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所歸——西方與他方》系列文章1.5】 「權貴資本主義」作為遁詞

【《左翼所歸——西方與他方》系列文章1.5
「權貴資本主義」作為遁詞
盧荻

 

【編按】《左翼所歸——西方與他方》為盧荻老師近年針對左翼問題展開爭論的文章文集,尤其是關於中國與世界資本主義問題的看法。盧荻老師為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系副教授、中國研究中心成員,期許透過整理的過程,檢討與疏理當中的批評與自身的觀點,面對當今錯綜複雜的「左翼」處境。本文集共分五部分,包括「從討論到論戰」、「尊重知識負責任」、「我評」、「絮語」,以及包括討論對象文章、但尚未能收錄的「被批判和與談」。

本文為該文集第一部分第五篇文章,指出一些海內外華人左翼論及中國資本主義問題時,只是抽象地從概念將中美等量齊觀為同樣的資本主義,但是對於中美資本的性質差異與人民的處境缺乏具體論證,落入去歷史的西方中心主義左翼觀點,往往更呼應了「右翼沙文主義」。他最後提醒,左翼不應跟在自由派本土派獨派後面搖旗吶喊,而是應該意識到「革命是歷史性的、社會矛盾積累的產物」,如何介入應「取決於作為主體的勞動者是否有足夠的自覺和動員,認清階級利益,保衛已有的,爭取應有的。」感謝作者授權轉載該文集一系列文章。

太陽花運動,來源:維基百科。

 

將中國美國各自的政治-經濟構造等量齊觀,視之為對世界人民帶來同樣的禍害,這種判斷和立場,是海內外華人左翼各流派的「權貴資本主義」論、「原始資本主義」論的邏輯結論。

這種立場,表面上看,好像沒有國內的自由派人士的類似斷言那麼極端,沒有像港臺本土派獨派那樣揚言「中國霸權就是最可惡」(更不用說某些人認定中國已經墮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了)。然而,在實踐上面對抉擇時,如此左翼,也只不過是跟在右翼沙文主義運動後面搖旗吶喊罷了,美其名曰介入運動。右翼沙文主義,即是,「攀附世界範圍的權勢霸權、冒名普世價值的大鄉里沙文主義」,文明為名,野蠻為實。

好吧,姑且算是、縱使是中美同為資本同為權貴資本主義,也有糟糕的與更糟糕的之分,所以,左翼不應該抽像地批判資本,必須具體分析,直面現實。

單就經濟而言,美國資本禍害世界,金融霸權(所謂「華爾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部綜合體」)的「金融大殺器」殺得環球哀鴻,慘象處處,即使在危機之外的時候也是對全球勞動人民敲骨吸髓,如此現實,號稱左翼者還要來爭論嗎?與此相對,迄今,中國經濟對國外是淨奉獻,即使其資本性質的對外投資剝削了後進國家(這正如另文所述總體而言不是事實),其規模也是遠比不上對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被迫奉獻。

所以,迄今的關鍵仍在於國內,一是事實如何,二是若非這樣又可以怎樣。權貴/原始資本主義論者斷言,三十多年來的事實也只不過是,發財的是官僚權貴,受罪的是人民大眾,經濟增長的背面是社會上的沒有發展、負向發展。系統性的貪腐,與之相對的山西內蒙奴隸礦工、珠三角長三角被規限得快變成機器的組裝線女工、最受壓榨和欠薪之害的全國建築業民工,等等,還有水源土地空氣的污染破壞;這就是他們所認定的中國政治-經濟構造的所作所為的全貌,本質如此,毀滅之不足惜。

全貌當真如此?生活水平提高,營養攝入和住房面積設施改善,普及的教育和基本醫療,學習條件、文化環境、資訊供給、康樂設施,這些都不算數?還需要更有系統意義的社會發展指標嗎,那麼,貧困人口規模大幅減少、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等等,這些應該算數吧,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綜合結果。而須知,一是這些成就卻是在備受世界資本主義的系統剝削中仍然獲得的,二是,就世界範圍看,這些成就幾乎是中國獨一家,幾十年來中國之外的世界是貧困人口的絕對量大幅增加而非減少,是貧國與富國的人均收入差距趨於擴大而非縮小,是今日中國的社會發展潛力遠遠超乎其他後進經濟。

或反問,就不可以有比既有的現實更好的替代嗎?當然可以,不要說是左翼,就算是單純的人道主義者,也不會接受三十多年來那些沒有發展、負面發展的種種現像是必然必不可免的。然而,所謂替代,首先不是自由派本土派獨派的依靠招魂「普世價值政治」。如果沒有中國革命歷史遺留下來的政治-經濟構造,如果中國經歷了蘇聯式顛覆性轉變,如果中國的變革是以新自由主義為導向,那對「華爾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部綜合體」而言是上帝的恩賜,對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勞動者而言只能見到最徹底的「世界範圍的劉易斯模型」,迫使他們一齊「競爭到底」為金融霸權的掠奪性積累奉獻出他們的全部幸福。

反革命不是路,那麼,革命、勞動者的階級革命又如何?我不知道,我很感懷疑;至少,跟在自由派本土派獨派後面搖旗吶喊同樣不是路。革命不是說要就要的,革命是歷史性的、社會矛盾積累的產物,取決於作為主體的勞動者是否有足夠的自覺和動員,認清階級利益,保衛已有的,爭取應有的。這樣,聯繫到今日世界的現實狀況,左翼要作為尾巴搖旗吶喊,即使讓你介入成功,大有可能也就是複制波蘭經驗,那還是反革命,那還是「普世價值政治」。

 

發佈日期:2018/03/30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