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6月11日(日)14:30-16:30
ZOOM會議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2326245300?pwd=Zk5ZNlUwZUMxTlJjTjZ5ck9zVnhVUT09
會議 ID:823 2624 5300
※密碼將於成功報名後統一提供※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新國際、釣魚台教育協會

思想的、戰鬥的、另類的,推動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發展,解釋世界,改變世界。
時間:2023年6月11日(日)14:30-16:30
ZOOM會議連結:https://us02web.zoom.us/j/82326245300?pwd=Zk5ZNlUwZUMxTlJjTjZ5ck9zVnhVUT09
會議 ID:823 2624 5300
※密碼將於成功報名後統一提供※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新國際、釣魚台教育協會
「矛盾和衝突最後不幸導致戰爭,不代表備戰的必要,更不表示戰爭的必然。它只是反映戰爭爆發之前的和平努力及運動失敗的無奈。而備戰不僅無法避戰,毋寧是和平終將以失敗告終的預警。在和平仍有機會實現的努力中,備戰恰恰是可能顛覆和平運動,時空錯亂的逆流。現在的俄烏戰爭終究全面爆發,不是俄烏鼓動備戰的蠢人太少,而是兩國堅持理性和平的智者不多;不是烏克蘭求戰的勇氣不夠,而是推動和平的志士的努力不足。所以,台灣如果不幸在某種程度上促發了兩岸的軍事衝突,那絕非只因對岸已有人迫不急待,或台灣沒有人推動備戰,而是兩岸和平努力及願望的全盤挫敗!」
*作者是律師/前教授。兩岸問題研究者。著有 《兩岸新視野》(印刻 2022)。哈佛法學院法學博士。
(本文轉載自風傳媒,圖片為2017年漢光演習,來自中華民國總統府│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Read more將近一年以來,美國主導北約在烏克蘭進行代理人戰爭,與此同時,美國與其同夥也讓台灣與東亞籠罩在戰爭危機的陰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媒體以「中國威脅論」的論調散佈反中情緒,另一方面美國、英國、北約夥同日本、南韓直接干預兩岸事務。西方媒體和許多政客喜歡將兩岸關係類比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但是無論是歷史上、政治上,兩岸關係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都是截然不同的。中國人與台灣人,以及亞洲的人民,都正在抵抗在東亞發生另一個代理人戰爭。這次論壇就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北約的全球角色、西方經濟衰退與不斷攀升的軍國主義等等問題,展開對談!
Read moreWill There be WAR in the Taiwan Strait?
(a virtual panel discuss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Manifesto Group)
Date: 2023/02/11 (Saturday)
Time: EST 9:00 a.m., Beijing: 10:00p.m., UK: 2:00p.m., France: 3:00p.m.
Venue: ZOOM & YouTube Live
將近一年以來,美國主導北約在烏克蘭進行代理人戰爭,與此同時,美國與其同夥也讓台灣與東亞籠罩在戰爭危機的陰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媒體以「中國威脅論」的論調散佈反中情緒,另一方面美國、英國、北約夥同日本、南韓直接干預兩岸事務。西方媒體和許多政客喜歡將兩岸關係類比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但是無論是歷史上、政治上,兩岸關係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都是截然不同的。中國人與台灣人,以及亞洲的人民,都正在抵抗在東亞發生另一個代理人戰爭。這次論壇就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北約的全球角色、西方經濟衰退與不斷攀升的軍國主義等等問題,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與談,歡迎參加!
Read more時間: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下午14h-17h
線上參與:加入 Zoom 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87674677405?pwd=ZWNsZG9xQzQ3MlQ5VHFUcUxaWHdGUT09
會議 ID:876 7467 7405
密碼:561292
主辦:海潮智庫
協辦:新國際理論與實踐中心、跨界文教基金會、台社學會
聯絡人:蕭先生 (電話 0925119261,Email : peacewave2022@gmail.com)
【編按】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引爆的不只是兩國之間的衝突,也激化了原本早已存在於歐亞之間、美國與敵對國家之間、不同政治立場群眾之間的對立。持不同立場者各自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同情的一方,試圖召喚自己所認同的政治主體。歷史地看,超越民族主義的社會主義遺產的流失是俄烏悲劇的根源,烏克蘭「把蘇聯看作是痛苦、恐懼的創傷經驗」;俄羅斯把「蘇聯的解體」當作「創傷、不安及依戀懷舊的來源」。我們如何找到新的語言,去描述這場戰爭並總結當中的歷史?尤其當情緒對於群眾態度、國與國之間的行為起到重要作用時,我們又如何理解地緣政治下的歷史情感。本文嘗試從歷史與情緒政治的角度,分析俄烏政治主體的歷史構成,從中思考這場戰爭的根本與和平的可能。本文澳門大學傳播系劉世鼎教授近年關注情緒政治議題,包括〈和解的障礙:中國內地與香港情感結構的比較分析〉一文,透過《十年》與《戰狼》兩部電影,分析中港矛盾的情感。本文轉載自2022-03-06 Pourmarx保馬,感謝劉世鼎教授授權轉載。
Read more【佔領華爾街的理由】資本主義體系崩解的初期階段(2011.11.4《新
Read more寧靜大屠殺──高層金融的戰爭邏輯(2011.11.7 《新國際》) 作
Read more美國金融霸權與貨幣帝國主義(2010.4.4《新國際》) ◎劉元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