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國之聲》訪談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邵嵐的感想

對《德國之聲》訪談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邵嵐的感想
◎王顥中

 

【編按】《德國之聲》訪談節目 Conflict Zone 主持人 Tim Sebastian 訪問了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邵嵐(Joey Siu),質問她如何面對運動的組織問題,特別是運動出現的暴力與未來的方向。在「無大台不割蓆、各自努力Be Water」為最大組織共識的前提下,或許邵嵐的言論也難以代表其他人(其實究竟她是誰?),然而她在國際媒體的現身,即變成某種代表性,也弔詭地點出無 [傳統] 組織的問題:她的發言能代表運動嗎?這樣的位置,是否同時也反應在她不是太確切的說法中,意味著難以整合一個這樣運動的組織狀態呢?如果如此,在進入高度張力、或準戰爭敵對非人化的氛圍下(尤其面對加深且任意的警察暴力與漸增嚴重的隨機私了的螺旋下),這種近乎無組織(或Online game戰隊組織模式下)、或石之瑜所謂「片面自然狀態」下,如何面對自身運動的主體與倫理責任呢?在這篇感想中,作者一方面同樣指出了不割蓆的可能問題,另一方面,作者也回過頭思考《德國之聲》主持人那樣的質問指導姿態意味著什麼,以及當中的弔詭之處。本文轉自作者臉書,標題為編輯所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來源: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訪談節目 Conflict Zone 主持人 Tim Sebastian 訪問了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邵嵐(Joey Siu)(編按:參見專訪:香港示威運動陷暴力難題)。

Tim Sebastian 訪談中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在討論運動當中的暴力。對此,運動中究竟有沒有來自內部的反思,我相信有(編按:可參考像是[重整旗鼓]錯就認 再補救,但正如邵嵐所說,因為「不割蓆」的大前提,讓這些反思無法擺上前台,使運動中踰越合理範圍:如隨機暴力、對不同意見市民的攻擊,諸如此類的事件,缺乏糾錯與改良的機制。

這幾天,看到一些香港朋友,只是呼籲「雙方克制暴力」,沒有單面批評警察暴力,就遭到砲轟。敬佩的新聞界前輩張翠容,只是一帖貼文呼籲不要縱火,避免波及居民傷及人命,底下就是一串串留言質問:怎麼不去譴責警察云云。

人類最古老的團結形式——抑制各種內部批判,也拒絕自我反省——如今被冠以新的名目,稱作「不割蓆」,還有學者幫忙在後面進行理論創造,最終似乎竟也成為一種新的運動理想典範。

訪談節目主持人 Tim Sebastian 上一次在台灣新聞圈被廣泛討論,專訪的是周錫瑋(編按:請參見影片),他對周非常尖銳,也絕非親中派。兩段訪問當中,Tim Sebastian 的措辭都十分強烈,言談之間充斥著下指導棋的姿態,總使我心裡難以克制的冒出一些想法:如果換作是第三世界的電視台主持人,去訪問歐美政治人物或運動領導者,即便有質疑、有不同意見,可能採取這樣強烈,甚至是不禮貌、數度打斷對方發言的採訪姿態嗎?我想,多半都還是把對方捧在手心吧。

對照周錫瑋與邵嵐的受訪,周錫瑋講了一套令 Tim Sebastia 倍感荒謬的中國、兩岸觀,使兩者在意識形態層次直接對衝,也讓不同意周錫瑋的人,直接看出兩人之間的巨大鴻溝。可是換到邵嵐,可以發現,邵嵐其實盡數同意 Tim Sebastia 所設定的政治框架與前提:包含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以及要爭取獲得西方國際社會的認同等等。因此 Tim Sebastia 可以像個長輩訓話那樣告誡邵嵐:你們不該繼續使用暴力,否則國際社會是有疑慮的、英國政府也聲明不接受、來自國際的支持可能會出現搖擺…。

用一種稍嫌粗暴的又有點卡通式的改寫,那便是:你們香港人想要追求西方價值反對中國專制,可你們還未夠達西方標準,我來教導你們該怎樣。於是我那個難以克制的想法又冒了出來:你到底憑著什麼呢?

因為德國人罵了香港抗爭者,《央視新聞》也轉貼了影片還上了字幕,用一種嘲諷且見獵心喜的態度,說是「乱港分子被德国记者怼到语无伦次」,隨後就被中國大陸網友在微信、微博上瘋傳。忽然,一名德國主持人,只因為質疑了香港抗爭者使用暴力,竟成了中國人的英雄?可他們似乎也忘了,Tim Sebastia 三兩句話離不開的自由、民主、法治,恰好就是西方不斷行銷——乃至於中國不斷抵禦的所謂「普世價值」。

香港的街頭十分騷亂。可這世界的秩序,在我看來,還是相當穩固的。

 

發佈日期:2019/11/16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