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紀蘇 │ 我為什麼關心臺灣

【編按】這幾年因著香港問題、疫情區隔,兩岸民間出現愈趨對立的言論,今年隨著俄烏戰爭,兩岸問題也常常被提出來類比,特別是從國際地緣政治局勢來切入。本文是「臺灣左翼的兩個重要時刻」工作坊(2021年12月25 日)上的圓桌發言,作者黃紀蘇老師選擇嘗試從「心理結構」切入兩岸的問題,特別指出中國大陸想了解臺灣民眾,就應該瞭解日據時代以來的歷史對臺灣民眾內心世界的影響或塑造,並需要反省大陸現今普遍說不需要像臺灣學習的心態,重新回看自身的心靈史。黃紀蘇老師為學者、業餘劇作者,中國社科院退休職工,著有劇本《無政府主義者屬意外死亡,左派藝術家屬意中死亡》、《切.格瓦拉》、《我們走在大路上》、《貓和老鼠的故事》等。圖片來自網路和「臺灣左翼的兩個重要時刻」工作坊資料。 本文轉載自「謂無名」,感謝黃紀蘇老師授權。

Read more

李亞橋 │ 2022年,左翼道路何處去?──舊的危機與新的契機

2021年12月18日,台灣舉行公投。此次公投包括核電、萊豬、藻礁、公投綁大選,但在民進黨黨意執導的「民意」下,相繼被否決。而陳柏惟罷免案之後的「補選」,繼續成為國民兩黨廝殺的戰場,就算黎明幼稚園園長林金連為迫遷案中的受害者喉舌,恐怕也難以當選。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民進黨支持度略升,陳柏惟罷免案後林靜儀競選可能有利[1](編按:1月10日補選結束,林靜儀當選)。被忽略的是,中間選民比例上升,這意味著台灣對於政黨不信任的態度可能日益升高,或是最起碼非到關鍵時刻,他們不會表態。無論如何,今年「秋鬥」團體由南至北,在台灣西半部苦行,卻無力喚起人民的支持,這和國民黨介入社運有所關連,選舉結果也意味著左翼力量勢必重新調整。之後左翼在「公民參與」的口號之下,又將何去何從?

Read more

Alain Badiou │ 巴黎公社:馬克思.毛澤東.明天

1871年,馬克思對「巴黎公社」提出一個整體上與國家問題有內在聯繫的解釋說明。對他而言,巴黎公社構成了歷史上由無產階級擔負起領導,或者管理整個社會過渡功能的第一個先例。從公社的創建到終結,馬克思得出的結論是,國家機器(state)不能單純的「奪取」(taken)或「佔有」(occupy),而是應該「打碎」(broken)。

在檢視上述這個分析時,讓我們注意它的主要缺失或許潛藏在政權的觀念,亦即:1871年3月和5月期間,任務配置(order)的問題之中。因此,「如果它能立即向凡爾賽進軍,如果它能夠掌握法蘭西銀行的金塊」……這些對公社缺乏決策能力的臆斷,就成了難以移易的批評常識。在我看來,這些「如果」都沒有具體的內容。實際上,當時公社既沒有足以正確處理它們的方法,也幾乎沒有可以確定達到那些目的手段。

Read more

鍾喬│左翼足球英雄馬拉度納:如果不踢足球,一定會成為革命者

在《馬拉度納》這部著名的紀錄片中,導演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會如此評價他眼中的馬拉多納。他說:「他如果沒有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一定會成為一個革命者。」這個人,終於沒有成為一位攜帶槍械的武裝革命者;然則,他的革命,卻從足球場蔓延到人心深處。特別在這充斥著不平等的全球化世代中,每當貧富問題,再次浮現於世人的日常生活感知之際,必有為數難以計算的人們,從貧窮線的紅字警戒中轉醒,重新在YouTube中翻出1986年發生在墨西哥的世界盃賽事,緊緊盯住縱橫球場的馬拉度納。

(本文登於關鍵評論,感謝作者鍾喬老師授權轉載)

