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法國人民與法國左翼政黨——2017年以來的法國社會民主主義力量現狀

努馬.迪康熱(Jean-Numa Ducange

【編按】法國社會黨在2017年法國大選中慘敗之後,黨內的討論在多個層面進行。圍繞著如何看待奧朗德政策和如何對待馬克龍,社會黨內出現分裂。在與其他政黨的關係上,社會黨對梅郎雄領導的激進左翼「不屈法國」持強烈批判態度,兩者在訴求以及國際問題尤其是歐盟問題上立場不同,但兩者在政治邏輯和行為方面依然存在許多相同之處,尤其是激進左翼贏得的眾多支持主要來自傳統左翼陣營。而對右翼民粹主義,社會黨與「國民聯盟」在各種問題上都持對立態度。儘管法國社會黨在國家層面上頹勢明顯,但在「市鎮自治制」的傳統之下,社會黨依然在法國社會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法國社會黨的政治前景有待觀察。本文轉載自2019-12-17察網,原刊登於中國社會科學網。讓-努馬‧迪康熱是山東大學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法國魯昂-諾曼底大學當代史講師、歐洲左翼和社會主義歷史專家。

2005年,在法國社會黨慶祝100週年誕辰之際,黨內正在進行激烈的爭論,焦點涉及法國政治生活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關於歐洲的爭論。因為正是在2005年,歐盟憲法公投引發社會黨內部分裂:黨內大多數人宣稱支持歐盟憲法。然而,投票結果顯示,法國民眾多數反對歐盟憲法,這加劇了社會黨內的組織矛盾。三年後,讓-呂克‧梅朗雄率領一小部分黨員脫離社會黨,另行組建新的左翼政黨。他先是以激進左翼的領袖自居,隨後走上了民粹主義道路。

2012年,社會黨克服了分裂帶來的困難,戰勝尼古拉‧薩科齊領導的右翼政黨,取得了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的勝利。然而,2017年,時任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放棄尋求連任總統,此後社會黨潰不成軍,在當年的總統選舉中得票率不足7%。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社會黨延續了總統選舉的頹勢,僅以佔據數個席位的糟糕表現顯示其在歐洲議會中的存在。

作為法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法國社會黨如今的處境如何?如何解釋社會黨在近年選舉中的潰敗之態?其未來走向將會如何?本文力求對這些問題中的一些要點進行闡釋。

選舉失敗之後:2017—2019年的社會黨及其遭遇的新問題

社會黨在2017年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中慘敗。其總統候選人伯努瓦‧阿蒙的得票率剛剛超過6%,這是社會黨自1969年以來最差的得票記錄。在總統選舉之後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社會黨僅保留了30餘個席位,而它在上一屆議會擁有近300個席位。

黨內的討論在多個層面展開。首先,嚴重的經費問題使組織活動的步伐放緩。社會黨放棄了其位於巴黎市中心索爾費里諾大街極具歷史意義的總部原址,購買了位於巴黎近郊塞納河畔伊夫里的新址。此外,社會黨選出了一位新的黨主席奧利維耶‧福爾。他是巴黎大區塞納馬恩省議員,曾任法國國民議會社會黨黨團主席。福爾在競選黨主席時戰勝了競爭對手,特別是社會黨內左派力量。黨內左派主張對前總統奧朗德進行嚴格審查,從根本上重新調整社會黨的未來走向。最終,福爾當選黨主席,他雖然不認可奧朗德的一些觀點和做法,但是拒絕完全否認奧朗德在2012—2017總統任期內的政策。事實上,黨內左派對奧朗德的批評看起來就像是蠱惑人心的競相許諾,這只會令前社會黨人梅朗雄所主張的左翼民粹主義政治路線更受關注。

同所有政黨一樣,社會黨在競選失敗之後也進行了一番痛定思痛的「全面清算」。然而,福爾最終選擇了跟奧朗德一樣的批判性立場,特別指出社會問題處理不當。尤其面對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017年當選法國總統後明顯選擇了自由主義方向,社會黨領導層對大部分重大議題都採取了堅決反對的態度。起初,輿論認為社會黨可能會在某些問題上支持馬克龍,但事實上這種支持微乎其微。想要支持馬克龍的人早自2016年底就加入了他本人的陣營。2017年,社會黨中有很大一部分黨員支持馬克龍,其中某些人甚至成為政府的關鍵人物:比如2019年5月出任內政部長的克里斯多夫‧卡斯塔內就是社會黨前黨員。其前任熱拉爾‧科隆曾長期出任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的市長,過去也是社會黨黨員。簡而言之,過去社會黨內右派的相當一部分黨員選擇支持馬克龍;他們當中仍然堅持支持馬克龍的人離開了社會黨。如今,留在社會黨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反對馬克龍。

