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國民黨當局在東南亞的秘密活動,與蔣介石的軍人性格及蔣經國所主導的情報工作密不可分。1949年後國民黨退守台灣島一隅,蔣介石缺乏廣大腹地以利其「反攻大陸」。以有限的力量與資源秘密支持「反共」鄰邦,或者設法在亞太地區布建「反共」網絡,稍可紓解想要回到大陸的兩蔣父子胸中的抑鬱苦悶,並藉以維繫國民黨在台統治的正當性。
Read more
思想的、戰鬥的、另類的,推動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發展,解釋世界,改變世界。
冷戰時期國民黨當局在東南亞的秘密活動,與蔣介石的軍人性格及蔣經國所主導的情報工作密不可分。1949年後國民黨退守台灣島一隅,蔣介石缺乏廣大腹地以利其「反攻大陸」。以有限的力量與資源秘密支持「反共」鄰邦,或者設法在亞太地區布建「反共」網絡,稍可紓解想要回到大陸的兩蔣父子胸中的抑鬱苦悶,並藉以維繫國民黨在台統治的正當性。
Read more今年7月《白色台灣下的紅色記憶》正式出版,並於8月17日在平行空間舉行了新書發佈會。本文為該書的代序,獲作者授權轉載。在本文中,作者回顧了自己六十五歲的人生感想。他提到從兒童時期起,就感到台灣社會的普遍觀念是:對美國崇拜,對中國自卑。在對歷史有進一步認識後,作者了解到中國近代的復興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並實事求是地肯定中國共產黨和農民對民族復興的貢獻。最後,龍紹瑞批判了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並對民進黨的親美媚日政策表示不滿。他相信中國的復興將改變全球格局,並呼籲中國人勇於承擔歷史使命。
Read more【編案】2020年11月22日,是左翼作家陳映真先生逝世四週年的日子。同時也是臺灣社運團體上街「秋鬥」的日子。本次秋鬥有各種訴求,其中「萊(毒)豬」的食安疑慮,是大眾最為關心的議題。
「萊(毒)豬」進口事件引起的社會爭議、輿論撻伐,也具體的呈現了當前政權受制於美國的殖民性。此次「秋鬥」因國民黨的動員介入,造成社運團體內部不少的分歧。社運團體對藍、綠陣營,國、民兩黨的質疑,基本上是出於對他們相同的階級本質、親美的買辦性、反共的右傾性合理的批判。
歷史的看來,國、民兩黨政權跟美國的依附,也並非始於今日:1949年,國共內戰敗退來台的國民黨政權,因美國的扶持而得以延命至今,是眾所皆知的事。至於以「反國民黨」起家的黨外運動,自始亦與美國有牽扯不清的關係。
在映真先生逝世四週年的今日,人間學社特選刊先生於1989年2月19日,「黨外執政!黨外執政?」座談會中,「戰後國民黨與美國關係」發言。以為紀念,並向爭取社會公平的各方朋友,表示支持。
(本文轉載自人間學社臉書,感謝人間學社授權轉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