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謂無名微信公眾號,原文收於賀照田編《學術思想評論》第12輯(未出版)。感謝作者與刊物授權轉載。首頁圖片為「要求提高工資的日本勞動者們」,《國家地理》1946年6月號,圖片源於網絡。)
如何打開「後冷戰時代日本的思想課題」——致2023年的讀者
「後冷戰時代日本的思想課題」這個專輯是在2000年策劃、組織的。我當時主編《學術思想評論》集刊,和日本、韓國一些朋友考慮到:冷戰的結束並不是歷史的終結,但確實提供了開啟之前被冷戰壓抑的歷史、現實問題的討論契機,冷戰結束也為東亞知識分子更密切的互動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只是要很好地把握這些契機,以有更多建設性成果,就要對不同國家、區域的歷史、現實深層脈動,這些脈動提給知識分子的思想課題,有真切、展開地理解。為了這樣一種目標,我們提出在世紀之交對九十年代日本、韓國富有反思性、現實開啟性的思想課題,以大篇幅專輯的方式做回顧。韓國專輯由現在首爾大學任教的李政勳、柳浚弼教授編輯,日本專輯則由東京外國語大學的米穀匡史教授和東京大學的鈴木將久教授負責。但可惜《學術思想評論》不久後停刊了,這兩個專輯都沒有出版問世。
現在延後二十年發表,相信有這二十年曆史變遷作背景,讀者當更能體會作者的憂患之思,編者的歷史超前眼光,和譯者勞作的意義。
期待!
賀照田 2023年3月23日
我們選定的論文都是在1990年代到2000年初的日本發表的,也就是說,這些文章,是日本學術界意識到「後冷戰時代」的產物。對日本學術界來講,「後冷戰」並不僅僅意味著冷戰的結束,更重要的是,使得研究者從整體上檢討和反思冷戰時代的歷史經驗,尤其是讓研究者直面冷戰時代長期被隱蔽的諸多問題,如日本和亞洲的關係、日本內部弱勢群體的問題等。1980年代日本曾流行「後現代主義」,日本的「後現代」也不僅意味著現代的結束,而是對於現代性的整體性的反思,也讓研究者重新思考現代的認知結構下被隱蔽的問題。到了1990年代,日本學術界進一步深化「後現代」的思想課題,落實到日本自身的歷史,重新檢討戰後日本的認知結構,同時與全球政治上的後冷戰潮流結合,提出了一系列的後冷戰日本的思想課題。
時隔幾乎二十年的今天看這個專輯,不免感到有些「過時」,至少是減少了發表當時的衝擊力。但如果從今天日本和亞洲的關係、亞洲地區面臨的種種緊迫問題認真回看,比如就中日關係而言,這個專輯提出來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似乎更加升級了。但必須注意的是,這個專輯的討論絕不是提供簡單明了的解答,而是提出問題,讓讀者質疑以前不曾懷疑的認識,重新思考自身的問題。這個意義上,在1990年代以來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反而日漸嚴重、甚至有人談起「新冷戰」的今天,再次回顧這個專輯,應該還有現實意義。期待各位通過這個專輯,重新認識90年代日本的思想課題,認識今天日本思想的一個原點,從而作為一個參照,來一起探討我們共同經歷的「冷戰時代」被隱蔽下來的問題。
這個專輯得到很多人的協助才能誕生。向當時艱苦翻譯文章的譯者團隊以及今天重拾舊文的「謂無名」公眾號表示衷心的感謝。
鈴木將久 2023年3月22日
公民社會的批判與重構——「後冷戰時代日本的思想課題」前言
日本的所謂「戰後」是從1945年開始的。這顯示了意味深長的事實,那時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東亞還在進行戰爭,只是日本得以結束戰爭而過上和平生活。作為戰敗國,也恰恰因為是戰敗國,日本首先脫離了戰爭狀況而開始追求新生活。二戰結束的1945年,整個東亞面臨著脫殖民化的課題,即建設起擺脫日本殖民時代的新秩序。但幾乎同時,東亞也要面對冷戰的到來,要在美國和蘇聯之間尋找自己的出路。他們不得不在冷戰的緊張之下處理脫殖民化的課題,在這樣一個困境下,東亞各國以各自的方式度過了20世紀後半期。從現在來看,中國毛澤東的道路也可以說是面臨困境的一種嘗試。日本的道路,則是在美國的保護下避開世界上的一切戰爭,追求經濟上的發展和政治上的民主制度。於是日本緊靠著鄰邦的戰事,在特異的一國和平之下,其戰後思想逐漸發展起來。