社會黨與其他左翼政黨:「不屈法國」和法國共產黨

2017年總統大選時,「不屈法國」的候選人梅朗雄得到了包括法國共產黨在內的多個政黨的支持,獲得近20%的選票。然而在隨後的議會選舉中,「不屈法國」僅有不到20名議員當選,法國共產黨當選的議員更少。2在議會黨團中,社會黨基本屬於激進左翼的群體類型。法國總統選舉的獨特性容易突出非常強烈的個性化特點,扭曲真實的政治力量關係:梅朗雄具有高知名度且廣受好評,但他所領導的政黨的地位卻相對不甚穩固,至少目前情況如此。由於主要領導的威權作風和內部運作的固化特點,「不屈法國」時常出現危機,其「不屈」的意識形態仍然無法最終界定,很難超出一種系統性地反對政權的立場。

不屈的法國人民與法國左翼政黨——2017年以來的法國社會民主主義力量現狀

社會黨對「不屈法國」的政治路線持強烈批判態度。社會黨認為目前同梅朗雄結成聯盟的可能性不大,而梅朗雄也不想同社會黨結盟。這具體體現在梅朗雄不再相信左右對抗。他認為,社會民主黨和社會民主模式已經消亡,他們不能再自稱「左翼」,因為左翼對公民而言不再具有意義。梅朗雄使用「左翼民粹主義」的概念,將精英和人民對立起來,主張「團結」人民,不再對人民進行群體性劃分。而社會黨仍然想要聯合左翼,未來以左翼的名義治理法國。但是,現實情況變得更加微妙且複雜,梅朗雄搖擺不定,時而採取「民粹主義」的立場完全拒絕社會黨,時而採取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旨在聯合左翼。梅朗雄在使用「民粹主義」之類的修辭支持黃馬甲運動之後,接受了知名左翼媒體《解放報》的採訪,號召團結各種左翼派別。3儘管他沒有明確拒絕承認「民粹主義」,但他在這次採訪中列舉了一些意味深長的例子:他特別強調在議會層面上,「不屈法國」、社會黨和共產黨在大部分議題上觀點趨同,例如所有左翼議員都向國民議會提交了針對馬克龍的不信任動議。因此,梅朗雄認為可以創建一項共同的政治計劃。這事實上是一種「左翼聯合」的形式,只是梅朗雄沒有明確地表達出來。但是,支持民粹主義言論的一眾人等強烈批判梅朗雄的這一指向,他們仍然想同其他左翼組織特別是社會黨保持距離。爭論還在繼續。

激進左翼/左翼民粹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綱領的顯著區別

在政治訴求方面,「不屈法國」的含糊不清表現得最為明顯。比如,關於財富再分配的訴求,儘管在徵稅水平上存在不同的評估標準,但整體看來,「不屈法國」同社會黨具有相同的再分配邏輯,都是受凱恩斯主義啟發形成的。再比如,「改良主義者」對抗「革命者」的舊方案如今也無法踐行。當「不屈法國」提到「革命」時,他們其實想說的是實施重要的改革,通過選舉實現改變。不再考慮徹底地或者暴力地顛覆國家,即革命奪權。因此,「不屈法國」和社會黨在方式方法上具有不容置疑的共同點。

此外,歷史學家羅傑‧馬爾特利所做的關於選舉的分析進一步證實了兩黨超越訴求上的區分和「民粹主義」的立場,實際具有相似的形式。馬爾特利很好地闡明,「不屈法國」所獲得的選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益於社會黨和共產黨的左翼歷史元素的根基。

