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真實名字:美元帝國主義

全球化的真實名字:美元帝國主義 (2011.7.1《新國際》)
黃鈺書

 

打開貨幣的視野,就能夠洞悉所謂的全球化,其實是美國金權體制的全球化。它的內涵就是確立美元成爲世界貨幣,美國享受發行世界貨幣的特權,可以因此輕鬆控制全球資源。

罪魁禍首:美國濫發美元

這個體制在1944布雷頓森林初次展露它的全球願景。IMF成立時訂立的特別提取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是建立世界貨幣的第一步,世界邁向美元本位制年代。到了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完全廢除美元金本位制,美元終於掙脫了任何枷鎖。美國再無須保證美元能兌現定額的黃金,於是可以隨心所欲發行美元。最終支撐這種貨幣覇權的,當然是美國的軍事力量。

可是中間還需要一個重要的環節。世界各國對美元的信心,不能光建立在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之上。美元必需確立成爲世界貿易的壟斷性貨幣。於是美國通過經濟殺手的地緣政治活動和軍事部署,使全球蘊油量最豐富的沙烏地阿拉伯不僅承諾用賺取的油元來購買美國國債以支撐美元,最重要是保證以美元作爲國際石油交易的單位,以換取美國的軍事力量擔保這個專制王朝穩如泰山。於是美國完成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帝國都夢寐以求卻從未成功過的壯舉。脫離黃金後,美元重新找到一種實質的價值(石油本位),但同時又不受任何拘束,讓貨幣供應幾乎是隨意地膨脹。仗依她的軍事力量,美國多年來享受世界貨幣的發行特權和專稅(seigniorage)。

中國經濟學家向松祚在〈美元發行泛濫:全球流動性過剩根源〉一文中,把權霸貨幣體制總結得很好:

一,強權國家擁有強權貨幣,霸權國家必定支配霸權貨幣體系;

二,霸權國家必定最大限度利用其「貨幣特權」攫取鑄幣稅收入,並以此掠奪其他國家之資源。手段包括:無限制發行貨幣以降低貨幣真實價值、掌控貨幣體系以控制他國産業發展和稅收制度、掌控貨幣體系以推行霸權國家的政治經濟遊戲規則;

三,霸權國家之貨幣,必定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支付手段、結算工具、價值儲藏手段、計價單位、資本市場交易工具、外匯市場干預貨幣及資訊發佈的主要媒介。

        美國毫不客氣享受和濫用這項特權。二戰後到1965年,美元的總供應量只是增加了55%,那是低通脹和穩定增長的年代。可是1970至2001年期間,美元的供應暴漲了20倍!美元是近30年來全球通貨不穩定的根源。

全球各國別無選擇要接受美元作爲主要世界貿易貨幣,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制於美國。各國都渴求美元作爲主要外匯儲備來支援本國貨幣(IMF規定禁止成員國把本國貨幣固定金本位,實際上就是確保美元霸權),而辛辛苦苦賺回來的美元,大部分再拿回去投資美國國債,反過來支撐美元,也即是縱容美國毫不負責、毫無節制再發行美元。今天世界面對流動性過剩而導致全球金融系統長期不穩定,罪魁禍首根本是美國濫發美元。

 

      IMF: I’ M Fucked up

1987年物理學鬼才費曼(Richard Feynman)在一次講課中開玩笑說:「全銀河系有1000億顆星,這以前是很大的數位,可是現在還比不上國家赤字!我們以前稱之爲天文數字,現在應該稱爲經濟數位。」任何經濟學家,不管哪個流派,都堅信政府一定要量入爲出。可是美國公債卻到了超乎人可以想象的地步。以IMF的標準,美國政府早就應該破産了。可是當IMF扼住弱國的咽喉逼她們執行緊縮政策而使人民受害時,它的大老闆美國債台日益高築,卻讓美國人享受連昔日很多帝王也自歎不如的生活。這種雙重標準達到了厚顔無恥的地步。

