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烏克蘭希望儘快加入歐盟,也與俄羅斯展開談判。普丁以歷史的因素作為此次發動戰爭的合法性之一,而台灣輿論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將之類比為兩岸關係,然而這樣的類比,忽略了資本主義的競爭如何牽動了地緣政治的格局,進而形成了現今烏克蘭的困境。這篇文章從歷史唯物分析,嘗試分析烏克蘭寡頭政治如何形成的歷史,探究當今問題的經濟根源。本文轉載自2022/02/28食物天地人,原刊登於激流網2022。
Read more標籤: 烏克蘭
崔之元│從元宇宙電視劇和地緣經濟學看烏克蘭危機
【編按】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境彼此都在增兵,戰爭一觸即發。美國相關評論及部分台灣輿論,以「鄰國大國威脅論」將中台關係類比為俄烏關係。然而,烏克蘭的歷史和當前內政非常複雜,這樣的類比除了只是加深兩岸既有的政治敵對情感以外,對於兩岸問題以及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的理解,並無助益。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崔之元教授的這篇文章,從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15年開始演的電視連續劇「人民公僕」第一季出發,並從地緣經濟學和地緣政治學的交叉點視角,來試圖理解烏克蘭當前艱難的政治經濟選擇。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的民調,2013年11月烏克蘭危機「Maidan 2.0」爆發前, 39%的民眾支持烏克蘭成為「歐盟聯繫國」,而37%的民眾支持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可見親歐和親俄的民眾在數量上大致相當。這是歷史形成的客觀存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但烏克蘭如何定位自身的國際角色,則是當前面臨的重大政治選擇。1949年北約成立時,瑞典選擇不加入,一直保持中立國地位至今。而和瑞典的歷史經驗相類似的挪威則選擇加入北約。因此,烏克蘭能否擺脫做大國競爭棋子的命運,關鍵還在自身選擇。對於極端複雜的烏克蘭危機,新國際希望透過崔老師的分析,除了重新引介烏克蘭問題,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發台灣各方進一步的討論。本文轉載自實驗主義治理第439期,感謝崔老師授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