一個強烈的印記同樣說明了這一問題。近年來,大部分在選舉中獲勝的參加梅朗雄陣營的代言人和親近者,都來自過去所謂「紅色郊區」的巴黎近郊選區,這些地區在1945—1980年間一直都是法國共產黨的勢力範圍。例如,梅朗雄的主要代言人亞歷克西‧科爾比埃爾當選蒙特勒伊-巴尼奧萊的議員,自1936年組建人民陣線以來,該選區幾乎一直由法國共產黨把持。還有2008年梅朗雄創建的小黨左翼黨的主要領袖埃里克‧科克雷爾當選聖旺-伊比奈的議員,這是另一個長期由法國共產黨領導的選區。在其他地區,梅朗雄接續了傳統社會黨的勢力範圍:例如法國北部城市里爾,上屆總統選舉中梅朗雄在此地所獲票數排名領先。里爾過去是一座工業城市,自1896年起一直由社會黨的市長領導。

然而,分歧也是存在的,而且還不少。在國際政治問題上,左翼政黨的分歧確實較大。最能體現強烈分歧的是關於俄羅斯的問題。從傳統上看,法國和俄國具有聯盟的歷史: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兩國就曾結成同盟;20世紀60年代,戴高樂也同蘇聯關係較為親近,以平衡大西洋聯盟的重要性。8社會黨自1945年起便紮根於西方,加入大西洋陣營而不是共產主義陣營。儘管1991年蘇聯解體後社會黨內部存在很多分歧,但基本上遵循了這條路線。因此,他們反對普京的國際政策,時常批判其對內政策。同時,社會黨不想離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聯盟成為美國同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相連的紐帶。

「不屈法國」承襲左翼共產黨的立場觀點,主張同俄羅斯盡可能地保持親近關係,特別是在外交層面上。一些黨員參加國際會議,就是為了能夠有同俄羅斯的官方代表進行討論的機會。首先關於外交路線:他們認為,法國和俄羅斯關係親近,能夠平衡美國的地位,有助於建立另一個多極世界。「不屈法國」特別宣稱支持法國退出北約組織,這同法國共產黨的觀點一致。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幾年前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戴高樂於20世紀60年代中葉退出這一機構,薩科齊出任總統期間宣布重新加入),關於北約的問題重新成為最受關注的時政熱點。法國左翼因這一問題出現分化。與該問題相似的是,「不屈法國」支持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而社會黨則對此強烈批判。

但是分歧最大的還是歐洲建設問題。這可能是目前妨礙左翼聯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社會黨支持歐洲社會民主黨重新定位,但認為應當在歐盟框架內展開,並譴責所有希望脫離歐盟的言論。社會黨主張建立另一個歐洲,或者說是「社會的歐洲」。他們認為有可能通過現有機構(特別是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積極轉變歐盟的走向。需要指出的是,法國共產黨也不希望退出歐盟,但是相反,他們強烈譴責當前的歐盟條約,想要重新制定該條約。

「不屈法國」則採取一種批判歐盟的政策,最為激進的一部分黨員甚至主張簡單乾脆地退出歐盟。「不屈法國」推出的「A計劃」是推翻現有歐盟條約,以期能夠徹底改變歐盟政策;如果該黨不能實現這一目標,則實行「B計劃」,即啟動脫歐程序,讓法國完全自行行使主權。「B計劃」尚存在爭議,還需觀望,看起來「不屈法國」並沒有比較嚴肅地考慮脫歐事宜。事實上,脫歐已經成為歐洲激進左翼爭論的核心話題。2015年1月,希臘總理阿萊克西斯‧齊普拉斯勝選後,不再考慮退出歐盟。在英國,左翼的核心領袖傑里米‧科爾賓幾經猶豫後,仍然從根本上對英國「脫歐」表示疑慮。大部分法國左翼不想脫離歐盟,但是希望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改革。梅朗雄對此了然於胸,但是他不希望一些最為激進的因素造成「不屈法國」內部的分裂,因此他在這些問題上採用比較含糊不清的論調;他必須應對極左翼或者民粹主義的小團體,這部分人比他更具批判態度,但是卻能給他帶來選票,而且往往是他選舉成敗的關鍵少數。但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4月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前一周,當時梅朗雄似乎很有希望進入第二輪投票並當選法國總統,因此他對歐盟框架的批判明顯減弱,認為應當在歐盟內部解決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梅朗雄的表現跟希臘的情況如出一轍,雖然兩者所處背景並不相同:激進左翼起初強烈批判歐盟框架,但是在接近政權或者參與執政後,不再從根本上質疑歐盟框架。

