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斷路器」無法阻斷的選舉慾望

【編按】新加坡一度是新冠疫情防疫的模範,但隨著移工疫情爆發而破功。本文作者指出了控制疫情如何與政黨大選掛勾,而作為新加坡重要支撐的客工又如何被剝削與在疫情時如何被排除在外,凸顯了新加坡的政治與經濟問題。本文轉載自「Covid 19-跨界南島評論」,感謝授權轉載。作者黃子明為新加坡文化研究者,自由撰稿人,德國文化遺產學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新加坡文化史以及多元文化社會,著有《優影振天聲:牛車水百年文化歷程》一書。

Read more

吳他│「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對美國疫情的回應

【編按】5月25日,明尼蘇達州的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跪壓7分鐘致死,直接引發該地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騷亂,抗議示威持續升級,已從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蔓延至全美接近20州。示威背後長期有著非裔美國人長期歷史以來面對不正義的憤怒。四月下旬RAMPANT網站邀請美國反種族主義運動者,共同參與一場關於疫情下「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圓桌討論,分析何以少數族裔的生命在新冠疫情之下顯得分外脆弱。由於過去歷史裡的深重壓迫和現今政策上的冷淡漠視,黑人的基本權益在全球性流行病的肆虐之下更為風雨飄搖。因結構性矛盾不得不承擔低薪工作的少數族裔無法承受不工作的損失,也沒有在家遠程工作和實現社會距離的特權;「種族隔離的嚴重程度」和「新冠致死率」之間的正相關十分觸目驚心,作者呼籲重新高揚「種族正義」。值得強調的是,少數族裔運動需要尋求更為廣泛的聯合,通過廣大被殖民者的緊密團結,為了社會中所有脆弱的群體而戰,才能最大限度地喚起政治能量。本文原載於「澎湃思想市場」公眾號,本文及圖片轉載自2020年6月1日保馬。

Read more

【活動宣傳】⽂藝與社會實踐──電影《無主之⼦》座談會

■ 主辦單位:列夫特⽂化,台灣電影⽂化資產保存協會,新國際理論與實踐中⼼
■ 時間:2020 年6 ⽉16 ⽇(⼆) 16:40-18:00
■ 地點:台北影業(台北市內湖區堤頂⼤道⼀段221 號4 樓播映廳)
■ 主持人:台灣電影⽂化資產保存協會顧問 王蘋
■ 與談⼈:
⼀、《無主之⼦》的創作理念——總製作⼈ ⿈志翔,導演/編劇 簡學彬
⼆、從逃逸外勞到無國籍孤兒──台灣國際勞⼯協會 陳秀蓮
三、全球化下的移⼯──世新⼤學社發所所⻑ ⿈德北
四、⽂藝實踐與社會改造——《新國際》召集⼈ 林深靖,差事劇團 鍾喬
■ 備註:
1. 現場備有茶⽔、點⼼。
2. 防疫期間請戴⼝罩,配合現場⼈員量體溫進場。

Read more

張翠容│黑歷史

【編按】Mikkel Bolt Rasmussen〈川普反革命:新自由主義的漫長危機與經濟問題法西斯化〉一文曾深刻地分析川普當選所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種族主義、經濟問題法西斯化如何共謀,既反應資本主義的危機,也指出為何危機帶來的是川普的右翼力量。近日美國一名非裔男子因白人警察過度執法而致死,在美國各地掀起抗議,種族矛盾繼前次Black Lives Matter之後再次爆發,背後是美國少數族裔與非裔族裔面對的歧視問題,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中,相對貧窮的非裔社區因為缺乏資源而受到巨大的衝擊。本文同樣地點出此次抗議與新冠肺炎疫情中非裔社群面對的階級不公平與種族不正義,並指出即使黑奴和隔離政策取消了,但其後美國的社會政策仍充滿歧視性,這是美國的「黑歷史」。作者張翠容為知名記者,本文轉自作者臉書,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Read more

