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與未來中國

知識青年與未來中國──從網路流行語看中國知識青年經濟與社會心理處境
■賀照田

(2012.8.31《新國際》)

【編按】本文是作者2012年8月於首爾大學北京夏令營演講的紀錄。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現代中國的理解」,邀請中國大陸學者演講,分別有「思想、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兩大系列,每個系列有5場演講。作者所擔任的是「思想、歷史、文化、社會」部分的第三講。賀照田現任職於中國社科院文學所。

你們到北京參加這麼長時間的一個夏令營,而夏令營直接以「現代中國的理解」為號召,你們回韓國,同學、親戚、朋友肯定要問如何理解、把握中國的問題。而你們作為首爾大學的學生,一定想回答得有高度些。但如何理解、把握中國的問題,卻很困難,不僅對你們這些外國學生如此,對我們這些一直生活在中國,且以中國研究為專業的人也是如此。

十大高考勵志口號

也就是,作為中國研究的多年從業者,今天我還沒有能力就該怎麼宏觀、整體地認識、把握中國,對你們進行指導,而只能就一些具體問題、具體脈絡如何較深進入中國大陸相關部分和你們互動。今天的演講便非常典型,是通過對近年中國大陸一些網路流行語的介紹和分析,為你們理解中國大陸與你們同年齡的青年人,與他們進行有效互動,提供一些掌握他們精神、心理經驗,經濟、社會處境的線索。

至今,高等教育仍是中國大陸大部分低階層人認為自己要想進入高階層,大部分高階層出身的人認為自己要保住自己地位的最重要管道。廣泛社會階層、廣泛社會氛圍都把高等教育看作保證人生成功的最核心事項,使得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都成了壓倒一切的關切焦點。

今年中國大陸在新浪微博發起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最勵志高考班級口號評選」,下面是前10名的口號:

①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②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③ 沒有高考,你拚得過「富二代」嗎?
④ 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
⑤ 不拚不博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無味!
⑥ 不像角馬一樣落後,要像野狗一樣戰鬥!
⑦ 高考100天,手機放一邊!
⑧ 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⑨ 現在多流汗,考後少流淚!
⑩ 吃苦受累,視死如歸!

這些口號中的有一些讓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我是1982年9月進入高中,1985年7月高中畢業,當年9月進入大學的。在我們的高中生活中,最激勵我們的話是:「人生能有幾次搏」。這句話所內涵的激勵人們為高考拚搏的主要指向,顯然在今年被選上的這些口號中還在,但相比又有一些變化。比如,在「人生能有幾次搏」中,高考拚搏主要是讓從自己充分發揮出來,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角度講的,它相對的是自我鬆懈、不能充分努力、不能發揮自己全部能力的狀態,指向的是通過強調自我要達致充分努力的境界來達致具體目標的實現,不像現在,激勵則主要通過強調和他人競爭不能落後。即相比「人生能有幾次博」的主要指向對自己狀態的審視,現在則是通過強調和他人對比再回轉自身的。像「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沒有高考,你拚得過富二代嗎?」、「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等,都強調和他人競爭,特別是和人生軌道上擁有有利條件的「富二代」、「官二代」對比、競爭。這中間的差別非常值得注意,其演變的過程、原因值得我們認真把握分析。

「高富帥」與「矮窮挫」

另外一個和當年對比很大的差別是,現在高考成功與失敗被連帶賦予了很多社會經濟、社會感受內涵。比如,「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高富帥」相對的是「矮窮挫」。矮—身材矮小;窮—家庭貧窮;挫—長相失敗,作為對比則是:高—身材理想;富—收入理想;帥—長相漂亮。也就是,高考成功被認為是通向「高富帥」的根本條件。就是在人們心目中,你身材本來不高也被人感覺高了,你長相平平在人感覺中也帥了,你現在貧窮將來也一定會富裕了;而高考若失敗,那對不起,即使你高挑、健美、現下還算富裕,都沒有用,你在人們的心目中只能是「矮窮挫」。

如果我們先不忙著抨擊這種「考上高富帥」,「考不上矮窮挫」的有問題的社會價值感。而是先問,今天中國大陸的「考上」真的能保證人們此後的人生軌道安穩、富裕、被尊重嗎?我們就會發現相關社會現實和這種社會心理的落差。