美國還常常拿貿赤來大造文章,彷佛自己是全球貿易的受害者。可是各國耗費了大量人力、社會、文化和自然資源,所得到的,不過是一大疊價值岌岌可危的綠色條子。美國通過超天文數目的公債和貿易赤字,來榨取寶貴的地球資源(美國人口不到全球的5 %,卻消耗了全球20%的能源、16%的淡水、15%的木材,生産10%的垃圾和25%的CO2!),還儼然以救世主和受害者自居。歷史上,也許再難找到更無恥賴皮的國家了。

各位,歡迎來到物質文明史上最偉大的階段:全球化。它的真實名字是:美元帝國主義。它是由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政府和軍隊所支撐、以美國爲首的國際金融資本和資源壟斷資本所組成的全球金權軍事集團。

簡言之,當代全球化進程,是美國通過建立美元作爲國際霸權貨幣而掠奪全球資源的進程。而IMF等國際組織,正是捍衛美元帝國主義的尖兵。

史蒂格里茲(Stiglitz)不相信陰謀論,他傾向認爲IMF的專家們基本上是僵硬得愚笨的教條主義者。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IMF的政策完全契合美國金融資本家的利益,否則就不能解釋IMF提倡很多表面上荒謬得可笑的歪曲政策:盲目推動急速金融自由化(向外國金融資本家開放市場);當金融危機出現時,不惜犧牲經濟復蘇也要保住匯率(保護外國債權人利益);援助款項要優先拿來還外債(又是保護外國債權人),而不是拯救信貸緊絀的經濟;鼓勵賤賣資産,而不是優化重組以振興本土産業的活力(讓外國資本可以平價吞拼);限制政府開支奉行緊縮政策(實際上是扼殺自給自足的本土經濟發展,使國家依賴出口資源)等等。

還有史蒂格里茲提及兩次卻不能理解的現象:IMF對相對廉潔有爲但缺乏戰略價值的非洲小國倨傲地以腐敗爲指責理由而拒絕貸款,可是對於俄國和印尼這兩個世上最貪腐的政權,卻樂於源源不絕提供大量貸款。只要想到俄國和印尼都蘊藏龐大的石油,就不會感到奇怪了。前經濟殺手帕金斯把它的策略揭露很清楚:攏絡當地權貴貪婪地抵押國家資産來貸款以中飽私囊,讓這些國家愈來愈依賴美國,最後被逼賤賣珍貴的天然資源來還債,以自由貿易的美名來掠奪資源。

 

  呼籲全球規模的另類貨幣

而WTO呢?就是保證各國要向美元大開中門,通過所謂的自由貿易,讓全球資源繼續集中流入以美國爲首的富國。

最終保證美國爲首的西方列強能掠奪世界資源的,當然是軍事力量。但由IMF等組織推動的美元霸權主義,加上由WTO主導的全國自由貿易(組合成金融法律政治力量),輔之以新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意識/欲望型態(通過全球文化工業、全球媒體等),凡此種種,皆確保富國可以刃不染血就坐享地球的寶貴資源。當然,還少不了活躍於幕後孜孜不倦的經濟殺手,不成功的話接著是從事暗殺的豺狼上場,連他們也失敗了,最後才輪到大部分來自美國中西部小州的年輕美軍(例如這一次入侵伊拉克)。可憐這些20來歲的年輕人犧牲了生命,還搞不清他們實際是在爲誰賣命。

軍事霸權支撐的世界貨幣特權,讓美元多年來成爲半壟斷性的世界貨幣,縱容美國人濫用這種特權,大量消耗全球的自然和人類資源,同時向全球輸出通貨不穩定性,還有長期導致地緣政治不穩定。只要我們還容許一個超級大國繼續可以不負責任地享有全球霸權貨幣的發行權,全球規模的金融危機和社會危機就會永遠和全球人類如影隨形。這是文明抉擇的問題。

