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霸權與貨幣帝國主義

美國金融霸權與貨幣帝國主義(2010.4.4《新國際》)
◎劉元琪

 

【編輯前言(2010.4.4《新國際》)】
4月12日,47個國家出席了在華盛頓召開的「核子安全高峰會」(Nuclear Security Summit),並在翌日達成防止核子擴散的初步協議。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重大外交成就。這可以說是繼1945年羅斯福總統在舊金山召集創立「聯合國」的會議以來,相對重量級的國際安全會議。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藉由參加高峰會的機會,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雙邊會談。然則,除了與核武和反恐有關的議題之外,由於美國當局乃至當紅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Robin Krugman)等人近日來積極催逼人民幣升值,匯率問題成為糾纏於中美兩大國(G2)之間的心結。


今年3月15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眾議員130名,聯名致函財政部和商務部,控訴中國操縱匯率帶衰美國經濟,呼籲美國政府對中國施壓,讓人民幣升值。緊接著,3月16日,又有美國參議院兩黨議員聯合召開記者會,正式公布「匯率法案」並啟動立法程序。該法案威脅:若是人民幣再不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將被美國加徵27.5%的匯率稅。
美國是一個需要敵人的國家。在冷戰時期,其首要敵人鎖定紅色蘇聯,美蘇之間的核子競賽,讓全世界不得安寢。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又一度將主要敵人指向伊斯蘭國家的恐怖份子,除了以「反恐」為由制訂限縮人民自由權的愛國法案之外,並大舉出兵阿富汗、伊拉克,讓美國學者漢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筆下的「文化衝突」衍變為武力對峙。於今,美國又找到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假想敵,並將其定位為造成美國經濟衰頹不振的罪魁禍首。
就當今的世局而言,金融武器的威脅似乎更甚於核子武器。劉元琪的這篇文章細緻分析美國金融霸權的結構,提供我們思考當今國際安全問題的新角度。

席捲全球的1968年運動儘管在不同國家表現出很多不同的特點,但是正如沃勒斯坦所言,這個運動在各地都具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反對美國霸權以及蘇聯與這個霸權的共謀。毛澤東是這一潮流中同時反對這兩個霸權的代表,而且他提出當時「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抗拒的歷史潮流」,並認為在這樣的潮流下,美國和蘇聯霸權都將走向終結。

利用龐大債務汲取經濟利益

在這次運動後,原來看來強大無比的力量——蘇聯力量逐漸衰微,直至在1991年退出歷史舞臺。但是美國霸權似乎是個異數,它不僅逃過了68年運動的歷史譴責,而且還捲土重來,利用蘇聯倒臺和世界左翼運動陷入混亂的機會,將自己的霸權在冷戰結束後一度擴展到極致。那麼美國是如何逃過大劫並走向繁榮的呢?這是因為美國1970年代初偷偷放棄了戰後的霸權機制而採用了一種新的維持和擴張帝國的經濟金融機制。

二戰結束初期,美國擁有無與倫比的生產能力,所以願意通過將美元和黃金掛鈎的方式穩定世界貨幣,增強西方國家的生產能力,同時為美國的巨大的生產能力找到銷售市場。此時世界生產中心和金融中心是合一的。到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國和日本的經濟迅速接近美國,美國世界生產中心的地位開始動搖,再加上對外戰爭的巨大花費,以致於美國國際收支赤字巨大,美元和黃金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掛鈎。

最初,美國對此憂心忡忡。後來,美國發現在喪失生產中心後,如果繼續保持金融中心即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大量國際收支赤字其實也可以成為對美國有利的因素,儘管長期來說對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不利。於是尼克森政府於1971年8月15日全面放棄美元與黃金掛鈎,美國從此開始可以不受約束地放任自己的國際收支赤字無限擴大,進入利用自己的龐大債務來對全球經濟進行控制和汲取的階段。

國際收支赤字巨大,通常都是各國儘量避免的,但是,在如下一種情況下會變得對自己有利。我赤字、逆差,別國盈餘、順差。你拿盈餘來買我的資產,但我只賣給你一些劣質資產,或者,讓你的錢無法買我的資產,只能存在我這裏。於是這些錢繼續為我所用,甚至可以再拿去買債權國的優質資產。如此一來,赤字,債務,相當於不用還了,或者至多是以少抵多,以次充好了。幹得少,花得多,不勞而獲,這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由於美元仍舊是國際貨幣,因此這一戰略得以成功實施。其他國家的貨幣不具有同樣地位,則完全不能效仿。