確實,在中國大陸1980年代,只要一個人高考成功,就能由當時的國家分配工作,或成為國家幹部,或成為專業人士,從而在社會地位上超越工人、農民等勞動者,成為那個時代安穩、相對富裕、被人尊重階層中的一員。到了90年代前期,大學招生還不太多,中國社會的急速發展又廣需新的人才,因此那時只要是正式的大學畢業生基本都能獲得一個較好位置,並在此後經濟的擴張發展中獲利。到90年代後期,大學招生規模雖然快速擴張,但中國社會的急速發展仍使得大學畢業生容易獲得工作位置,而其中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通常仍能獲得較好位置,並在接下來經濟的擴張發展中獲利。

到了2000年後,社會經濟擴張所需要的人才數,開始和大學擴招導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間出現新情況。先是一些末流大學的畢業生就職開始不順利,接著是一般大學畢業生也常常就職職位不理想,最後到這幾年,名牌大學學生的就業也開始出現問題。而與就業方面問題相伴,是物價特別是房價的快速增長,尤其2007、2008年前後,北京等大城市的房價陡然間翻了2到4倍,一下子粉碎了很多人以為只要高考成功就可有房有車,有旅行有體面的中產階級生活的夢想。

集中反映了人們這種夢想破碎的就是「蝸居」的流行。大陸有名的「百度百科」這樣解釋「蝸居」:「蝸居,比喻狹小的住所,著名作家六六以此為題,於2007年出版長篇小說《蝸居》,小說圍繞住房問題講述了現代都市青年的情感故事,小說後被改編成為電視連續劇,……於2009年在各大電視台熱播,由於該劇直面當下社會熱點話題,貼近生活,反映了房價飆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歷經的種種波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得到各界廣泛熱議,收視率很高。比如該劇在2009年7月27日上海電視台播出後,僅用4天便創下收視歷史新高。」

顯然,這是一個在房價飆升面前,過去本來以為只要是白領一定會自然成為中產階級的理解,在現實的房價面前被徹底粉碎的故事。但這還不是通過高考盼望成為中產階級的大學畢業生全部的悲慘故事。相比「蝸居」族,「蟻族」更慘。

「蟻族」、「啃老」、「裸婚」…

百度以一個幽默的開頭介紹「蟻族」:「蟻族,並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後』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

也就是,「蟻族」在這裡是指2000年以後出現的未能獲得較好工作位置、較高收入又不能從家庭等取得相當支持的大學畢業生群體。他們生活在城市的邊緣,住處簡陋、狹小,常常以速食麵度日。雖然多年來大部分進城農民工過的就是這種生活,但「蟻族」一詞的發明卻和他們無關。這反應了中國大陸內部一直存在的隱秘的階層意識,就是「蟻族」一詞出現在中國大陸引發的震撼不在於突然發現有一大批人在這麼生活,而在於有一批大學畢業生在這麼生活。它使人們不得不正視通常被認為中產階級當然後備軍的大學生,也會被大量拋到社會、經濟的邊緣這一現實。相比,農民工處在社會邊緣則早已被這個社會多數人不以為怪了。

當以為高考成功就能過上中產階級的理解被近年房價和就業現實強烈挑戰後,必然引發人們相應社會心理和行為感覺的變化。這反應在一些新的網路流行語的出現和一些老的流行語被賦予新感覺上。

比如「啃老」。啃老本來是指已成年、具有社會生存能力的年輕人,還依靠父母或親戚養活自己。是一種認為心理不夠自立、堅強而被批評的負面消極現象。但今天中國大陸「啃老」越來越從一個否定性的詞,變成一個描述性乃至包含著同情的詞。這是因為中國大陸今天很多「啃老族」並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社會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不足,創業所需的經濟基礎、人脈積累要求過高,物價特別是房價太高等現實問題的存在所逼成。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啃老其實是一種無奈。像現在很多人啃老主要是買房子,就和現在房價太高,剛出來工作的工薪一族,依靠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買得起房子有關。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只好傾其所有,或其一輩子積蓄的大半幫子女買房子。但這還是有能力讓子女「啃」的父母。也就是,在今天現實的壓力下,父母有能力讓子女啃老買房的子女們與沒能力啃老買房的人群相比較,已算是幸福的。

