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大為:從兩岸三地,來重新理解「威脅」與「中國」

    【編按】2024年4月23日,成功大學「通識領袖論壇」課堂有幸邀請傅大為老師來成大格致廳演講。如主持人王秀雲老師所說,近年來整個世界及亞洲局勢日趨緊張、戰火燎原,身處東亞的我們都不希望戰爭發生。但如何才能讓緊張的關係得以緩解?怎樣才能讓戰爭不發生?又,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理解中國、重新理解台灣內部?傅老師從這些問題開始談起,跟我們分享一些關於兩岸的心得。傅大為老師為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同時也是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發起人之一。本文為演講側記,由孫訥整理撰寫,並經傅大為老師審訂。

  • 【左翼論壇】馬克思206歲誕辰紀念

    主辦團體:平行空間、左翼聯盟、新國際

    時間:2024年5月5日(星期日),14:00到晚上
    地點:平行空間(新北市永和區忠孝街3號)。

    (論壇採實體+線上)

    Zoom 連線:
    會議ID:848 7296 3421
    密碼:319028

  • Naomi Klein │《夢想集中營》揭示對暴行(包括加薩)視而不見的危險後果

    ……《夢想集中營》的獲獎則發生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情境。納粹暴行的教訓究竟該是什麼?相關辯論此刻正激烈展開:猶太大屠殺應該排他性被視為純粹是猶太人的災難?還是該被視為是更普世的教訓、因此所有被鎖定要被消滅的族群都同等重要?猶太大屠殺是歐洲歷史獨一無二的一次斷裂?還是是重溫過往技術、邏輯、錯誤種族理論的殖民主義種族滅絕的回歸?所謂的「永不再犯」(Never Again)是對所有人都適用?還是只有對猶太人不可以再犯?並且因此以色列這個國家碰不得?

    這些有關普世主義、專屬創傷、例外主義以及可比較性的論戰,也正是南非向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種族滅絕的里程碑案件最關鍵的核心,而這些論戰此刻也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教堂及家庭。在那精彩刺激的一分鐘裡,在自我審查彌漫到令人窒息的此刻,葛雷澤則無所畏懼地對上述每一個問題都踩穩了明確的立場。……

    譯自:The Zone of Interest is about the danger of ignoring atrocities – including in Gaza
    翻譯:孫訥,校對:盧倩儀

Peter Beinart │「浩劫」仍未結束:關於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的迷思和可能

【編按】當地時間5月21日,在長達11天的武力衝突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此次武力衝突的起因是以色列從東耶路撒冷的謝赫賈拉社區驅逐六個巴勒斯坦家庭,截至20日晚,衝突已致以方12人死亡、300餘人受傷,巴方232人死亡、1,900餘人受傷。

為紀念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期間被以色列驅逐或在恐懼中逃離的70萬名巴勒斯坦人,5月15日被定為「浩劫日」(Nakba Day)。哲學家以賽亞.伯林曾經吹噓說,猶太人比其他民族「有更長的記憶」。在19世紀末,錫安主義者利用這種漫長的集體記憶,創造了一場回歸大多數猶太人從未見過的領土的運動。為什麼夢想回歸對猶太人來說是值得稱讚的,而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卻是病態的?

本文是彼得.貝納特(Peter Beinart)是《猶太潮流》(Jewish Currents)的自由編輯,也是紐約市立大學紐馬克新聞學院的新聞和政治學教授,同時也是每週通訊《貝納特筆記本》的作者。他作為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對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的思考,涉及巴勒斯坦難民為什麼有權回歸,以及在極度困難的局勢下如何回歸。在他看來,將「浩劫」合理化和埋葬的後果不是理論上的,它們正在謝赫賈拉的街道上上演。文章原載於《衛報》,原標題為 “A Jewish case for Palestinian refugee return”,本文中文翻譯轉載自2021年5月21日澎湃思想市場。

