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認為喬治亞政府的政策反映出一種「避險中間派」的立場,即既不完全倒向俄羅斯,也不完全依賴西方,主要考慮國家利益。儘管喬治亞政府原則上仍致力於加入北約和歐盟,但對西方的信任已逐漸減弱,特別是在2008年喬俄戰爭後,美國未提供實質幫助。喬治亞人也質疑歐盟的承諾,認為入盟前景渺茫。喬治亞政策日益基於實用主義考量,並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尋求平衡。
Read more
思想的、戰鬥的、另類的,推動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發展,解釋世界,改變世界。
本文作者認為喬治亞政府的政策反映出一種「避險中間派」的立場,即既不完全倒向俄羅斯,也不完全依賴西方,主要考慮國家利益。儘管喬治亞政府原則上仍致力於加入北約和歐盟,但對西方的信任已逐漸減弱,特別是在2008年喬俄戰爭後,美國未提供實質幫助。喬治亞人也質疑歐盟的承諾,認為入盟前景渺茫。喬治亞政策日益基於實用主義考量,並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尋求平衡。
Read more【譯者按】喬治亞和尼加拉瓜的政治人物,皆曾因立法限制境外勢力影響而遭美國制裁。他們立法的靈感來自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旨在要求接受外國資助的個人和組織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喬治亞的執政黨「喬治亞之夢」自2020年來已從美國策劃的政變中倖免於難,而尼加拉瓜左派桑定民族解放陣線也在2018年平息了政變。這兩個國家雖然脈絡不一樣,但他們都發現,許多境外資助的非政府組織(NGO)涉入叛亂,因而採取措施限制這些NGO。這些NGO宣稱推動民主、良善治理和公民意識,但實際上常是親西方的政治宣傳工具。
美國及其盟友不允許非西方國家擁有類似的立法權力,因為這會揭露他們的「特洛伊木馬」策略,即通過境外資金干預內政,甚至策動政權更迭。兩國政府試圖通過立法保護主權,限制外國勢力影響,這在西方國家是常見的做法。喬治亞和尼加拉瓜的案例顯示,美國的雙重標準:他們自己使用類似法律來保護主權,但卻對其他國家的相同立法進行打壓,並將其描繪成「俄羅斯法律」,以掩蓋自身的干涉行為。
本文作者為獨立撰稿人佩里(John Perry),他居於尼加拉瓜城市馬薩亞,著作見於西半球事務委員會、倫敦書評等平台。本文由孫訥翻譯、盧倩儀校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