又比如沒房、沒車,又想結婚怎麼辦,於是有「裸婚」一詞的流行。「裸婚」是指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甚至沒有婚戒而直接領結婚證結婚的簡樸結婚方式。

這種以「無房無車無鑽戒,不辦婚禮不蜜月」相號召的結婚方式,曾被一些人解釋成現在年輕人在戀愛、婚姻上輕物質、重精神的結果,但若考慮到其興起的背景是2008年中國大陸房價短期內翻倍,是結婚婚宴等越來越高消費的現實,其興起並不是那麼觀念的,而更和目前房價的高漲、結婚成本的上揚密切相關。

確實,現在有幾個年輕人能在不「啃」父母親的情況下買得起房、結得了婚的?!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即使得到了親人朋友們的幫襯,也只能是「望房興歎、觀車流涎」,這種情況下,「裸婚」當然成了他們最現實、最理性的選擇。相比,只有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才可能大宅好車現成可得。這當然也更增加了年輕人的社會不公感。

「屌絲」與「零帕族」

此時代條件下,另一個迅速躥紅的網路詞彙是「屌絲」,這個以前不能想像上檯面的詞的流行,很值得分析。屌絲分「女屌絲」、「男屌絲」,與女屌絲對應的女人叫「白富美」,意思是又白又有錢又漂亮的女人,同樣與男屌絲對應的男人叫「高富帥」,顧名思義就是又高又帥又有錢的男人。關於屌絲,網路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能夠自稱『屌』,也只有80後與90後能夠幹得出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不是官二代或富二代。『高富帥』不用付出什麼,就能獲得高品質的生活。在高節奏的生活下,『矮窮矬』的『屌絲』自嘲體才會流行。」

「屌絲」還包含了更積極地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對待自己與「白富美」、「高富帥」相對的「慘」,讓自己更適應自己的慘,為自己解壓。

相對「屌絲」以「比慘」來自嘲失敗,一些就自己的工作位置是白領,但仍買不起房子、供不起好車,從而仍不得進入中產階級行列的上班族們,則喊出了「零帕」的口號。

「零」即為0,「帕」(Pascal)是壓力的衡量單位,所謂「零帕」就是沒有壓力。在他們自己,零帕族是指一方面承載來自現代社會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種壓力,一方面仍想盡辦法淡定飄逸,保持樂觀積極心態的人們。

月月光不要緊,與其痛苦節流,不如勇於開源!

沒房沒車不要緊,這樣更能享受財務自由!

事業不順不要緊,30歲前就是魔鬼訓練營的課時!

沒有「他(她)」不要緊,一定要有好幾個「他(她)」在追自己的自信!

朋友奚落不要緊,告訴他們,我什麼「奴」都不是!……

這是「零帕族」典型的語言方式。正如年輕學者李晨所概括的:「這批以『零帕』為旗幟集結起來的青年大多在25~35歲之間,分布於北上廣等一線都市,大學畢業生和白領是他們的基本成分。零帕宣導的生活方式是──必須不買房,嚴重抵制房貸對生活的毀滅性打擊;必須吃得有營養、有檔次,必須穿得有品質、有品位,拒絕亞健康就要花錢減壓;還必須熱愛各類長短途旅行,永遠在路上或者準備上路。」

也就是,相對「屌絲」以比慘來自嘲,以為自己階層躍升企圖的不順利解壓,「零帕」口號的出現則是一批收入相對較好,但由於太高的房價等擋路,仍不能進入中產階級的年輕白領們,以另一種方式喊出的減壓口號。

但不管是比慘的「屌絲」,還是自認擅長自我調節應對現實的「零帕族」,他們的前提是他們都還有一個職位。因此,他們的努力自我解壓,一方面表明他們的無奈,現實不如他們想像的理想;一方面表明現實還為提供著可以讓他們接受現實的起碼條件,就是他們還有工作,有一定的收入,可以「蝸居」,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是他們還存在著將來這一切都將改變的想像。