日本戰後思想當然很複雜而豐富,它的基點顯然是檢討日本過去的帝國主義戰爭。其中最重要的焦點是有關公民社會的討論。日本戰後的公民社會論意義特別重大,大部分的日本人通過公民社會的理論反省戰前的帝國意識,而且至少在理念層次上能夠理解「民主」的意義。公民社會論的代表人物是丸山真男。他在戰後日本的語境下為了創新公民主體進行了不限於思想層面的各種活動。他的終極目標是把每個日本人改造為能夠負起民主意識、不再參與戰爭的現代公民。丸山的影響力到目前還沒消失,換言之,他的主張在當代日本社會中還能發揮作用。因為日本社會的思維結構仍然沒脫離冷戰時代,日本人還在冷戰時代的特殊框架下思考問題。結果大部分的日本人只能了解特異一國和平之內的「民主」,還沒有理解好丸山真男討論的「民主」問題的真正意義。
雖然如此,從後冷戰的視野來看,公民社會論的邊界也非常明顯。第一個問題是:日本戰後思想幾乎忽略了鄰邦關係。在美國軍隊的保護下,日本思想界可以幸運地在一國的範圍之內思考問題,比如說丸山真男討論的始終是國內的民主。然而,問題在於他們所做的討論有其「國內」的局限。歷史上日本「國內」曾經包含過亞洲地區,而且當時亞洲國家正在面臨著脫日本殖民化的課題,日本戰後的所謂「國內」本身是應該認真討論的問題。再說,當時冷戰格局之下事實上發生過許多戰亂,每次戰事跟日本殖民時代的遺產不無關係。質疑「國內」的局限不僅是歷史觀的問題,也是相當現實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日本戰後思想有意識地拋開戰前的思想傳統,尤其是跟民族主義有過關聯的思想傳統全都被否定掉了。反省戰爭時,這樣的態度也許不可避免。但是日本戰後思想只能避開而不能處理好戰前的思想。比如說日本近代歷史上有過亞洲主義的思想傳統,有的亞洲主義者確實同情過亞洲的命運。後來亞洲主義被「大東亞」的口號吸收過去,所以戰後大部分的思想家都對亞洲主義持視而不見的態度,使得連對亞洲的同情感也不見了。日本的戰後思想在忽視鄰邦關係的同時,也拋棄了民族主義,結果,大部分日本人認同於美國文化,有的甚至忘卻自己歷史上和空間上的位置,把自己定位於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個問題是:日本公民社會論幾乎忽略了日本國內的弱勢群體。像最近西方學者對哈貝馬斯提出的批判性意見一樣,過去的公民社會論往往設定最標準的公民,不太考慮越出常規的人民。日本社會上,最標準的公民歸於有地位、有收入的日本男人。其結果,日本國內的少數民族、在日朝鮮人,甚至女性群體都沒能充分地享受公民權利。這種日本社會中結構性的歧視到現在還沒消滅。
80年代冷戰格局逐漸瓦解以後,這些問題便浮現出來了。當然,日本社會裡還有更多的問題,只是這篇短文對此無法一一加以概括總結。下面我將對這個特輯中的文章略做說明,以此來簡單地概括當代日本思想課題的要點。
第一篇文章是山之內靖的《戰時遺產及其兩義性》。山之內靖本來是研究韋伯社會科學論的,後來在查閱日本社會科學研究史時發現日本戰前思想傳統的豐富內涵。於是他對戰後學術界的常識提出質疑和挑戰。他的特點在於揭示了戰前日本馬克思主義者的日本資本主義論爭,經過戰時近代的超克論,而與戰後公民社會論的繼承關係。日本資本主義論爭發生於1927—1937年期間,跟中國的社會性質論戰幾乎同時期,主要討論了日本資本主義的歷史、它的現階段、共產主義者對日本社會的革命戰略等等,其中涉及到政治學、經濟學、思想史、革命黨的方針、國際共產的路線等許多方面。