美國顛覆了傳統的關於債務的規則。傳統上,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赤字過大,而短時期內又沒有商品出口的話,那麼他就必須在國內減少政府開支,甚至變賣國家的核心產業來清償債務。二戰後,英國欠了大量外債(主要是對美國),當時美國就逼著英國緊縮國內開支,導致英國經濟蕭條。最後在英國答應瓦解英鎊區,讓出金融霸權後,美國才放鬆其償債要求。對於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美國也是這樣要求的。

運用外交力量操縱利率和匯率

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美國對自己的日益增大的國際收支赤字,卻完全執行另一標準。一方面,不但不壓縮政府開支,反而是加大了包括軍費在內的政府開支;另一方面,當外國債權國要求用自己結餘的美元購買美國資產時,美國政府只允許這些國家購買有問題的公司,或者估價過高的房地產、電影公司等不重要的資產,或者迫使這些國家購買美國昂貴的只能用來閒置或自相殘殺的武器系統。

20世紀70年代,當石油出口國家想收購美國的重要公司時,美國視為戰爭行為而加以拒絕。前些年,中國美元外匯儲備快速增加,卻沒有認識到,美國對於用貿易得來的美元的用途設置了這麼多的障礙。中國需要的有價值的東西,要麼美國不允許出口,如高端技術,要麼價格極其高昂,如部分高科技產品。要收購美國有價值的資產基本上不可能。近幾年中國收購美國資源或者技術公司連連失敗多次證明了這一點。

優質資產既然買不到,債權國結餘的美元就只能大部分用來購買利率相對很低的美國國債,或者投資到美國的非優質資產上。美國得到了大量的資金流入,卻不用擔心這些資金會構成對美國經濟關鍵部門和利潤的控制。這樣美國就不再害怕債務,就可以放心地印刷大量美元,用這些紙片去交換外國貨物。我拿美元換你的實物,你拿著美元卻不能換來我的任何有價值的資產,何樂而不為!

不過大量印刷美元,會引起美元貶值和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導致人們拋售美元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經濟動盪。美國如何防止這兩個後果呢?

首先,美國堅持保證石油用美元計價,這樣即使美元貶值了,也還是能夠保證一定的價值。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發生,美國告訴石油輸出國組織:盡可以將石油提高到其想要的價格,只要繼續以美元計價,而且用這筆收入購買美國政府的債券。這樣,美國人就可以再用這些國家的石油美元,而不是黃金或其他實物去購買石油。於是高價石油只會對非美元發行國造成傷害了。這就是當石油價格接近150美元/桶時美國並不驚慌的根由。
其次,在全球推廣費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貨幣主義經濟學,壓低全球工資。貨幣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是通過控制工資上漲來維持資本價值——即使犧牲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發展,也必須通過維持低工資和低社會福利(通過減少政府開支)來保證國際資本價值的穩定。

再次,借助國家外交力量操縱利率和匯率,同時提高資源價格,來達到沖銷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的目的。美國國際收支赤字必然導致人們對美元大崩潰的擔心,而美元如果崩潰,霸權就不存在了。可見,強勢美元政策是必須力保的目標。要做到這樣,就必須沖銷掉赤字。美國一般通過強制性地操縱匯率和利率來達到這一目的。突出的例子就是,面對中國大量的結餘的美元儲備,美國推動中國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同時提高美國已經基本控制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這樣中國美元儲備就大幅縮水。另外的辦法就是製造他國的金融危機。突出的例子就是強迫日本簽署1985年的《廣場協定》和1987年的《盧浮宮協定》,迫使日本央行降低利率,吹大日本的經濟泡沫,這些泡沫破滅後留給日本一場金融災難,日本自此再也不能像簽約前美國所擔心的那樣對美國構成超越的挑戰。

剝奪他國貨幣主權和金融主權

以上安排,美國需要一些機制去推動落實。首先,將原本是為了平衡世界經濟發展而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變成被美國操縱的為美國利益服務的機構,變成實際上破壞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的機構。

其次,更重要的是,美國推動在全球各國建立央行制度。央行制度不同於國家銀行制度,前者服務於國際金融體系,是美元霸權在各國的最大的代理和控制分支機搆。各國央行本質上是美聯儲的分支機搆,對於一國政治保持高度的獨立性,只執行有利於國際資本價值穩定的政策。這剝奪了該國的貨幣主權和金融主權,使該國不能通過提高工資和政府支出來建立獨立的逐漸升級的經濟體系,也不能為一國的長遠經濟發展計畫融資,從而使該國經濟成為西方資本的附庸。正是為此,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經濟獨立計畫中的第一項決定就是取消該國中央銀行的政治獨立性。最近的例子是,2008年9月份以來美國要求全球幫助其救市,其中心內容並不是簡單地要外國出錢購買他們的壞賬,而是要求各國央行配合美國的利率、匯率政策。

