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論資本主義時代問題

戰後日本馬克思主義學者 論資本主義時代問題
◎張利軍 / 鄧雲淩

(2009.11.20 《新國際》)

 

對傳統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批判地繼承,並結合時代的變化努力地進行創新是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特點之一。正確地解讀時代是創新的重要前提,時代認識是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主線之一。

第一次大戰後的世界格局

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進行研究的同時,較有系統性和理論性提出資本主義進程認識的首推宇野弘藏,他創立了原理論、階段論和現狀分析論的三元經濟學體系。主張將《資本論》看作是以純粹資本主義為研究物件的經濟學原理論,階段論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階段的把握,即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三個階段,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就是階段論的重要論著。 宇野強調,純粹資本主義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抽象,而是從現實到理論的抽象。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從17至19世紀英國資本的產業發展,賦予了原理論最合適的輪廓。到那個時代為止的資本主義在逐漸變得純粹,前資本主義殘留下來的事物,在資本主義體系帶來的影響滲透下逐漸消失。但到了19世紀後半葉,這種傾向發生了變化。大規模的重工業的出現、股份公司的興起、日益增加的金融資本的中樞作用等,使得原有體系和純粹資本主義原理發生了偏離。因此,為了理解現代經濟體系的運行,就需要進行現狀分析,而原理論和階段論是現狀分析的基礎。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已不是資本主義階段,而是走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期」。

在宇野研究的基礎上,首先對其表示質疑的是宇野學派的大內力。他對「一戰後的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過渡期」的論斷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提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論」。大內力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全面危機的政治現實中,對資本主義而言,經濟危機有可能成為爆發社會主義革命的契機。努力地回避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主要任務。為此,資本主義利用通貨管理權制定通貨膨脹政策,力圖降低實際的貨幣流通速度。以通貨管理權為前提,為迴避危機而實施的通貨膨脹政策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本質」。

大內力的主要出發點是當時資本主義面臨社會主義的壓力力圖迴避危機而進行政策調整的現實。此外,對宇野的階段論展開進一步論述的還有榎本正敏的《現代資本主義分析與階段論》、三和良一的《宇野發展階段論的可能性》、半田正樹的《資訊資本主義時代的現代資本主義》和村上和光、半田正樹、平本厚的《轉折的資本主義:現狀與構想》。對宇野的社會主義過渡期論表示贊同,進一步進行論述的學者也有許多,如柴垣和夫《現代資本主義的階段論》、松本和日子的《過渡期世界經濟論的問題與方法》等。

宇野的過渡期論是對一戰後的世界格局作出的大致判斷,其著眼點在當時世界的社會主義國家。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宇野學派中許多人對他的理論表示了質疑。因為70年代中期後,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陷入了停滯,而資本主義世界卻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高速發展。尤其蘇東劇變後宇野的過渡論的現實基礎破滅。與宇野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論和過渡論不同,馬場宏二和加藤榮一則立足於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社會繁榮提出「現代資本主義論」。他們認為,當代資本主義並不是走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期,而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另一種經濟學

1981年在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的一次研究討論會上,馬場作了《宇野的階段論和現代資本主義論》的報告,提出要修改和完善宇野的理論。其在1983年《日本資本主義的特殊性》一文中將重商主義、自由主義階段歸結為資本主義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由英國主導;帝國主義階段到20世紀中葉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由美國主導;20世紀中葉以後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由日本主導。

之後,馬場又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修改。他較成熟的論述體現在《經濟政策論與現代資本主義論》(1989)、《現代世界與日本公司主義》(1991)、《世界體制論與階段論》(1995)等文章和《新資本主義論》一書中。他指出,「資本主義的歷史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產生期(地理大發現到第一次產業革命完成約300年)、確立期(第一次產業革命到第二次產業革命)、極盛期(19世紀末到20世紀末)。極盛期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的衰退和社會主義的來臨,而是資本主義在吸收社會主義的壓力後進行社會秩序調整的結果」。之後,馬場在《另一種經濟學》(2005年)一書中,將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階段統稱為「古典資本主義階段」,1917年至20世紀70年代末為「普通資本主義階段」,之後為「全球化資本主義階段」。

