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探索4】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新魔咒(上)

【現代中國探索4】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新魔咒(上)──評龍應台的1949(2011.10.7《新國際》)
■曾健民

 

60年來,台灣社會的快速變化,不管是經濟生活或是政治轉型,從未脫離內戰冷戰的大框架。在思想領域,不管是自由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也都是在這個大脈絡下的嬗遞;這些思想,由於從未有過對台灣內戰冷戰結構的徹底反省和批判,都很難超越反共的自由主義和反中國意識的基調。它特別具體表現在如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杜塞所指出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中,包括黨派、媒體、文化、校園等。


現代話語的「反共劇」

台灣內戰冷戰體制的歷史起源,在1949年。對1949年歷史的反省和批判,也是從知識上思想上或者感情認同上超克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起點。然而,至今連一本最起碼的有關1949的基本歷史知識性著作都未出現,可見內戰冷戰意識形態仍然在台灣的精神思想領域佔有統治性地位。

果然,在這1949歷史批判的不毛之地,長出了以「內戰冷戰現代化論」為基本價值觀點,對1949年進行敘事的異化之果──龍應台的《1949大江大海》。

此書一出大為熱銷,連中國大陸也出現一些粉絲。

這種現象印證了,內戰冷戰意識形態不但是台灣現實生活的結構,普遍地無所不在;而且在政治經濟的再生產結構中,作為維護統治集團利益的思想不斷地再生產。雖然它是脫離真實社會歷史的虛假意識,顛倒意識,但作為維持現實的社會關係,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龍書表現出來的,虛假的1949,正是這種現象的最好的例証。

在中國時報專訪中,記者問及如何克服口述歷史常有的「選擇性記憶」問題時,龍低調回答稱:這本書「是非常個人的寫作」、「不是學術著作」、「並非全貌呈現當時情況」。這回答與她大部分時間的高調口氣大為不同。然而,這本書真的只是「非常個人的寫作」嗎?恐怕也並非如此。

龍書以高度企劃後選擇的許多個人內戰經驗為素材,再以意識流時空倒錯穿插的印象式寫作方式,帶著濃厚價值判斷的敘事,加上把事物簡單化漫畫化的煽情話語,併貼出蔣軍潰敗、軍民逃難流離的悲情場面。雖然像一幅模糊的老照片,背後卻貫穿著一句簡單又強烈的潛台詞──中共解放戰爭的殘暴。

它把國府軍民個人在內戰中遭逢的悲劇性命運,用相當任意性的文藝創作筆法,選擇性敘事,拼湊成一幅戰場受難圖。這裡面不但沒有一絲一毫的歷史反省,還抽離了中國現代史的脈絡,除了戰場看不見一點當時政治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社會矛盾。看不見內戰爆發的原因,也看不到:到底是什麼政權是那些人,使這些軍民在大江大海中流離受難?完全沒有交代。戰場上除了這些受難的國府軍民和殘暴的解放軍之外,沒有1949的歷史;1949年的絕大多數中國同胞的命運好像從來就不存在。其實,這些同胞從來就不是她關心的對象,在她的意識形態世界裡從來就不存在,若有,也是異類的「匪」的存在。

就像她自己承認的,這本書不是歷史著作,也不算是「報導文學」。全書再現的1949形象,充其量只是一部為了控訴中共解放戰爭殘暴的「反共文學」現代版。它不禁使人想起1950年代流行的,在夜間的大操場上舞台燈照耀下上演的「反共劇」,令人不寒而慄;也像極了眷村叔伯向圍攏的孩子講的萬惡共匪的故事。只不過它使用了美式現代化意識形態的話語,再加上誇張的文藝筆調,符合了今日台灣主流意識的胃口;符合今日去歷史化的歷史論述潮流,更符合藍綠的政治正確;更諷刺的,還投合了中國大陸「唯美」自由派對中國現代史的翻案風。

沒歷史沒社會的「文明價值」

在同專訪中,龍高調地說:以身為失敗者第二代為榮。

如果,失敗者徹底反省了內戰失敗的歷史,超越國共恩怨,結束內戰的分裂,追求民族的和平團結,那麼,這樣的失敗者是民族的榮耀,第二代人當然引以為榮。

然而,這個失敗者,不但沒有反省歷史,還依賴美軍、美援,充當美國東亞冷戰的前線衛兵,在台灣搞人類有史以來最長的反共軍事戒嚴,對島內罩下白色恐怖的大網,在海峽築造民族分裂對峙的堡壘。一個有良識良知的人會對這樣的「失敗者」引以為「榮」嗎?其實,龍的價值思維根本不是在這個層次,因此她引以為榮的「說詞」也並不在這個層次。