譯|李丹

Read more

鍾喬│【紀念韓國「光州事件」】光州,母親之河

【編按】5月18日是韓國「五.一八光州事件」爆發41周年,本文作者鍾喬老師回憶起與韓國友人參觀南北軍事分界線、祭拜光州民主受難墓園、支持光州畫家藝術創作的種種,發現南韓與台灣共享著「白色恐怖」政治迫害的斑斑血痕,並指出當代韓國在數次民主化運動中已然衝決「親美」的桎梏,而台灣依舊延宕於國族主義所虛構的悲情符號之中。面對這樣的現狀,鍾喬老師創作《子夜天使》等「民眾戲劇」,引入在「光州事件」中犧牲的年輕詩人金南棟的詩歌,將台灣與光州並置為冷戰/戒嚴結構下,第三世界被犧牲體系的重要一環,以期穿透長期籠罩東亞的反共冷戰陰雲。在商業化市場化無孔不入的今天,「光州」既是一條拖曳自歷史巷道深處揮之不去的「影子」,也是溫暖鮮活引導人民走向未來的「母親」,如何將過去的苦難記憶和當下的複雜現實納為生命共同體,是東亞左翼同志不能忽視的責任。本文刊於保馬,感謝鍾喬老師授權轉載。

Read more

新港‧生命‧土地 ─ 紀念林基生先生圖像資料展【三農論壇】

新港‧生命‧土地 ─ 紀念林基生先生圖像資料展【三農論壇】農業、農村與農民

「新港‧生命‧土地-紀念林基生先生」在展覽期16天的展期中,規劃以農業、農村、農民為主軸的論壇,邀請學者與地方人士就「三農」展開討論和分享,除了應邀的引言人之外,三位關心農業議題的老朋友,林正杰、林豐喜、高思博(皆曾擔任立法委員)也會到場參與討論。

時間:2021年5月15日(週六) 14:00-17:00
地點: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根據指揮中心,目前疫情警戒未升級,5月15日下午的「三農論壇」,照常舉行)

Read more

Jayati Ghosh│新冠疫苗的全球政治經濟學

【編按】近日台灣新冠肺炎本土案例增加,包括尚待釐清源頭的感染案例,與此同時,有關單位也已經逐步開放並鼓勵民眾施打疫苗。然台灣能進口的疫苗有限,且該批疫苗即將於5月31日到期,當中涉及疫苗的全球流通問題,包括富裕國家爭奪疫苗、拒絕放鬆專利保護,這也將導致貧窮國家如印度、非洲等不能及時地防禦新冠病毒,這也將延長新冠疫情的蔓延時間,即使是富裕國家也不能倖免。本文作者指出,即便現在多數國家採取了積極的政策,但「新冠疫苗的生產和分配仍然暴露並加劇了全球的不平等」,尤以三個問題最為突出:「富裕國家公然爭奪疫苗;富裕國家政府對專利權的保護限制了疫苗的大規模生產;利用疫苗分配來推進民族主義和外交『軟實力』」。本文揭示了富國、WTO,蓋茨基金會等各方在疫苗流通問題上令人切齒的表現。本文作者Jayati Ghosh為馬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教授,原文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vid-19 Vaccines,本文譯文轉載自 2021年4月19日食物天地人,感謝授權轉載。

Read more

【新聞通知】保護海洋生態,捍衛漁民生計── 抗議日本核災輻射汙水排放入海,民間先行

時間:2021年5月4日(星期二),下午14h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前(台北市濟南路)
出席:
林月英 (「護漁愛海公民戰線」召集人、蘇澳漁會前總幹事)
曾太山 (拖網協會理事長)
楊德信 (漁民權益協會前理事長)
段心儀 (安心消費公民連線)
詹澈 (詩人、釣魚台教育協會常務理事)
顏坤泉 (「勞動者當家」發起人、左翼聯盟召集人)
主辦:護漁愛海公民戰線
新聞聯絡人:蕭政緯 手機:0925119261

Read more

Jane McAlevey|勞動條件如此惡劣,亞馬遜工會運動為何失敗?