社會黨和「國民聯盟」:時時處處的對手

國民陣線是歷史悠久的法國極右翼政黨,2002年曾進入總統選舉的第二輪角逐,顯示了其不容小覷的實力和穩定性。2017年總統選舉之後,國民陣線更名為「國民聯盟」,以試圖擴大選民基礎,特別是其在右翼的基礎。「國民聯盟」在2019年5月歐洲議會的選舉中拔得頭籌,鞏固了其重要政治力量的地位。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右翼小黨派受到吸引,紛紛加入「國民聯盟」。「國民聯盟」成為籠絡具有共同目標的右翼力量的平台,他們想要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取代馬克龍,提出更值得信賴的替代方案。

相比國民聯盟的主張,社會黨在許多問題上都處於對立面。在國際政治方面,國民聯盟對親近俄羅斯持開放態度(甚至比「不屈法國」還要更親俄),但是集中主要力量反對歐盟。國民聯盟是最反歐盟的政黨(該黨並非真的主張退出歐盟,但是希望自身能在歐盟內部發揮影響力),社會黨在這一點上卻截然相反。國民聯盟的目的是在歐盟框架下,它能夠同與自己理念相近的執政黨所領導的國家(匈牙利、奧地利)共同發揮影響。社會黨則強調國民聯盟同這些極右翼政府沆瀣一氣。

另一個顯著的分歧涉及種族主義和移民政策。自敘利亞戰爭以來,大批移民到達歐洲,這在許多歐洲國家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儘管社會黨不主張接納所有移民,但是他們對移民政策還是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特別是在涉及避難權的問題上。相反,國民聯盟完全支持封鎖邊界,阻止非洲的移民進入法國。國民聯盟當中還包括一支種族主義的派系,他們非常關注所謂「大替換」言論,認為由於大量移民,法國白人成為少數族裔;雖然國民聯盟領導層沒有公開表示支持這一言論,但是他們容忍了持這類想法的人存在於黨中。在法國經濟增長乏力和伊斯蘭恐怖主義危險叢生的背景下,國民聯盟抓住時機,疏離社會黨。需要指出的是,社會黨在執政期間面對全國范圍內的襲擊浪潮時,對抗恐怖主義採取強硬措施;但是這不足以安撫這樣一部分法國人,他們總是擔心出現危險,積極擁護極右翼的相關言論。

法國社會民主黨不可救藥地衰落?

的確,歐洲的社會民主黨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危機。法國作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重要的政治大國,在這方面也成為典型。如果我們同21世紀初期進行比較,當時大部分歐洲政府由社會民主黨及其同盟執掌(以法國為例,2000年,社會黨人利昂內爾‧若斯潘出任總理,得到綠黨和法共的支持),那麼現在的社會民主黨確實明顯衰弱,這是毫無疑問的。

然而,這個結論下得為時過早。在某些國家,社會民主黨跌入了低谷(比如法國,意大利更甚,儘管左翼民主黨還時有不確定的回升);但在另一些國家,社會民主黨處於中間水平(雖然出現衰弱的趨勢,但是相對而言仍然具有較大影響力,比如德國);此外,社會民主黨在一些國家是重要的執政黨。最後一類社會民主黨,我們稱其為「有活力的政黨」,其具體情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情況是社會民主黨為反對黨,但很快可能重新執政。在英國,科爾賓的工黨是在野黨,雖然其路線較為激進,同傳統的工黨政策決裂,卻日益成為深受信賴的政黨。另一種情況是社會民主黨為執政黨或者有望連任: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都屬於這種情況。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的情況比較樂觀,有望長期執政;葡萄牙社會黨正在領導執政聯盟;希臘執政黨激進左翼聯盟黨源自激進左翼,自2015年夏季上台以來正在向社會民主黨靠近。在2019年4月中旬舉行的芬蘭議會選舉中,社會民主黨面對來自極右翼的強大競爭最終險勝。更具重大意義的是,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在2019年5月初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獲得近1/3的選票,這使其獲取牽頭組建新政府的地位,而左翼民粹主義政黨「我們能」黨不得不面對較為重大的失敗。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結果表明,社會民主黨出現倒退,但還不至於崩潰。

因此,社會民主黨可能還不至於處於全面危機的境地。根據2019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的表現,社會民主黨得票率確實出現下滑,但是仍然大幅領先於激進左翼和民粹主義左翼,也領先於綠黨。在整個歐洲範圍內思考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認為法國社會黨如今確實遭受重創,但是未來幾年後還是很有可能重整旗鼓。