她的「說詞」是:「他們到了島上,因為軍事徹底失敗,使得後來60年,台灣發展另一套價值,這不是國家主義、軍國主義,是一套溫柔人文價值。如果不是因為軍事失敗,也許我們島上還發展不出以個人幸福為核心的文明價值……他們可以說是『台灣現代化的開創者』」。

在這個說詞背後的思維,我們看不到60年來台灣在反共高壓、資本宰制、失去民族主體的黯淡歷史。

這60年來,台灣不是依賴著第七艦隊、美援、美國市場、商品和意識型態的發展嗎?難道黃春明筆下陽明山上和中山北路的高級美軍是假的嗎?〈莎喲娜拉‧再見〉中的日本人是假的嗎?80年代以前的「美華協防條約」,還有,直到今天還自願受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保護的現實,都不存在嗎?在校園、媒體和文化界,美式現代化意識形態和「普世價值」基本教義舖天蓋地,再加上民粹「台灣意識」,這就是龍的「溫柔人文價值」嗎?

沒有白色恐怖,沒有農村破產,沒有加工出口的勞工血汗,沒有染黑的二仁溪淡水河,沒有股市房市的掠奪;沒有城鄉差距,沒有高達60倍的貧富差距,沒有這些那些台灣人民的血汗;還有,沒有今日辛苦的台商和將近半數的台灣產品向大陸的輸出,沒有這樣那樣的大陸人民的血汗,會有龍今天「個人幸福的文明價值」嗎?

這種價值,充其量只是失去歷史脫離社會的少數菁英的價值。

明明有半甲子以上的反共軍事戒嚴體制,卻說沒有國家主義、軍事主義。還有,作為反共戒嚴體制重要一環的內戰冷戰意識形態,今天,還以現代化和普世價值文明為話語,依舊維持著反共反中國意識的霸權支配;它以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區分善惡,以統獨藍綠分裂社會,藉此築高兩岸壁壘,掩蔽社會內部階級矛盾。對於台灣這樣的意識價值現狀,恐怕只有不知歷史為何物,脫離社會現實的少數菁英,才會認為「是一套溫柔人文價值」。

至於,「失敗者」(逃台軍民)是不是「台灣現代化的開創者」?這種說法穿鑿附會,根本不值得理會。

龍應台的文明價值,沒有歷史也沒有社會,雖然無臭也無味,但潛藏著一股濃厚的意識形態。

心理位置是西化高等華人

龍的潛台詞就是說:幸好徹底軍事失敗,使得台灣發展出一套文明價值,而這套文明價值遠比大陸的更高度。換句說法是:幸好兩岸徹底分裂,台灣才得以發展出一套比大陸更文明的價值。這是她的中心思考。在民族國家認同光譜上接近「獨台」。

這一套文明價值,說穿了就是美式的文明價值,不外乎自由、民主和個人主義,其背後的信條是反共主義和自由主義。美國在冷戰期間,為了對抗共產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在亞、非、拉的快速擴張,向第三世界發動了美式「現代化理論」的意識形態戰線。這種冷戰意識形態,是直線式的社會發展觀,宣稱「落後」國家只有通過加速傳統社會向進步的現代化轉變這一條路,才是文明的發展;而美國高居於普通的歷史進程的最頂端,是最高度的現代性國家。

龍的文明價值就是這套現代化意識形態的亞流。2006年紅衫軍起來的時候,她害怕紅衫軍的變革行動會偏離「文明價值」,膽怯地說:「激情的『人民革命,革掉的會是民主』。」

5年前,趙剛在〈和解的壁壘〉中批評「龍女士」說:

「龍女士是一個現代化派,現代化意識形態是她隱而不宜的『大敘事』,拿來污名化作為一個理念的中國。……因而從一種文明的高度來俯瞰中國以及台灣……道德心理位置是西化高等華人。」

過去,國民黨曾以「自由中國」自居,污名化中國大陸名為「極權中國」;以「自由地區」自稱,污衊中國大陸是「匪區」;自稱為「漢」,而大陸是「賊」,「漢賊不兩立」。後來,國民黨政權轉型後,宣稱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最近,變成了「民主人權統一中國」。那麼,今天龍是站在這個延長線上,以西化高等華人的姿態,用「現代文明價值」去鄙視中國大陸「反現代文明」。

對於東北長春圍城的敘事,就是龍書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首先,它突兀地把二戰希特勒德軍對蘇聯列寧格勒3年圍城的血腥場面擺在前面,娓娓訴說圍城的「慘絕人倫」。這是精心安排的寫作策略,並不是真要譴責德軍圍城的「反人類罪行」,而是要以此先給讀者一個閱讀的聯想、暗示,造成解放軍對長春圍城和德軍圍城一樣殘暴的印象。