而在加藤榮一看來,「迄今為止,資本主義的發展分為前期(重商主義階段、產業革命到自由主義階段)、中期(帝國主義階段、兩次大戰、戰後高速增長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滯脹時期)、後期(20世紀80年代至今)。時期劃分的標準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構造,而發展構造是由七個因素決定:1產業結構、2產業組織、3勞資關係、4統治結構、5國家作用、6社會體系、7世界體系。諸因素在每個階段出現後相互作用,進而達到長期的動態均衡,從而形成了每個階段的發展結構。各階段的發展結構均由萌芽期、形成期、發展期和解體期構成」。

他以中期資本主義階段為例進行了闡述,帝國主義階段為萌芽期、兩次大戰為形成期、戰後高速增長階段為發展期、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階段為解體期。在帝國主義時期,重工業化的產業結構逐漸形成,內部市場的擴大成為可能,各產業間的相互關聯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國家內部組織間的利益關係複雜化,福利國家的目標湧動。民間和公共領域的組織化尚不完全。兩次大戰間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於二戰間的重化學工業的發展引起各產業間的關聯緊密化,為了實現福利國家的目標而將資本的積累合理化。高速增長期福利國家目標的實現進而確立起穩定的社會體系。馬場和加藤對資本主義階段的劃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馬場在劃分的時候,過多地強調「主導性的發達國家」、「霸權」、「主導經濟」等概念,而加藤則立足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強調世界性貨幣的作用等,其歸納過程更加抽象。

「勞動力商品化」的揚棄

河村哲二指出,「二戰後美國自由體系式的資本主義與不列顛自由體系下的資本主義相似,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另一歷史階段」。河村撰文進一步闡釋說,20世紀80年代後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現象是戰後美國自由體系式的資本主義過渡期的特有現象。柴田德太郎與河村的觀點相似,他指出,「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三階段並不是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衰退期,而是不列顛式政治經濟體系的產生、發展和衰退期。兩次世界大戰間的資本主義並不是社會主義的過渡期,而是美國式政治經濟體系的過渡期」。新田滋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將之前歸結為由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和超國家主義構成的19世紀的產業資本主義體系,之後是由社會民主主義階段和新自由主義階段構成的社會民主主義式的混合經濟體系」。橫川信治將「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階段歸結為市場資本主義的生成、發展和崩潰三個進化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管理資本主義』,具有獨特進化形態的資本積累結構,20世紀70年代為管理資本主義的衰落和‘超國家資本主義’階段的開始」。他的觀點顯然是受到了制度學派進化論觀點的影響。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人們在對新自由主義和金融資本主義批判的同時,再次提出對時代的認識這一古老而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當推柴垣和夫的「漸進式社會主義論」、大西廣的「社會主義黎明論」和大內秀明的「後資本主義論」。

柴垣和夫指出,「當前的社會主義研究,不應著眼於資本主義外部世界的原蘇聯和東歐以及現今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應立足於業已實現福利國家目標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他一改傳統觀點認為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是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而主張社會主義的標誌是實現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中的「勞動力商品化」的揚棄。在當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內部,勞動力商品化的鬆動已漸露曙光,具體有三層表現:(1)工人自主決定薪金;(2)雇傭勞動的保障;(3)工人對勞動過程的自主管理。從日美歐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可以發現:(1)與(2)已經部分得到實現,工人可以通過工會和其他工人團體與資本家進行交涉,協商工人的薪金和待遇,其中工人的意願得到一定的表達。此外,各國不同形式的勞動法認可了工人的勞動權利,並通過社會福利和各種保障實現了對工人生存權的保護。對於(3),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大公司、大集團中,工人可以通過升遷成為公司的低中高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因而,當今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內部已經逐漸出現社會主義因素,並將逐步得到發展。因此,可以認為當前是社會主義漸進發展的階段。

「軟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基礎

與柴垣和夫的視角不同,數理馬克思主義派的重要學者大西廣則立足於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出現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視角,提出「社會主義黎明說」。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最主要的理論有兩部分:第一是剩餘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的中心是指資本由資本家強制榨取工人剩餘勞動時間部分的剩餘價值構成,資本對勞動具有強制性;第二是歷史唯物主義,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決定上層建築的法則,在這一歷史規律的作用下,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是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傳統觀點認為蘇東劇變是歷史的逆轉,但在大西廣看來,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並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而是「國家資本主義」。他指出,公有制和計劃經濟被人們認為是社會主義的標誌,其實私有制和市場經濟只能看作是資本主義的因素之一,並不能視為決定性依據。在蘇聯也出現了對勞動的強制,只是在工業化尚未完成之前,對勞動的強制角色很大程度上由國家來承擔,因而蘇東國家是國家資本主義。另外,資本主義生產力是機械大工業,蘇東國家致力於工業化不外乎是獲得國家資本主義化的生產力基礎。