崔之元 │ 寬宏大量與信任——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實用主義語義學闡發

【編按】馬克思曾說,「精神現象學是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起源和秘密」。但自黑格爾1806年在拿破崙攻佔耶拿前夜完稿「精神現象學」的200多年來至今,人們對此書的了解和研究仍很不深入。近30年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引起非職業哲學家的興趣,可能和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一書中借用科耶夫1930年代在巴黎的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講座中的資料有關。不過,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和科耶夫的「歷史的終結」非常不同,這也許和科耶夫1926年在海德堡大學的博士論文(他當時的導師和阿倫特是同一個教授—雅思貝爾斯)2018年才出版英譯本有關。科耶夫的博士論文是研究俄羅斯東正教哲學家Solovyov的「歷史的終結」的思想。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的Robert Pippin教授認為,作為1920年18歲時從蘇聯叛逃(但後來在二戰中又成為蘇聯間諜)的科耶夫,為黑格爾研究帶來了獨特的東正教視角 (科耶夫的舅舅是俄國著名現代派畫家康定斯基),這對理解科耶夫的思想和政治活動(他1945年後成為法國經濟部的顧問,對歐共體的建立貢獻很大)很有價值,但如果我們想全面了解黑格爾的思想及其可能的當代意義,只注意科耶夫的黑格爾解讀就非常不夠了。本文為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院研究員崔之元對匹茲堡大學布蘭頓教授2019年研究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新書的評介。哈貝馬斯認為,布蘭頓對理論哲學的貢獻,類似於羅爾斯對政治哲學的貢獻。但我們對布蘭頓的研究還在初步階段。感謝作者崔老師授權新國際轉載。

Read more

小魚 │ 學生看台北車站大廳的公共空間

我是世新大學的小魚。作為學生,我在5月18日看到台鐵永久禁止大廳人們使用的新聞,非常錯愕,因為台北具有指標性的公共空間要消失了。我反對以「秩序」、「觀瞻」這種簡單化對於空間的想像。我也想譴責台鐵,明明昨天人能坐進去,但今天卻維持站立警察肅殺、拒絕的氛圍不讓移工入內休息。

我想在此談一談台北車站大廳作為一個特殊的的公共空間,對於我,對於我這樣的學生族群的意義。

Read more

黃杰│疫情後的國際「新常態」

此次疫情對於國際社會從經濟的根本形態到國際關係的秩序的衝擊影響尤甚,可以說是開啟了一個「新常態」,而現在我們只是看到了這個「新常態」的開始。例如,供給側大斷鏈會否逆轉全球化的進程?各國或機構「忽然」都成為了凱恩斯主義者,以數萬億的救市計劃拯救危機中的資本主義,這會否改變新自由主義的操作方式?還有唯我獨尊(「美國優先」)的國族主義引致單邊主義的崛起,撼動了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這會否對多邊主義的協商構成挑戰?這些都是當前極為艱難、摸不清前路的一些問題,而疊加起來很有可能對世界的運作方式產生某種根本性的重構,形成一種疫後世界的「新常態」。

Read more

孫賀︱何以解怨:一個「前陸生」的「後陆生」體悟

【編按】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發生後,在臺求學與工作的陸港澳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過年回鄉省親的大陸配偶立即面臨,因為防疫特殊處置而無法返臺、或被迫滯留第三地的窘境。同時,也有在大陸工作的台商和台商因此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甚至在兩岸對奕的緊張態勢中蒙受不必要的指摘。雖然疫情尚未過去,防疫的邊界管制亦未消除,但相關措施已然對他們造成傷害,也讓兩岸關係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尤其4月9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陸生來台升學就學的試點工作,不僅加劇兩岸關係的惡化,更實質地影響了「陸生」的權益,乃至未來兩岸高教的地景。是故,《文化研究》學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舉辦了「新冠肺炎下的兩岸移動」論壇,並希望藉著舉辦一系列的文章,向受到影響的朋友們表示關心和致意,並且展開對「陸生」、「陸配」以及其他兩岸身份的討論。同時,我們也希望透過不同視角的觀察,思考兩岸移動的未來。孫賀曾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就讀。本文原刊於2020年5月16日《文化研究》學刊網頁,感謝《文化研究》學刊與孫賀授權轉載。

Read more

趙月枝:波廷傑「五四」演講問題在哪裡?——給一位清華大學本科生的答疑

【編按】101年前,巴黎和會撕破了由西方列強主導的國際秩序平等的畫皮,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培養教育了改變中國與世界命運的一代五四青年;百年過後,當新一代中國青年在美國對華貿易戰、科技戰、輿論戰中再度認識當代帝國主義時,曾經以其愛國主義內核凝聚中國青年人心的五四精神,卻成了美國高官對中國隔空喊話的工具。當代中國青年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喊話、如何看待五四精神本身?2020年5月9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卓越訪問教授趙月枝收到了她本學期客座講課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本科生課程助教的微信,說是有位同學想請教她如何看待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顧問波廷傑(Matthew Pottinger)的「五四」演講。趙月枝隨後通過微信電話與該同學進行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答疑和討論。考慮到她負責的講座環節已經結束,沒有機會與其他也許有同樣疑問的學生分享這個對話,她讓學生做了答疑過程的錄音,並整理成文字初稿。隨後,趙月枝教授在學生整理的文字稿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並加上了必要的文獻資料和小標題,形成本文。趙月枝為察網專欄學者,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西門菲莎大學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卓越訪問學者。作者授權察網發布,本文轉載自2020年5月12日察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