那麼,是否可以說社會民主黨明確放棄了其「傳統道路」?同樣,不要過於武斷地得出這種結論。直至20世紀80年代,社會民主黨似乎一直都是資本與勞動之間達成某種平衡的堅強後盾,積極捍衛自1945年社會和政治改革後形成的福利國家。儘管黨內存在激烈的爭論和巨大的分歧,但社會黨表面上仍然同很大一部分既得社會福利密不可分。托尼‧布萊爾(英國的「新工黨」)和格哈德‧施羅德(德國的「2010議程」)所倡導的道路質疑這種傳統的平衡,令選民和社會民主黨積極分子十分困惑和迷茫,成為社會民主黨衰落的主因之一。近些年,一些政黨特別是英國的政黨,重新回到了原來的方向上,主張回歸對基本問題的討論(凱恩斯主義政策、公共投資優先、高工資等)。如今,法國社會黨在反對馬克龍時,也提出了類似的訴求。因此,我們不能說「傳統道路」消失了。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福利國家變得更加困難,因為歐洲國家的經濟相互依存,這令傳統道路變得非常脆弱。

當前,很大一部分法國人似乎對社會黨持非常謹慎的態度。歐洲議會選舉結果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社會黨僅獲得不到7%的選票。社會黨的辨識度變得很低,其政策也是如此。然而,應當對社會黨的長期影響力進行評判,並且將該黨放在歷史的範疇中進行考量,以感知其未來。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黨及其所代表的政治文化並沒有在法國政治領域中消亡。一些重要人物,特別是大城市的市長,仍然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比如頗受爭議的里爾市長瑪蒂娜‧奧布里,還有頗具名望的巴黎社會黨籍市長安妮‧伊達爾戈。

「市鎮自治制」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著重探討一個重要的問題:市鎮政策。這一政策最早源自社會主義運動,當時被稱為「市鎮自治制」(municipalisme)。社會黨保持影響力和長期定位的關鍵要素,就是所謂的「市鎮社會主義」,即在市鎮一級,社會黨執掌規模各異的諸多法國城市。特別是在出現深刻危機的時期,這一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歷史上,法國社會主義的最初勝利就是在市鎮一級取得的:雖然直至1936年社會黨成員才首次成為法國政府首腦(萊昂‧布魯姆出任人民陣線聯合政府的總理),但是自19世紀80年代起社會黨已經在地方層面獲取了許多城市的政權。有些城市長期成為秉承這一政治傳統的象徵:比如上文提到的里爾,從前是法國的工業重鎮,如今變成法國充滿活力的重要大都市之一。1896年,社會黨人古斯塔夫‧多洛里獲取了該城市的政權,而今天這裡仍然由社會黨籍的市長奧布里(1997—2002年間若斯潘政府的勞工部長,在國家層面上也擁有頗高人氣)管理。社會黨的改良派和革命派關於政權進行的激烈爭論,特別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爭論,重點圍繞市鎮問題展開(正是由此時開始經常使用「市鎮自治制」一詞)。能否在市鎮一級開始施行社會黨的綱領?社會黨領導的城市能否處於資本主義的環境之中?誠然,一個世紀以來,探討這一問題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社會黨在市鎮一級的影響力不減當年,社會黨人在這一層面開展的實踐活動對於理解法國左翼仍然發揮決定性作用。

如今,必須看到,諸多法國城市仍然是由社會黨籍市長帶領政治團隊進行管理。在這些市長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她帶領的團隊由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和生態主義者共同組成。