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當時日本社會科學的大部分學者都參與過這場論爭。結果,有效地建立起了日本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同時大部分學人通過這場論爭錘煉自己的學術素質。山之內靖強調,戰時的近代超克論部分地繼承了日本資本主義論爭的成果。近代超克論作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在戰後聲名狼藉。但是山之內靖指出,由於戰時日本總動員體制給其社會提供了根本性的結構變革的機會,參與近代超克論的部分學者抓住這次難得的變革機會,探索了總動員體制之下盡量確保民主參與的線索。他還指出日本左翼分子參與近代超克論的這個嘗試,也影響到戰後的公民社會理論。
山之內靖的這篇文章對日本的戰後思想界衝擊很大,因為他指出了大家忽略或者不敢碰到的問題,換言之,他觸及到了戰後思想界的某種禁區。其貢獻不僅在於揭示出戰前到戰後思想的連續性,而且在於重新討論了當代日本的社會結構。他之所以質疑戰時的近代超克論,其最根本的動機是要把戰後日本的社會結構分析清楚。他主張戰時總動員體制下的社會變革一直聯繫到戰後公民社會理論下的當代社會。在這個意義上,山之內靖顯然是掀起後冷戰時代日本的資本主義論爭。
《丸山真男的〈國家理性〉問題》質疑了被日本戰後思想所隱蔽的問題。作者姜尚中的背景比較複雜,他的父母戰前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因為當時朝鮮半島處於日本帝國的支配下,父母的遷移算是日本「國內」的移動。戰後他們留了下來,姜尚中則是生於日本、成長於日本的在日朝鮮人。其在日本戰後社會裡的經歷特別重要,但是這個特輯中無法對他們這些在日朝鮮人的特有經歷做充分的介紹,但願將來會有這樣的機會。
這篇文章確實反映了在日朝鮮人的視野。同時,由於姜尚中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學者,他的視野也超出了戰後日本社會裡的群體認同,關涉到整個日本近代史的根本問題。他通過質疑丸山真男的國家觀念,批評了戰後日本思想裡的幾個盲點,他指出戰後日本把戰前帝國的多民族問題都忘卻掉了,指責戰後日本往往為了反省戰爭反倒把明治時代的日本過於理想化。姜尚中指出:丸山真男等人所理想化的明治日本,其地理觀念中存在著太濃厚的一國主義意識,而且事實上戰前日本保留著明治時代以來的一國主義地理觀念,進入了多民族帝國。在此,這篇文章在後冷戰日本的語境下開闢了質疑戰後日本思想,同時討論戰前日本地理觀念的途徑。
《民族主義.現代主義.殖民主義》則集中討論日本的多民族問題。作者富山一郎一直在日本關西地方從事研究活動。關西地方,尤其在大阪有許多從過去日本多民族帝國的殖民地區遷移過來的人民。他們的生活水平一般不那麼高,大部分人住在貧困地區。富山一郎最關注的是從沖繩遷徙到大阪來的人。南島沖繩現在屬於日本國內,但在近代史上其經歷跟日本本土不一樣,可以說是一個殖民地。富山認為在大阪的沖繩人明顯地表現出日本邊界的種種問題,因為他們既是日本人,也是被殖民的人。
富山一郎主要關注沖繩人認同意識中的一種悖論關係,在思想史的層次上討論了這種認同意識。換言之,他既將此作為思想資源來處理,同時又關注其歷史關係,而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問題。比如說殖民帝國內部的遷移問題,在遷移過程中存在的暴力問題等等。顯然,這些都不是那種單純的問題,有時候構成暴力的權力關係,有時候會發揮解放的力量。富山一郎對此做了很詳細的解釋,使得當代日本社會裡依然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浮現出來了。
