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鈗涏:我們之間的種族主義──武漢人與新型冠狀病毒

◎周鈗涏(주윤정,首爾大學 社會發展硏究所現任硏究員、社會學博士);陳品存(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翻譯。

(本文原載於《創作與批評》,感謝作者周老師與《創作與批評》授權轉載)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世界對中國及中國人的厭惡和歧視也正日益增加。人們怪罪中國人愛亂吃蝙蝠或穿山甲等野味,才導致新型傳染病傳到人類身上,同時將中國描繪成以極權主義壓迫人民的邪惡帝國。種族主義和東方主義的問題被揉雜在一起,人們將中國人視為「未開化的人種」、「傳染病的媒介」,對於中國社會「專制」與「落後」的批判聲浪開始排山倒海而來。

武漢人該如何熬過這波疫情呢? 因為好奇武漢友人的情況,我打開已經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的微信,重新和中國朋友取得聯繫。 有著千萬人口的武漢,是位於長江中游的歷史古都,也是辛亥革命的起點——武昌起義的爆發地。所幸我的武漢朋友和他們的家人目前仍平安健康地生活著,並且能向我傳達武漢的各種消息。據朋友說,在武漢拉起封鎖線之後,當地有四千名司機集結起來,爲醫生們送來三餐,或為那些無法自主進食的人們展開志願服務,也有人餵食已經離開這座城市的人們所留下的寵物,勞動者在十天內建起了一座可以容納上千人的醫院。 還有,即便是在韓國的我們也都知道,中國各地的醫護團隊都在第一時間前往武漢,全力治療病患,即使知道自己將成為被感染的高危險群,他們依然爲了救人站在最前線。

另一個朋友談到了李文亮醫生之死。李文亮醫生是最早對該疾病提出警告的醫生之一。這位在南方生活的朋友說,李文亮並不是想出頭當英雄,他只是想告訴同事,事情有點不對勁,他與同事之間的訊息交流不過是平凡無奇的日常行為,最後卻讓他不得不成爲了英雄,他的死實在令人遺憾。來自香港的朋友則分析,李文亮事件和中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的對策失敗,肇因於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複雜的權力關係,由於地方政府習慣於以先得到中央政府肯認的方式面對公共事務,此次疫情的通報過程才會出現情報不流通、決策延宕的問題。從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首次在社群媒體上發佈消息,到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時間就這樣無情地過去了,而且武漢的高鐵是連接中國全境的樞紐,這使得事態更加嚴重。朋友不忘叮囑我,中國人不是有意要傳播病毒,請不要為此埋怨他們。

這種把中國、中國人視爲傳染病發源地的種族歧視來由已久,種族主義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最具代表性的「黃禍論」來看,帝國主義列強們正是透過把中國人標示為霍亂的傳播者和未開化的人種,來正當化他們對東方的侵略。牛津大學中國學教授Rana Mitter說,中國爲了對抗東方主義和種族歧視,從新中國建設之初就特別強調公共衛生問題。他也表示,目前的核心問題是,中國透過資訊透明,能在國際的公民社會中獲得多少信任?

西方輿論對威權主義式的疫情控制頗有微詞,一面強調民主體制的優越性,另一方面批評強力封鎖造成人權侵害。另外,對於中國式的強力封鎖是否有效,或者是否需要逐步實施隔離和控制,公衛學者們則還在爭論當中。中國的強制封鎖甚至做到連跨國分工的生產線都停止的程度,中國式的疫情控制是否發揮效果,或者造成了什麼樣的問題,必須留待日後檢驗。但在冷戰結束之後,世人不再相信社會主義體系,隨着病毒的擴散,對社會主義中國的不信任、以及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便再次爆發性地結合在一起。

我們不知道中國接下來如何應對當前的危機,是像媒體所預測的那樣,中國體制內部將會走向崩潰?又或者它能適應危機,樹立新的政策及決策管理模式?這都還有待我們觀察下去。而病毒的擴散將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我們也不得而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在李文亮的判決書中寫道:「與過去SARS時期相比,媒體環境已經變得不同。」因為社群媒體的出現,由官方媒體壟斷資訊傳播渠道的體制已經結束了,雖說如今已經很難在資訊的大海中隱瞞任何真相,但言論審查卻依然存在。

開學將至,中國留學生也將回南韓就學迎接新學期。 韓國是中國在貿易、交通、教育、旅遊等各方面的人員交流上最爲密切的國家之一。 隨著兩國的連結程度越高,必須共享危機的時刻來到,那些在中韓之間長久堆積的敵對和嫌惡之情將會增長得更快。 當危機發生時,社會中以鮮明的界線劃分你我的機制即將啟動,喚起敵對意識,割裂的力量將會起到強大的作用。 與全球化時代的超連結強度成正比,斬斷連結的反作用力也必然增強。 厭惡、歧視和排斥變得理所當然,種族主義的歧視將使得界線變得可視化和正當化。

但是,我們有可能完全斷絕連結的關係嗎? 還有,如果我們是重視人權的社會,在面臨危機時,也不應該毫無思考地埋首在恐懼之中,而是應該想起鄰居遭逢的苦難,進一步思考建立連結的可能性。 截至2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病例在中國已破千例。首先,我要對受災最嚴重的湖北省地區,以及承受著苦難和死亡折磨的人們致上深切的哀悼。 於此同時,我也呼籲——我們不該只考慮自己的安全和安寧,不該嘲弄、厭惡和排斥身處痛苦中的他人,應該以維護作為共同體的生命為目標,科學地提出解決對策。並進而思考我們如何建立世界公民的連帶。 讓我們一邊疾呼武漢加油!一邊思考如何迎接新學期即將回來南韓的中國留學生吧!

首爾大學憂心,大眾對疾病的憂慮以及對中國人的反感增加,特別在張貼於圖書館門口的疾病預防須知中指出,「作爲韓國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機構成員之一,不該讓傳染性疾病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及恐懼,進而影響鄰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人類共同體的寶貴價值」。預防須知中也寫道,「不論國籍,只要是自中國、香港、澳門入境的人,請勿在14天內使用圖書館」,隔離的對象是曾經造訪疫情嚴重地區的全體人員。在疫情擴散初期,館方也曾公告呼籲不要使用「武漢肺炎」指稱疾病,並說明包含特定地區名稱的病名可能引發對該地區民眾的厭惡感,現在隨著WHO將病毒正名為「COVID19」而重新製作了預防指南。來源:首爾大學,引自News1.Kr

發佈日期:2020/02/19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