Read more

黃德北│秋鬥的歷史回顧

(作者為秋鬥召集人,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昨天(11/19)下午開完秋鬥工作會議,拿著秋鬥的文宣毛巾與Tshirt去新店給尹章義教授。聽他談起才知,數年前深夜他曾在家昏迷,住院26天才甦醒,後來雖然順利復健,但此後就不再參加戶外遊行活動,所以他捐給秋鬥6000元表達支持。他聽我談起今年秋鬥的複雜性、挑戰以及不斷被親綠媒體扭曲報導以致許多友人對秋鬥或我們主要推動秋鬥的人有些誤解與不滿時,他以歷史學者的高度建議我:秋鬥應該出版一本介紹秋鬥歷史的專書,讓社會大眾更了解秋鬥,也可藉機宣傳秋鬥左翼理念。……

他提醒我,多數人只記得現狀,無法對秋鬥的歷史與理念有完整的認識,以致以訛傳訛或瞎子摸象的情形就會出現,更何況還會有政治力介入故意醜化秋鬥;出書可以讓秋鬥被完整地呈現出來,也有助於其他人日後追蹤查找資料。……

昨晚到今晨,看到一些年輕的朋友在網路上以秋鬥過去參與者的角度質疑與批評秋鬥,並感傷為此青春虛擲。他們多數是對於今年秋鬥有政黨參與很不滿,因此認為秋鬥變質了,違背秋鬥的原來宗旨。看了這些臉書文,很想做些說明。後來無意間在網上又看到鄭村棋在中廣電台的節目,談及2020年秋鬥時鼓勵大家參加今年的秋鬥,頗受鼓勵,覺得有必要對秋鬥先寫些東西,讓大家對秋鬥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Read more

許仁豪│諸眾與群魂《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

「最後,終究必須回到最初的提問:「你認識范天寒嗎?」但這一次演員卻再也無法具體說出,范天寒到底留下了什麼。最後的最後,演員馮文星回顧起了自己小時候一段被控偷竊的不堪回憶,在回憶的最後,他懷疑起來,自己到底是否真的偷了東西?謊言與真理,歷史與記憶,都成了存在與虛無之間的持續拉扯。然而,演出並沒有停在空椅子的虛無之座上,而是演員諸眾的再次登場,他們整齊劃一擺動身體,像是歷史舞台上不忍離去的屍身,微微顫動,向舞台更深之處,艱難地移動了一步,這舞台上的一小步卻承載著,主創團隊逼近歷史創傷核心的集體全身心努力。在這逼近的過程裡,演員自我真實在場,以己身生命脆弱不堪之一面,毫無保留地迎向歷史幽靈的回訪。步移燈滅,那轉瞬之間,亡靈轉身,演員的諸眾之身,化成了左翼歷史無法離去的群魂。」

(本文原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作者許仁豪為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感謝鍾喬老師提供)

Read more

吳俊宏│《綠島歸來文集》自序

【編按】《綠島歸來文集》收錄了老同學吳俊宏前輩出獄後斷斷續續寫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主要是圍繞著與台灣統獨議題相關的思考。第一單元記述了吳俊宏前輩個人的白色恐怖經歷,另一部分也表述對當前台灣針對白色恐怖的平反(轉型正義)工作的看法。第二單元主題為「苦命中國的崛起之路」,從温鐵軍老師團隊的研究重新理解中國。第三單元是談台灣的統獨與民主,而第四單位則討論帝國主義與左翼。本書將由人間出版,再次感謝作者吳俊宏前輩提供轉載。

Read more

許仁豪│革命詩人破壁而來《戲中壁》

「《戲中壁》改編自鍾喬自己寫於1995年的同名小說。演出《戲中壁》卻不以寫實方式說書,演員時而扮演時而面對觀眾陳述,反覆出入腳色與時代,頻繁進出情節與現場,在營造時代氛圍的寫實基調下,又一再讓觀眾無法入戲。……《戲中壁》基本上保留了宋非我台語廣播劇《土地公遊台灣》的史實,此劇針砭終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民不聊生社會現象,說明了左翼劇人從反日殖政府到反新威權政府,一貫批判國家機器暴力的安那其(anarchy)精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