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大屠殺──高層金融的戰爭邏輯

寧靜大屠殺──高層金融的戰爭邏輯(2011.11.7 《新國際》)

作者:黑彌‧艾海哈(Rémy Herrera)
譯: 林深靖

 

歐巴馬總統相對開放的思維還是無法遮蔽他身旁的那一群策士……他們基本上還是舊朝的那些經濟學人,依恃的是舊日的教條,而且與金融高層的關係十分緊密。

美國金融圈的最高戰略

緊密到什麼地步呢?一直到今天,他們還企圖挽救金融集團虛擬資本大幅貶值的惡性循環,而其所謂振興方案基本上還是新自由主義那一套(雖然有時候套上「凱因斯」的形容詞)。他們大吹大擂的振興方案挖深了預算赤字,於2009年達到國內總生產毛額的12.3%(1兆7千500億美元),但是,在公共支出上卻又相對緊縮,包括基礎建設、教育、公衛,都越來越單薄,越來越不穩定。而對於外界無迴避的質疑,他們也沒有能力做出回應,譬如,美國這樣債台極端高築的經濟,還能持續下去嗎?美元還能維繫其國際關鍵貨幣的地位嗎?美國還有撐持其做為世界霸權的能力嗎?

歐巴馬政府宣稱要努力降低國家預算赤字,到2013年控制在5千億美元上下。這首先得歸功於伊拉克撤軍之後所減少的開銷,當年出兵阿富汗的軍事開銷已經讓人吃不消,伊拉克戰事的支出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問題之關鍵,還在於歐巴馬是否願意翻轉他前任者所謂「預防性戰爭」的邏輯,他曾經在第一次競選期間對此做過承諾。其次,還要看他是否願意終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運用戰爭來做調節的全球戰略。

然則,當我們檢視歐巴馬外交政策上所晉用的人選,就不禁要對他改變的能力產生懷疑:譬如,國防部長用的是蓋茲(Robert Gates),這傢伙在布希時代就已負責過國防事務,而且還曾經是CIA的頭子;鷹派的伊曼紐爾(Rahm Emanuel)被選用為白宮的秘書長;而保守的舊朝國務卿阿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在歐巴馬未上任前,就被選用來代表總統出席國際會議。

這些人事安排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外交軍事化以及武力的使用,從來就是美國金融圈的最高戰略,同時也是權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即使是歐巴馬也不可能改變。美國在2000年代所發動的,就是現代帝國主義的戰爭,這在美國政治圈(包括左派)也許是禁忌的話題,但不是秘密。這些戰爭可以完全漠視聯合國的存在,也可以完全不顧戰地百姓的生存權利,很明顯的,就是為了控制從阿拉伯半島到中亞的石油礦藏。

 

唯有透過暴力才能維繫權力

不過,最大的賭注,會讓這些戰爭變成「必須的」,變成非打不可,主要還是源自於金融高層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掌控的欲望,並運用美國的軍事力量進行有效的控制。主導這些戰爭的,不光是「鷹派」,也不光是布希那些掌控石油集團的的老友,而是那些金融資本的寡頭,他們唯有透過暴力才能夠維繫權力──這些暴力,包括可見的,帝國主義戰爭;以及,無形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關係。

存在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關係之中的,是一種體系化的暴力,它取代了柏林圍牆,將世界隔離為貧富兩端,牆的一邊拼命聚攏財富,牆的另外一邊不斷有人餓死。也就是說,資本主義市場的「法則」,就是透過價格機制,透過他們潤滑得宜的有效機器(有時候還運用新古典主義的說法:「理性的」、「高效率的」或「最大利益的」),大量進行壓榨和剝削。而這些,是以絕大部分窮人──大多在南方國家──基本生活需求的被剝奪做為代價的(飲用水、食物、健康、住宅……)。這種無形的暴力,可以有另一個說法,就是「寧靜大屠殺」。

伊拉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伊拉克被侵略者占領之後,就被強制要進入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其歷程,就是結合資本暴力和帝國武力的「理想範例」。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美國(以及英國)對於伊拉克這個國家及其地底資源並沒有任何所有權,但是,當美英聯軍占領伊拉克之後,他們就這個國家原先的一切公共服務私有化,也就是說,有200個原來的國營企業(包括自來水、電力、通訊、電視、鐵路、航運、醫院……),都以「重建」為名,被強制交付給私有跨國集團。

在此同時,占領軍還自行制定法律,禁止組織工會。布希總統所指定的臨時政府首長布雷梅(Lewis Paul Bremer),在短短13個月之內,就頒布了100條法令(《聯合臨時政府法》)。這套臨時法取代了原先國家的立法,未經任何民主的程序。而在臨時政府之下,美國和英國的公司取得了85%的重建工程契約。

臨時法第17條賦予占領軍和工程承包商一切司法免責權,若再加上13303號行政命令,他們甚至在美國本土也可以免於一切司法追訴。臨時法第38條讓英美的公司享有免稅的待遇。至於臨時法第39條則保障外國人可以在伊拉克取得100%的房地產和伊拉克公司行號所有權,同時,外人在伊拉克的所有投資和其利潤的移出,沒有任何限制。臨時法第40號甚至允許外國人在伊拉克收購地區銀行。臨時法第81號則允許生物資源的私有化,開放生物專利權,允許對於農業用種子設定專利並視為智慧財產,對於基因作物的種植全面開放。

為了讓伊拉克成為新自由主義市場的典範國度,伊拉克甚至在還沒有申請候選的情況之下,就透過所謂「緊急程序」,在2004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觀察員。

在短短幾個月之內,透過戰爭,伊拉克被轉化為全世界最具「新自由主義經濟」之色彩的國度!

(本文節錄自黑彌‧艾海哈新近出版的《另外一種資本主義是不可能的》一書)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