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凌 │ 「寶貝」的生命政治公式:防疫國族主義的鱷魚眼淚

六月中旬陸續有嬰幼兒併發腦炎迅速死去的新冠確診個案,然令人訝異的是,過去倡議保護小孩的聲音卻選擇捍衛防疫政策的不容質疑,而政府同時聲稱染疫「兒童」為「寶貝」。「兒童」作為「寶貝」,一方面既是象徵國家未來,在官員的眼淚下,仍是「『附帶性損害』(collateral damage)的生命政治犧牲物料」:

「“The Child”在有必要的時候──說穿了就是為『國族-領導階層』的『正確政策』強力辯護的意識形態操作之下──一方面是字面上的『寶貝』,物種傳承的絕對要件,另一方面,在政治語言的言下之意,可被視為體現『附帶性損害』(collateral damage)的生命政治犧牲物料,雖然比其餘的犧牲物料得到更多一些的唏噓與鱷魚眼淚修辭。」

(感謝作者供稿,圖片來源:由 Guiri R. Reyes from Praia do Rosa, BRASIL! – Cocodrilo,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872113)

Read more

大眾葬文化行動小組-20210817新聞稿

悼念新冠疫情文化行動,要去汙名求真相。
追思亡者邀請民眾致意,不忘錯誤政策輕送生命。

本土新冠(covid-19)疫情自5月中爆發以來,累計已有821人染疫死亡。文化界人士與社會團體今(17)發起大眾葬文化行動祭,將自 8月28日下午14時起至9月5日,於 自由廣場 公開追思悼念新冠受難者。

covid-19網路墓誌銘 https://covid-19taiwan.info/

Read more

朱凌毅|無用的兩岸關係

【編按】即便中國大陸疫情趨緩,「小明」們仍舊比不上其他國家的外籍配偶,至今無法回台。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發生後,在臺求學與工作的陸港澳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過年回鄉省親的大陸配偶立即面臨,因為防疫特殊處置而無法返臺、或被迫滯留第三地的窘境。同時,也有在大陸工作的台商和台商因此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甚至在兩岸對奕的緊張態勢中蒙受不必要的指摘。雖然疫情尚未過去,防疫的邊界管制亦未消除,但相關措施已然對他們造成傷害,也讓兩岸關係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尤其4月9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陸生來台升學就學的試點工作,不僅加劇兩岸關係的惡化,更實質地影響了「陸生」的權益,乃至未來兩岸高教的地景。是故,《文化研究》學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舉辦了「新冠肺炎下的兩岸移動」論壇,並希望藉著舉辦一系列的文章,向受到影響的朋友們表示關心和致意,並且展開對「陸生」、「陸配」以及其他兩岸身份的討論。同時,也希望透過不同視角的觀察,思考兩岸移動的未來。本文為該論壇系列文章之一,前一篇為:孫賀︱何以解怨:一個「前陸生」的「後陆生」體悟。本文作者為朱凌毅,現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跨兩岸的移動。本文原刊於2020年6月11日《文化研究》學刊網頁,感謝《文化研究》學刊與作者朱凌毅授權轉載。

Read more

許準、齊菁博│面對新冠病毒,美國公衛體系為何一敗塗地?

【編按】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已有66萬人染病,3萬多人死亡。美國人痛心於這場幾乎成為國殤的災難,開始反思和追責。面對新冠病毒,美國公衛體係為何一敗塗地?本文作者美國霍華德大學經濟系許準教授,追溯了美國公衛歷史上潛伏著的種族主義原罪,分析了新自由主義時期的私有化改革的現實後果。當下抗疫,作者還為我們解答了一些疑惑,比如美國領導層為什麼沒把新冠當一回事?美國的媒體有沒有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紐約州長科莫,如何成了抗擊疫病的政治明星?本文原刊於人民食物主權論壇,本文轉載自2020年4月18日保馬微信公眾號。

Read more

我就是你的防疫漏洞

【編按】因應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台灣政府採取即時的防疫措施,並特別限制中國籍人士來台,邏輯是因為中國(特別是湖北省)是疫區,必須限制或監控來自疫區的人士避免傳染擴大。然而,這樣的措施往往也容易混淆了地域與國籍身分,例如,有中國湖北旅遊或接觸史的台商或非中國籍旅客不會被限制入境台灣或僅需自主管理,但是相對地,陸生被要求暫緩來台或後續必須集中隔離管理(先不論陸生來台居住的差異與目前集中隔離管理等問題),當中也有少數陸生在第三地旅遊卻後續因疫情爆發後而沒有回過大陸,但因為該措施而被禁止回台滯留海外,後續可能還要集中隔離。這樣的錯置假定了國家身分別等同於地域旅遊與接觸史,而非完全科學地以實際旅遊接觸史作為基礎(但是病毒是不分國籍的),本文作者即指出了這當中差別待遇的問題,並認為這更容易造成防疫的漏洞與資源的浪費(例如沒有相關旅遊接觸史的陸生需要浪費資源隔離)。文末作者呼籲台灣當局:「不要根據國籍而差別對待」,而是「更精準的篩選和評估,把資源調配給真正有需要返台人士」。本文同步登於2020年2月2日風傳媒觀點投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