美元霸權除了依賴以上制度安排外,還需要採取如下的輔助措施:

第一,經濟金融化戰略。美國既然確立了金融優勢,那麼大力推動各國的金融自由化,從而推動各國經濟的金融化就符合美國的利益。世界經濟的金融化的最關鍵的因素是房地產部門的金融化。巨大的儲蓄和貸款用於房地產,使房地產部門和傳統的金融部門互動,形成新的泛金融部門,在西方稱之為FIRE(這個名詞由金融、保險和房地產英文第一個字母組成)部門。由於房地產部門在大部分國家佔有一國大部分的財富,這一部門的金融化大大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金融化。以美國為例,正是房地產業的金融化,即住房抵押貸款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導致美國金融部門爆炸性的增長。在房地產價格上升時期,美國金融部門獲得了大量的資金,為了保值,他們又大力推動私有化戰略。

第二,與金融化戰略配合的私有化戰略。金融資本追逐的目標大多不是一般的工業部門,而是一國的資源行業(如煤礦、石油和天然氣等)和自然壟斷行業(如交通包括運河、港口、鐵路、公路和航空,以及電力、水和煤氣的輸送、通訊系統、廣播電視傳播頻譜,最重要的是軍隊設備和服務等),這些部門能夠帶來大量穩定的租金收入。但這些部門在私有化後並沒有提高效率——因為這些部門的壟斷性質,本質上適合於公有和國營——相反為了給私有化後的股東提供大量收益,這些部門投入減少,對公眾服務的效率反而不如以前,比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對英國鐵路的私有化。這些部門現在和國際金融資本日趨融合,有人開始將其也歸入泛金融部門。俄羅斯的私有化就是這方面的突出例子,當時西方和俄國金融勢力勾結起來置大量製造業工廠倒閉於不顧,大肆掠奪資源行業和壟斷部門,憑此獲得了高額的壟斷租金收入。直至普京時代才開始將這些部門重新國有化。

第三,竭力阻止歐洲和亞洲建立區域性貨幣清算集團,維持世界所有地區的經濟金融最終都以美元為中心,都不能建立獨立的金融主權。

從軍事戰爭走向經濟戰爭

美國的金融政策和他的全球資源政策配合緊密。其全球資源戰略的核心是,不是在全球幫助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而是促使他們長期停滯甚至是去工業化,這樣這些國家只能充當發達國家的資源供應地,而不會成長為競爭者。
1945年,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在參議院對世行的聽證會上講到:「讓欠發達國家——他們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組織起來,對西方那些人口較少但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國家開展經濟戰,沒有比這更威脅到世界安全的了。」

麥克納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1961年出任美國國防部長,1968年卸任後隨即成為世界銀行行長。無獨有偶,對伊拉克開戰的狂熱推動者和決策者美國前防長倫斯菲(Donald Henry Rumsfeld)的副手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離任後不也是去當了世銀行長嗎?可見40年來歷史並沒有多大變化:美國國防部和世界銀行同樣都是為了維護美帝國的經濟利益,同樣都是為了抑制和消滅第三世界的正常發展,只不過一個是採用軍事戰爭形式,一個是採用經濟戰爭形式。

為了使全球資源輸往美國,而不是被資源國自己利用,美國除了直接佔領控制這些國家外,另一策略是將資源出口國的資源以美元計價。如上一節所述,結果這些出口國結餘的大量美元最後又都流回了美國。

美國推動世界經濟的金融化和資源的私有化,用自己的不斷投放的貶值的美元直接收購發展中國家的資源行業,或者是使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漲價。資源價格和國際市場接軌,但是勞動力卻不漲價。如此一來,這些國家的民眾慢慢發現自己根本消費不起本國的資源。中國這些年來已經顯露這樣的端倪:挖的煤越來越多,但煤卻越來越貴;發的電越來越多,但是電卻越來越短缺。這是因為資源是按被美國金融霸權控制的國際價格定價,而勞動力價格卻沒有國際化,工人工資相對于資源價格來說,就越來越少,於是民生問題越來越嚴重。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