快速便利的要求也造成新的勞動剝削。這篇文章不僅指出了如Amazon這樣大的網購平台的問題,也反思當中勞工組織工會所面對的困難。五一勞動節連假,僅以此文紀念。本文譯文轉載自2021/4/23澎湃思想市場,感謝澎湃思想市場授權,原文刊載於The Nation,April 9, 2021(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activism/bessemer-alabama-amazon-union/tnamp/)

Read more

武藤一羊│活著的廢墟:福島核電站──從原子彈爆炸談起(二)

「「保障國家安全的原子能」的公理,是日本暫不保有核武裝,但要奉行足以實現核武裝的技術及產業潛在能力的方針。這是日本國防安全政策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
被稱做公理真是很絕妙。公理是不需要證明的真理,已經被抹殺了要求證明的權利。在這其中,原子能與軍事在戰後日本以獨特方式結合的事實被抽取出來,那就是不以核武器的形式出現的做為軍事要素的原子能發電。但在面向普通民眾時卻是以能源政策的面目被提出來的。三一一以後的東電、 政界、財界以及媒體之中核電維護推動派的核電擁護論,基本上100%都以如果沒有核電、電力需求能否被滿足、能源是否夠用等威脅論構成。這一手法僅僅打開了遮蓋原子能體制實質的簾子的一部分,僅僅將能源的面目露出來給公眾看。從這個角度看,「國家安全保障」的本來面目就看不到了。」

此為系列文第二篇,原文刊於《人間思想》第2期頁32-78。感謝《人間思想》授權轉載。

Read more

武藤一羊│活著的廢墟:福島核電站──從原子彈爆炸談起(一)

【編案】福島核電廠核子事故發生至今已逾10年,除了海嘯的災難,核電廠事故也帶來了高輻射的污染。今年3月10日,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公布報告指出,發現福島第一核電廠出現嚴重核汙染區域,並使廢爐拆除計劃受到影響,且部分機組排出包含易燃的的氫氣,有可能再次引發爆炸。然而,核電廠事故的高輻射污染尚未解決,日本政府於4月15日就定案將「核廢水」排放入海,主因是核電廠腹地內的儲水槽數量已逼近極限。該政策引起質疑,包括廢水是否能有效過濾,以及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為何。當國際社會仍舊對日本食安存在疑慮時,日本漁民也反對該政策可能使得日本漁業雪上加霜。除了探討核能與該政策對於生態環境與海洋漁業的影響,這樣的政策對於東亞與全球的政治帶來了什麼影響?這樣的政策又是在什麼樣的體制下形成,亦即日本核能體制是如何在二戰廣島原爆、冷戰體制美援下建立起來,形成了當今日本政府與社會對於核能與東亞政治的理解?本文作者武藤一羊(1931-)先生,是亞洲批判圈、運動界與思想界備受尊重的前輩,深刻地反省了日本的核能體制,替前述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歷史理解。本文分次刊載,此為第一篇,原文刊於《人間思想》第2期頁32-78。感謝《人間思想》授權轉載。

Read more

花果山│讀拉吉.帕特爾《糧食戰爭》:控制糧食就控制了所有人

【編按】無論是核食、美牛與美豬的瘦肉精問題、鳳梨爭議,都體現了食物與日常食物的選擇,涉及了更深層次的權力問題與國際地緣政治。在《糧食戰爭:市場、權力與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一書以食物領域內的選擇為起點,回顧了世界食物體系的歷史,討論了推動食物體系形成的不同因素和主體。作者讓我們意識到,對不同食物體系的選擇,意味著選擇了不同形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食物問題不只是有關食物的問題,它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權力問題,想要建立一個平等健康的食物體系,不只是關於有機農業,而是要反抗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不平等與剝削,要反抗這些不平等,我們需要收回我們的食物主權!原文刊於《食物天地人》微信公眾號,感謝授權轉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