心裡孕育著一枚青澀的果子

也就是,不管「屌絲」還是「零帕族」,他們雖然都在努力自我解壓,但他們的自我解壓都是有前提的。有了這些前提,他們才可能承受他們實際在付出的心理和精神代價。正如上引年輕學者分析零帕族時犀利指出的:「怎麼才能把自己打造為零帕人?據說有兩條秘笈。第一條是『零聽』,說白了就叫『無視』。不僅要無視來自老闆和上級的高要求高壓力,而且對內心深處的高標準嚴要求也要自覺抗拒。警惕方方面面不切實際、力所不及的目標,不攀比、不苛求,免於難以達標造成的失落絕望。第二條是『變態』。那些活在重壓之下仍舊喜怒不形於色的正常人是零帕眼中的危險份子,不懂得宣洩和調整就等於埋下定時炸彈。零帕提倡『變態』,提倡無害釋放,絕不歇斯底里,絕不傷及無辜。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腳穿運動鞋、耳塞隨身聽在樓梯間邊跑邊高唱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或可借鑒。」他接著指出,這些「零帕族」所以在如此付出下仍在勉力堅持,是因為他們「心裡都孕育著一枚青澀的果子,在它成熟之時,零帕想像著自己將迎來一場無痛蛻變,可以做車子和房子的主人,拉上貸款還清一半的房奴們殊途同歸地奔向中產生活」。

就是,無論「屌絲」還是「零帕族」的流行,都表明,今天的現實雖然使大學畢業生們順利進入中產階級的夢想受到很大打擊,但他們的中產階級夢想還沒有最後破碎,他們感覺這夢想還在不遠處向自己招手,而也正是這種感覺,支撐著今年的高考參加者仍然喊出「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的勵志口號。

但問題是這已經讓「屌絲」和「零帕族」不滿的現實也很難一直維持。就是,不管今天出現了多少問題,中國現在還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是社會整體財富快速增加的時代,而這種快速成長可能長久維持嗎?如果不能維持,那今天的「屌絲」和「零帕族」將有多少人失業呢?而一旦沒有工作,他們還會有心情以「比慘」、「比積極樂觀」的方式笑得出來嗎?他們的中產階級夢想還會維持嗎?

而一旦大學畢業生們可以進入中產階級的夢想徹底破碎,現在以「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感覺進入大學生活的青年們還能坐得住嗎?他們對「官二代」、「富二代」們不付什麼努力就輕鬆住上大房、開上好車,肯定會比覺得自己很有機會戰勝「官二代」、「富二代」的現在更憤怒;這時他們當然也會對逼使他們苦讀多年,現在卻所有有關未來的承諾完全無望的社會充滿怨氣。可以想像,這些感覺被欺騙了知識青年們,將不會再像今天還有現實立足點和未來幻想的「屌絲」和「零帕族」那樣,通過自己的心理調節努力來適應社會,而會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憤怒。

果真如此,這將是中國政治、社會狀況的一個極大改變。就是這將意味著在80年代起到很大作用的學生運動,自80年代末消失以來在中國大陸再度出現,而這將為中國大陸帶來什麼後果呢?

國家再度強力壓制學生運動嗎?如果有更多的社會力量起來回應學生運動,那強力壓制將造成比1989年更大的國家和社會衝突。

國家以積極調整的建設性的方式回應學生運動嗎?如此當然最理想,但國家準備好了嗎?有這種意識和能力的人那時可能主導國家嗎?

如果國家不能理想期望,那社會抗議力量做好準備好了嗎?可以想見,在上面我所敘述的時代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其主體的中國理解、政治智慧不可能是理想的,故他們的政治行動很可能被他們的情緒和一些他們自認為重要的觀念主導,而這樣一種中國現實感不夠的社會政治運動其後果將會如何呢?即使如我這樣同情社會抗議力量的人,也不會對這抗議運動在政治成熟度上樂觀。

從這點來說,中國的現實不好理解,中國的未來也同樣是個謎,是個讓人不能放鬆的謎。你們應該同意我這個看法吧?!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