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明 │ 「反對雙語教育政策」是文化「保全」主義

(作者為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感謝作者授權,標題為新國際編輯所加,圖片來源:行政院)

反對「雙語教育政策」不是反對學習外語,而是反對製造更多階級不平等的機制。語言是工具,是媒介,亦即是一種權力。能夠掌握兩門、三門語言的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是少數人的日常不該被當成一般人的烏托邦來打造。

有孩子還在中小學的朋友們就知道,在教學現場裡,「雙語教學」(如用英文上健康教育)是個笑話,不只小朋友們鴨子聽雷,老師們也未必能得心應手,學校行政更是為了找不到合格的雙語教師而抓襟見肘。最終,「雙語教育」的最大指標,就是「外師入校」。表面上看這是引入「正統」學習的努力,但實際上這就是個每周兩小時的門面,加上所謂外國節日的妝點,同時造成外師與本師的勞役不均。外師說兩句母語,拍拍屁股走人,本師則得扛著那些聽不懂,跟不上的小孩緩步前進,如果他們沒有放棄的話。於是,更多的中下階級的家長充滿焦慮地將小孩送進補習班,外師和補習班又賺了一波。(這裡還沒有提到,有些小學的「雙語」教學,其實就是和美語補習班合作,實質是將雙語教學外包。)我對補習班沒有成見,但是國民教育以外包制推動雙語教學政策合適嗎?應該嗎?這裡沒有圖利廠商的嫌疑嗎?

這些種種的雙語教育現場的亂象,高官貴人自是不入眼,視之為技術問題。但是一如通訊與半導體產業,「技術」問題就是「規格」問題,無法掌握技術旳,就失去了制定規格的權力,技術與規格就從增能滑落為宰制,成為另一種排除性,乃至歧視性的體制力量。這是我們想要的雙語未來嗎?試想,能夠講雙語或多語的小孩在家裡恥笑只能講中文或台語的祖父母,這樣的場景是我們要的烏托邦嗎?或是在校學習外語有困難的孩子回到家裡,抱怨家長沒有辦法提供更好的學習外語的環境,這又是我們努力耕耘的未來嗎?

語言與文化是一體的,它是文化與社會生活的肌理,它必然是要接地氣的。官方設想的雙語教育不只是中體西用,而是企圖以西用代中體,這是不會,也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本土文化的力量和語言是與在地生活相連的,是世代傳承的必要元素。如果雙語教育能夠成功,國民黨的國語教育就不會如此被人詬病,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本土語言復興的努力。閩南語尚可復生於漢文,但英文能夠寄生於中文嗎?若可以,那我們的英文可能會和日本人差不多,中文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中文化「外國語」,而屆時我們都會成為活在自己家裡的「外果人」。

再次強調,反對雙語教育不是文化保守主義,而是文化「保全」主義。台灣不是沒有雙語教育的實踐。台北美國學校就是一例,但那是成功的案例,資本與階級堆積的特例,還是對本土語言和文化傳承而言,一場可見的災難呢?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