600年藻礁的失敗是最引人心痛也是最引人深思的。

……

公投結束了,「也許我們的工作才要開始……」

讓我們都認真嚴肅的想想今後工作的具體內容,方法,目標。

「請硬朗的戰鬥下去吧!」(陳映真,〈山路〉)

Read more

吳永毅 │ 秋鬥在反核四問題上有沒有髮夾彎問題?

(原標題為我反對【重啟核四】,我參加【秋鬥行腳】之五,轉載自作者臉書)

最後談談引發批判秋鬥熱潮的一篇粉專文。秋鬥粉專在11月發布貼文,所配梗圖指民進黨反核電卻不反核武,所以秋鬥反對這種假反核,但內文又沒有說明真反核(反對核武)反不反對核四重啟。民進黨是不是假反核?這對我說來不重要,或說不是關鍵,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因為民進黨反核才反核的,不論民進黨是真是假,我也繼續反核四。我覺得只要強力「護藻礁」,同時「反核四」,就是最能讓民進黨和好環團們難堪的戰略!贊成「重啟核四」反而是幫助民進黨打擊「護藻礁」最鋒利的刀刃。

Read more

吳永毅 │ 在相同立場的結盟中,進行不同立場的說服

(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原標題為〈我反對「重啟核四」,我參加「秋鬥行腳」之四〉)

秋鬥反萊豬、護藻礁,但在公投綁大選和重啟核四上,採開放的態度。那和主張四個同意的國民黨結盟,或和三個同意的時代力量結盟,有沒有違背秋鬥立場?我個人支持蘇偉碩醫師在一個私下場合提到的打麻將「四筒」原則,只要支持一個同意的團體都應該結盟,而不是因為少一個同意而排斥。從反對民進黨一黨獨大來說,要收集完整四個同意,才有力量;但從反萊豬、護藻礁立場,也不必排斥我這種反對重啟核四的成員,也不必排斥主張重啟核四的力量。我們的工作應該是在相同立場的結盟中,進行不同立場的說服。就像我昨晚在自由廣場和一位黃士修支持者進行了簡短對話。

Read more

【記者會通知】藻礁永存或藻礁永別?─ 侯孝賢導演的呼籲

時間:12/16(四)上午10:0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

在最關鍵的時刻,在「反萊豬 護藻礁」公投的決定性時刻。【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將以電影導演侯孝賢的一則紀錄影像,再度呼籲全國公民基於「藻礁在, 台灣在;藻礁亡,台灣亡」的訴求,在公投當日,呼籲大家為珍愛藻礁投下【同意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域】的一票。

Read more

鍾喬 │ 潮起,潮退-──記一場護藻礁文化行動

一個文化工作者,為什麼會關心藻礁生態永續的議題呢?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島嶼,在這從海洋中升起的土地上,孕育無窮無盡的自然生態;一棵神木的年輪,向我們展示數千年的歲月;一條溪流的淙淙流淌,孕育無限生命的天光。然而,總有天平的兩端,在失衡的中斷裂了方位。靠向發展的一端,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赤裸著傲慢的身軀,讓被壓倒的另一方無法喘息。這一方恰恰是在發展下被犧牲的環境、生態與弱者,島嶼無法自外於發展的犧牲體系循環中,甚且更為惡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