上面三個學者都在日本整個學術思想界還沒脫開冷戰式思維的時候開拓了新的問題意識。下面我想對更年輕一代的學者的文章做些介紹。年輕學者受到上一代學者的影響,再加上自己的問題意識,從各個方面觸及到戰後日本思想界裡被隱蔽下來的種種問題。
《「國語」.「日本語」.「東亞共同語」》從語言的角度談論日本殖民帝國的多民族問題。作者安田敏朗出身「國語學科」,這個學科很注重學院派的研究風格,主要研究日本「國語」的歷史、語法,等等,卻決不會質疑「國語」觀念本身。安田挑戰「國語學科」的學術傳統,對「國語」的成立過程、支撐「國語」的思想背景等提出質疑。但是安田的文章並沒有違反學院派的規則,相反他遵循學院派的方法,依靠深厚的考證研究,得出學院派絕難想像的結論。這個特輯中收入的是他的著作序言,其著作廣泛徵引資料,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論證自己的觀點。安田敏朗的特點在於很深刻的問題意識和很深厚的實證研究的結合。因此,他比上一代更能掌握日本多民族帝國的複雜性。又由於他真實地了解了過去日本國語的複雜性,故能夠進一步看清戰後到當代日本社會的語言意識。
《三木清的「世界史的哲學」》討論了近代超克論的另外一面。作者米穀匡史一直從事日本近代思想的研究,尤其關注由戰時到戰後的日本思想。這篇文章討論的三木清是非常複雜的人物。三木是精通東西文化的哲學家,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後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最後遭到被捕處刑。這篇文章討論的是,三木清戰時參與過日本帝國意識形態時的思想問題。米穀匡史顯然受到山之內靖的影響,但他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自覺地把日中關係的變化和日本國內的社會變革立體地聯繫在一起。米穀主張若不把日本思想放在亞洲視野中考察便不能完全理解其最根本的問題。他在同時代亞洲的互動關係當中思考了日本思想的問題。不限於歷史研究,他還以同樣的視點思考戰後到當代的日本思想,處理當代日本的現實問題。
《冷戰文化論》更明顯地有著亞洲視野。作者丸川哲史本來研究日本近代文學,後來在台灣生活過幾年,獲得了很現實、很切身的亞洲視野。他研究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朝鮮半島的歷史文化以後,發現冷戰格局的建立在東亞的文化上至關重要。因為東亞的冷戰格局到現在還沒消失掉,它在人們的深層心理中發揮著作用,丸川為了質疑現在日本人的思維結構,追溯到日本戰後文化的根源,就是冷戰文化。他這一代人幾乎沒有經歷過冷戰格局建立的時代,所以他的文章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在重寫日本戰後的歷史。他解讀了冷戰時代日本的文化產品,比如說小說、電影、思想著作,等等,以此重新發掘日本戰後被遺忘的歷史文化。由於冷戰時代的許多文化產品處理的是戰爭的記憶,這使得丸川的工作也涉及到了戰爭的歷史記憶問題。他的工作不止於重寫戰後日本的歷史,也通過檢討戰後日本對戰爭的觀念,從亞洲視野的立場上,對現實日本的歷史觀開展了很深刻的批評。
杉原達雖然年齡上已不屬年輕學者,但他的《責任之所在》處理的是以上一代學者的思想工作為前提,再加上杉原自己的思想倫理,深入當代日本的歷史問題的。80年代冷戰格局瓦解以後,曾經被冷戰體制壓下來的聲音又出現了。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日軍「慰安婦」的證詞。她們的聲音一發出來就震動了整個日本思想界,有的公然拒絕,有的不能直面她們,也有的真摯地面對她們。尤其對日本女性主義批評,這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由於篇幅的關係,這個特輯中不能收入日本女性主義批評的文章,因為經受「慰安婦」的考驗後,日本女性主義批評的問題更加複雜了,希望將來用充分的篇幅全面地介紹女性主義所直面的問題。