然而,2020年法國將舉行市鎮一級選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評判社會黨在法國還具有多大的信任度。如果社會黨丟掉了一些長期主政的大城市,那麼未來很可能將越來越黯淡。相反,如果社會黨奮力保留了對許多城市的領導權(這也是完全可能的),那麼社會黨將展現出克服嚴重危機的能力,即使這種能力可能還並不夠強。在這次選舉中獲勝或失敗的幅度對社會黨的未來、對法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將至關重要,其意義遠超政黨本身。有些跡象表明,社會黨可能會在市鎮一級選舉中表現得稍好一些,比如2018年3月在上加龍省舉行的議會補選:社會黨在該省遙遙領先於馬克龍的「共和國前進! 」黨並最終獲勝(70%∶30%),而一年多之前「共和國前進!」黨是勝選方。如何解釋這一年發生的逆轉?誠然,這表明眾多左翼選民對馬克龍的幻想破滅,但是也反映出社會黨維繫其勢力範圍的能力:2017年6月,社會黨在該省慘敗,因為省議會選舉剛好在總統選舉之後舉行,傳統上法國民眾一般會將選票投給總統所在的政黨。但是,除卻總統選舉的例外影響因素後,政黨在地方的表現和傳統影響力就會重新發揮重要作用,社會黨由此展現出翻盤的能力。因此,不要相信那些認為社會黨已死的評論。長遠來看,也不要相信那些宣稱某一政黨已經死亡的評論,因為實際情況往往跟預想的不同且複雜得多。

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在此對法國共產黨(以下簡稱「法共」)進行比較研究可能更有價值。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法共的選舉表現直線下降。許多觀察家斷言,法共即將消亡,殘餘的勢力會被併入更大的政治團體之中。事實上,儘管法共在國家層面上的選舉基礎十分薄弱,但是積極分子和當選議員的勢力不容忽視。2019年,法共仍然是從黨員手中獲取黨費和捐助最高的政黨,這得益於黨員對法共的忠誠。更重要的是,法共在市鎮一級的影響力助其在困難時期保持屹立不倒(儘管法共已大大衰落,但仍然存在一種「市鎮的共產主義」)。11雖然2019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共僅獲得了2.5%的微弱選票,但法共依然健在。我們可以認為,社會黨正在經歷困難時期,但由於其在市鎮一級的影響力,社會黨必定會繼續生存下去。社會黨能否恢復元氣?是否必須同其他政治派別合併?或者改變名稱?此刻,所有這些問題懸而未決。須待若干年後審視真實的狀態,才能知道法國社會黨是否還有未來。

什麼樣的同盟?

我們還需要觀察社會黨聯合其他政治力量的能力。事實上,社會黨從來不是獨自勝選的。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社會黨就有同左翼其他力量進行聯合的傳統。最近兩次執政期間(1997—2002年和2012—2017年),社會黨都是同其他政治力量共同組建政府的,包括激進派(目前規模很小,但是在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期間曾是居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生態主義者(相對較弱,但是隨著生態主義問題的凸顯,成為一支頗得民心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政治力量)和共產主義者(在選舉層面上已經非常衰弱,但是在社會抗爭和地方影響力層面上仍然是一支持久的力量)。1997—2002年間,所有這些同盟力量都團結在一起。2012年,同盟體係得以重建(當時法國共產黨加入了梅朗雄的同盟)。隨著2017年社會黨參選結果的崩盤,這一同盟體係不復存在。從這一點來看,歐洲議會選舉的經驗可能代表了重要的轉折。自歐洲議會開展選舉以來(1979年),儘管時常面對困難和分裂,領頭的總是社會主義者(社會黨黨員)。2019年,社會黨選擇支持一名非社會黨黨員,即來自公民社會的評論作家、參與人道主義鬥爭的媒體人、以前曾是親右翼人士的拉斐爾‧格盧克斯曼及其新近組建的「公眾地位」黨,該黨旨在重塑左翼。這樣一種選擇招致黨內諸多反對聲音,他們譴責這種做法會產生組織消失的威脅。奧朗德時期的農業部長和政府發言人斯特凡‧勒弗爾就對這一選擇持消極態度。勒弗爾選擇等待時機回到他的家鄉勒芒(薩爾特省)任市長,以鞏固社會黨在市鎮一級的影響力。2020年的市鎮選舉將成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節點,包括對於黨內平衡而言。觀察家經常將市鎮選舉稱為「巨頭較量」,也就是法國各大區頗具實力的社會黨領導人參與角逐,因此市鎮選舉往往比國家層面的議會選舉更有分量。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阻止了社會黨危機的蔓延,因為其在歐洲的同盟取得了優異的表現。但是其他指標仍不容樂觀:德國社民黨的得票率非常低,成為歷史上最糟的表現之一。德國同法國的情況一樣, 綠黨似乎順風順水。但環境危機帶來的東風只是短暫現像還是具有持久勝算?接下來的幾年,即從現在起直至2022年總統選舉將具有決定性意義。

發佈日期:2019/12/19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