讓日本右翼竊喜萬分

東北過去曾是日俄帝國為爭奪利權互相征戰之地,但主要是在日本的殖民地統治之下。在龍的筆下,日本對「滿滿」掠奪式的殖民統治消失了,只見到「新京」(長春)「成為日本精心經營的花園城市」,它歌頌道:

「都市規劃以歐洲大都市為範本……公園處處蔥綠……百貨公司……美麗的馬車踩街發出躂躂的聲音……很早就有抽水馬桶……。」

另一方面,1945年8月9日大舉向滿州日本關東軍進攻、擊潰日本殖民者的蘇聯紅軍,卻被龍書印象敘事成「燒殺擄掠」的野獸。文中刻意只引用親獨學者許雪姬採訪的一個日據期曾在偽滿工作的台灣人,許長卿的口述歷史片段──一幅蘇聯紅軍在瀋陽車站公然姦殺母女的場面,這就成了蘇聯紅軍在東北的全部歷史形象。接著,她又不忘加一筆,突兀地加入前蘇聯反共投美作家索忍尼辛的一段詩句,突出蘇聯紅軍對德國平民的強姦暴行,再度強化紅軍獸行的印象。

在這幾頁中,其歌頌日本殖民的現代化,以及仇視蘇聯紅軍的兩極態度躍然紙上。

為了渲染解放戰爭的殘暴,她大大利用了長春圍城戰中餓死人的問題,把一、兩位老人的回憶以文藝加工,大肆誇大餓殍的人數和悽慘畫面,以顯示解放軍的慘酷無人性。

不知從哪裡來的數字,它竟然說圍城前長春有80萬到120萬人,圍城後只剩17萬人。然後推論說:「餓死的人數從10萬到65萬,取其中就是30萬人,剛好是南京大屠殺被引用的數字。」後來,文中又任意誇大到60萬。

她的企圖,就是取30萬之數把長春圍城等同於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

她還憤憤不平地說,長春圍城「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暴力」,竟然不像南京大屠殺一樣有無數的學術報告,有紀念館、獻花致敬紀念鐘聲。也不像列寧格勒被寫成小說被拍成電影。

換句話說:希望把長春圍城炒作成國際規格的解放軍暴行博物館。

這就是為什麼它一開題就要先描寫列寧格勒圍城慘狀的原因。

她把這3場戰爭扯在一起,就是想利用今日讀者對戰爭歷史的無知,造成讀者對解放戰爭的痛恨心。其實,每一場戰爭都有它不同的性質,也都有不同的原因和目的,最終也都有正義和不正義的歷史定評。列寧格勒圍城是法西斯戰爭對反法西斯戰爭,其是非善惡至今沒有人敢推翻;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戰爭,本來歷史是非對錯十分清楚,但是由於戰後的冷戰內戰體制使日本開始翻案。像龍就是把南京大屠殺輕輕放下,說南京大屠殺30萬人是「被引用的數字」,意思就是說30萬人還未定論,這種話讓日本右翼石原等聽到,必定竊喜萬分。

長春圍城是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是中國內戰,是革命戰爭是內戰就沒有不流血的,沒有不死人的。就像林肯發動的南北戰爭,就是為了社會解放的超大型內戰,戰死者60萬人以上,不是流血成河嗎?有「失敗者」的南軍向這歷史翻案嗎?

其實,龍在這裡想強調的就是:你看!解放軍就和希特勒德軍、日本侵略軍、蘇聯紅軍一樣,殘暴而無人性。這就是龍的內戰冷戰意識型態。

長春圍城歷史解謎

當時的長春國府守軍,長春最高司令官鄭洞國(東北剿匪總部中將副司令,兼第一兵團的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以及長春市市長尚傳道等都留下了親歷記。從這些長春守城最高指揮官的回憶錄來看,我們可以瞭解到下面的事實。

真正遭解放軍圍困糧食無法進城的期間,大約是從1948年5月機場被解放軍佔領後,一直到10月放下武器的5個月。當時蔣介石給鄭洞國的命令是「固守待援,相機出擊」,鄭則計畫憑藉長春堅固的地下堡壘工事進行頑抗。但是能不能守、能守多久,關鍵在糧食。因此守軍早已先搶購了糧食,並進行了市民戶口清查餘糧登記。按當時統計,依市內人口和存糧數最多只能吃到7月底。後來守軍又動用戰時糧管法,強制市民把糧食賣給政府做軍糧,最後只有發行大額鈔票(面額最高達1億5千萬)向民間搜刮糧食。當時的長春市長回憶道:

「國民黨在長春的軍政人員、特務、警察近10萬人,除了直接向人民洗劫外,就是這樣用一堆廢紙搜掠了卡哨內外約60萬人民的糧食和財物。」

「由於國民黨『殺民』政策餓病而死的長春市民共達12萬人,人民政府進城以後,在卡哨內外地區掩埋屍體約8萬具。」

「從4月到10月半年間,長春特務就通過『特密處』這個機構,逮捕屠殺了革命地下工作人員、進步人士、青年學生、無辜人民共約2百餘人。處死的手段,有一小部分是用日本刀砍死勒死的,大部分是活埋的。」

最高司令官鄭洞國也坦承:缺糧餓死民眾的原因,還有守軍參與糧食投機倒把、民眾屯積居奇、國民黨空軍胡亂空投食物,許多落到解放軍陣地。

況且,長春圍城餓死的,全都是長春居民,而10萬的守城軍政人員並未到餓死的狀態。一位守軍在6月發出的家書,信中還嫌部隊伙食豬肉「只是皮和骨頭」「難以下嚥」,還說,米1斤7萬元、豬肉9萬元、金子一錢330萬元。可見得,守軍搜刮民間糧食,囤積以自保,是圍城會餓死人重要的原因。

另外,3月間,國民黨軍在東北只剩下3個孤立的大據點──長春、瀋陽和錦州;而「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和蔣介石又都力主堅守這三大據點頑抗到底。這錯誤的固守戰略導致了長春圍城餓死人的悲劇。守軍司令鄭洞國在其回憶文中曾說:

「我曾主張放棄長春,我認為長春距離主力太遠,被吃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與其將來被殲滅,不如主動提早放棄。將國民黨軍主力集中於瀋陽錦州之間……而蔣介石卻認為放棄長春對國際影響太大,固守長春可以吸引一部分敵人兵力,減輕敵人對瀋陽、錦州的壓力。」

長春守軍有第60軍和新編第7軍兩軍。第60軍於10月17日宣佈「起義」,10月19日第7軍也選擇了「放下武器」的道路。原來堅持「寧可戰死,不願投降」的司令官鄭洞國,也於翌日投降,結束了圍城悲劇。

對於長春守軍最後選擇了「反蔣起義」和「放下武器」這兩種方式,結束長春圍城悲劇的史實,龍書又發揮了高明的文學修辭矇蔽史實。

龍書說第60軍是「繳械」,第7軍成為「俘虜」。

但是,國民黨守軍明明是「反蔣起義」,它卻說是「繳械」;明明是「放下武器」,它卻以「成為俘虜」稱之。該書欲以文字矇蔽解放軍圍城戰略的正當性,也欲藉以淡化國軍投共的事實。

其實,第60軍軍長曾澤生,在9月間就與其屬下的兩個師長密談「反蔣起義」;因為「9月,長春城內一片混亂,軍隊賴著微少的空降糧食活命,士兵面黃肌瘦,士氣低落,老百姓連樹皮草根都吃完了」。曾澤生在17日「起義」的前一晚,還寫了一封勸鄭洞國一起「起義」的信,信大意是:

「長春被圍……士兵飢寒交迫,人民死亡載道,內戰之慘酷,史無前例……此皆蔣介石政府禍國殃民的罪惡……反對內戰,打倒蔣氏政權,以圖挽救國家於危亡,向人民贖罪,拔自身於泥沼……望即反躬自省,斷然起義,同襄義舉……。」

第7軍是選擇了「放下武器」,並不是「成為俘虜」,是國共雙方談好了條件後才「放下武器」的。條件是:放下武器後,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對志願參加解放軍的人按原級錄用、不願參加者遣送返鄉、不加侮辱。

長春圍城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不圍而戰,那麼國共雙方的死傷人數絕不少於10萬人,長春居民在戰火中的死傷更是難以計數。圍城造成人民餓殍載道,固然是悲劇;若不圍而戰,那才是更大的悲劇。

(下期待續)

【現代中國探索1】從毛澤東時代到鄧小平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變奏與「政治感」的變遷(賀照田,2011.8.25《新國際》)

【現代中國探索2】從「四個現代化」到打倒「四人幫」──當經濟被用來界定政治(賀照田,2011.9.9《新國際》)

【現代中國探索3】恰切的歷史感 準確的現實感──如何借助中國當代史的經驗與視野?(賀照田,2011.9.23《新國際》)

【現代中國探索4】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新魔咒(上)──評龍應台的1949(上)(曾健民,2011.10.7《新國際》)

【現代中國探索4】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新魔咒(下)──評龍應台的1949(下)(曾健民,2011.10.21《新國際》)

【現代中國探索5】朋友的孫中山和我的孫中山──從黨國模式窺探歷史與現實的張力(賀照田,2011.11.4《新國際》)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