大西認為,當前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出現的「軟生產力」才是構成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基礎。資本、市場、國家將逐步走向滅亡,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資本的滅亡,滅亡的過程亦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形成的過程。資本的滅亡過程體現在資本對勞動的強制性弱化。當前發達國家的「雅皮士」等脫離公司模式的職業令人矚目,脫離公司意味著可以擺脫資本對勞動的強制性束縛,但資本卻不能無視這種勞動的存在。軟生產力意味著產品價值中的設計、舒適感等附加值所占比率增加,這種附加值將不得不考慮人的個性和感性。軟生產力兼有「人的生產力」和「個性生產力」的性質。隨著軟生產力的發展,公司將不得不進行資本的許可權轉讓,分權化將更加明顯,對資本的壟斷將出現緩和,資本在自己扮演掘墓人的角色中逐漸走向滅亡。與機械大工業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生產力一樣,社會主義也有特定的生產力,隨著軟生產力的發展和擴大,相應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也將同時形成和確立。

大內秀明則致力於構建新的經濟學理論,他從分析當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主體、勞資關係、生產關係入手,指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的生產力獲得長足發展,進一步軟式化、服務化。其中知識勞動佔據主導地位,產業結構出現了轉變,在工業社會中形成的經濟學已滯後於時代。作為新經濟主體,SOHO、NGO、NPO令人矚目,它們之間的關係構成新的生產關係。

大內於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社會體制進行區別的依據是重視生產力的生產力史觀,或者重視生產關係的所有制史觀,或者重視階級關係的革命史觀,但對於生產與消費的方式,卻重視不足。社會體制的區分標準應是由生產與消費的方式構成的經濟迴圈模式。」

從消費者變為「生活者」

大內的具體解讀是,生產與消費是經濟的基本功能,而生產與消費的持續性反覆即經濟迴圈,是任何時代不可或缺的經濟原則。生產與消費的方式因時代不同而變化,伴隨兩者存在方式和關係的變化,經濟迴圈的模式也處在變化之中。在前近代,生產與消費的方式是經濟主體一體化的「自我迴圈型」,近代則是兩者脫離的「分離迴圈型」。經濟迴圈結構由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而產業結構的變化由生產力的發展而推動。產業結構變化帶來了經濟資源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生產與消費的基本機能和擔負其基本機能的經濟主體的變化。

大內分析了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支持其理論的三個變化:(1)第三產業居主導地位,第三產業中生產與消費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一致性是其特徵,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的要求隨之出現。代替公司的新經濟主體登上歷史舞臺,第三產業的資本取代工業資本成為主導社會的資本,它具有重視人們作為消費者權利和「生活者」權利的性質,它與重視生產的合理和效率、追求利潤率的工業資本不同。同時,非營利性的資本和NGO、NPO組織不斷地擴大。(2)知識勞動成為主要的經濟資源。各領域專家型人才的出現,使人們由消費者變為「生活者」,所謂生活者,即不僅是消費者,而且是兼顧勞動與生活、生產與消費的經濟主體,這時的經濟主體以知識勞動為背景,追求更加人性化的勞動。(3)工人勞動的主要手段由機械轉變為多媒體技術。近代生產與消費場所分離的狀態由於家庭辦公的出現而使兩者結合。

大內進一步指出,上述資本主義的變化進而引起生產與消費的性質出現變化。機械帶來的物質生產與消費形態轉變為由知識勞動提供的知識生產形態以及通過多媒體技術提供給人們產品或服務的消費形態。知識勞動的主體是獨立的個人或者團體,他們通過多媒體技術單向或者雙向地交換知識。因而,工業社會中因生產與消費的對立而對立的階級關係如今已不復存在。所以,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與消費的對立關係出現緩和,新的經濟主體的登場決定了其不同於以往的資本主義社會,可謂之後資本主義社會。

(本文作者張利軍任職於中共中央編譯局;鄧雲淩任職於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