除了慰安婦以外,還有許多歷史上的犯罪活動到了80年代重新被訴說,這一切都迫使日本思想界不得不直面嚴重的歷史責任問題。這裡要聲明一點,日本思想界就歷史責任問題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還在摸索比較合理的解決方式。杉原達的文章印刻著1998年他摸索的痕跡。這篇文章給我們傳達了最關鍵的信息:日本思想界到了後冷戰時代直面歷史上被隱蔽下來的嚴重問題時拼命掙扎的真實過程。顯然,這個過程還沒完結。
最後我想介紹兩篇文學研究的成果。一個是西成彥的《如何評價〈山男的四月〉》。這篇文章解讀了日本近代文學家宮澤賢治的短篇小說《山男的四月》。宮澤賢治是比較特殊的文學家,他一般被視為童話作家,一直在日本東北地方的農村地區活動,以農業思想為中心構思了很獨特的思想。西成彥曾經出版過解讀宮澤賢治文本的一本著作,從宮澤的文本讀出了世界文學的可能性。西成彥說,宮澤的文本雖然地方性很明顯,但實際上使用各種文學技法寫出了文化的多樣狀態,最重要的是,宮澤的文本不能固定在一個點上,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農民和山民之間,不斷地轉移流動。西成彥在這樣的前提下,主要從後殖民主義批評的角度解讀了《山男的四月》,是思考後冷戰日本思想課題以處理具體文本的最理想的例子之一。西成彥始終在文學的層面上討論問題,他的文章與其說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不如說顯示歷史、社會的複雜張力關係。他決不離開文學的層面,反而能夠把握歷史、社會的真實狀況,使讀者領悟到文學思考的意義所在。
鵜飼哲的《竹內好〈魯迅〉解說》是為竹內好的研究著作《魯迅》所作的解說。關於竹內好的《魯迅》本文,這裡就不多做說明了,請參看三聯書店即將出版的竹內好論文集《近代的超克》。在此要確認一點,《魯迅》寫於1943年,就是日本侵略中國很兇的時候,也是竹內好被派往中國參軍之際。竹內好在這本著作中描寫了他對魯迅的看法,也表現了他自己當時的情緒。戰後,這本《魯迅》再三重版,而2002年重版時,鵜飼哲寫了這篇解說。
鵜飼哲在文章中討論了「翻譯」的多樣性質。他談的「翻譯」特別複雜。第一,某種意義上鵜飼哲處於多重翻譯者的位置,就是說竹內好翻譯了魯迅思想後,鵜飼哲把它做了再一次翻譯。第二,鵜飼哲實際上做過許多翻譯,有好多是非常難懂的文章,比如說德里達,等等。顯然,他在此討論的「翻譯」不僅是竹內好《魯迅》的問題,也是他自己的思想課題。鵜飼哲以外國研究的姿態面對竹內好戰時的心態,還通過竹內好接觸到魯迅的思想世界,最後反過來思考自己作為翻譯者的位置。換言之,鵜飼哲運用他的方法,非常文學地探討了當代日本思想的核心問題,尋找了回答後冷戰日本思想課題的可能性。
總之,後冷戰時代日本的思想課題都是冷戰時代日本被隱蔽或者被遺忘的種種問題。因此在這個特輯中我收集了很多研究歷史問題的文章。但是研究歷史絕非與現實社會隔離開來。這幾年,日本民間社會廣泛地流行簡單的民族主義思潮。它完全基於冷戰時代的思維,就是忘卻歷史、忽略鄰邦關係的基礎上,感情用事地處理問題。從學術的觀點批判這種民族主義思潮非常容易,但從學術界的立場有效觸動他們的情感卻很艱難。於是,後冷戰日本的學術思想界承擔著雙重任務:一方面他們要更加真實地研究曾經被忘卻了的日本歷史,同時通過歷史研究也要參與現實問題。毫無疑問,更重要、更艱難的是現實問題。日本學術思想界為了尋找有效影響日本人民的感情思維的途徑,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思路。日本知識分子正在走著也許沒有終點,但必須走下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