結合了生態和貨幣的視野,我們不禁悲歎全球人類陷入一個多麽荒謬的境況。當窮國弱國深受其害之際,還夢想終有一天可以享受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緊記地球指數,除非短期內有科技奇迹出現,否則這是不可能的。)主流的霸權意識/欲望型態之所以那麽強韌,讓人們接受如此不公義、如斯荒謬的體制,除了是教育、文化、媒體長期在不知不覺間塑模了人們的意識和欲望型態之外,最重要是它們壟斷了我們的願景和希望。

由貨幣供應,到全球宏觀的美元帝國主義,我們看到目前貨幣制度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荒謬性。現行貨幣制度的表面無可置疑的合理性,實際是由種種暴力、謊言、意識/欲望規訓所編織而成,是這個時代其中一種最蒙昧的非理性。

也許在現實世界裏更難找到一種比現代貨幣更具壟斷性的領域了。貨幣制度,恰恰是整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意識/欲望型態徹底崩潰的環節。假如我們奉競爭爲神聖的價值,爲什麽處於自由經濟體制的最核心,竟然會是一種由暴力支撐著的絕對壟斷?而且它導致的暴力,並不少於建立和維護它的暴力。世界的貨幣交換體系佈置了競爭的假像,可是如果這真的是根據某國貨幣的優良性而進行自由競爭的話,美元老早就破産了。

假如我們相信分工的奇迹,爲什麽不可以有多種功能各異的貨幣工具並行流通?如果不是爲了少數特殊權力群體的排他性利益,爲什麽會由充滿弊端和矛盾的單一工具來壟斷關乎大多數人的複雜經濟功能?

我們很容易看出貨幣的矛盾性:因爲絕對壟斷,對於需要它的人群,貨幣成了稀缺的特殊商品,妨礙了草根層面的經濟活動;可是又同時因爲這種只符合少數人利益的壟斷性,貨幣發行和流動性卻同時泛濫成災。撇開所有的不說,僅僅作爲一種促進經濟發展的交易工具而言,目前的貨幣設計就有根本的嚴重缺陷。

 

防止貨幣異化為破壞力

我們急需全球規模的另類貨幣運動。可是別誤會,我們期望的不是一種取代美元的新世界貨幣,也不是簡單恢復任何類似金本位的制度。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真正有利於生態可持續性和人類長遠福祉的新型貨幣形式。這是很大的課題,也許是人類站在當前的文明十字路口上最逼切的課題,需要幾代人的智慧和實踐,這裏只能點出簡單的眉目。

1.非謀利性:另類貨幣的首要原則是並非爲了謀利而出現。貨幣發行權,不應該落入以謀利爲目標的機構手上。貨幣發行者應該代表貨幣使用者的福祉,而非追求暴利(正如現今的商業銀行)。

爲了要確保貨幣是爲經濟服務的謙卑工具,防止貨幣異化成爲衝擊民生經濟的怪物,另類貨幣的流通機制設計要讓貨幣難以獨立成爲謀利的手段(所謂以錢賺錢)。這方面歷史上已有不少經驗,例如由古埃及的糧倉銀行,到1932年奧地利的沃格爾(Worgel)社區貨幣。其中一種可能機制就是貨幣有一定的有效期限,讓它不會出現屯積居奇的情況。

2.貨幣多軌制:歷次地區性金融風暴的最大教訓是:過剩的流動性可以完全不受管束自由進出蹂躪某地區。爲了防止本應作爲交易工具促進地區經濟的貨幣異化成衝擊地區經濟穩定性的破壞力量,其中一種可能性是讓貨幣生根:限制某種貨幣在特定的領域內使用,即是局部貨幣(local currency)。這可以是社區貨幣,也可以在某行業或商會成員之間使用的可轉移信貸,例如瑞士的Wirtschaftsring合作社(WIR)是運作多年的成功例子。

當不同的社區或領域有只適用於自己領域內的貨幣,就可以避免貨幣集中流向某些地區(例如由農村流向城市),導致某些地區因爲信貨困難而窒礙社區經濟活動。社區貨幣只要設計恰當,可以促進社區的經濟活動。1932年奧地利的沃格爾社區貨幣,就是在全國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創造了高就業率的小繁榮奇迹,可惜在銀行家的壓力,很快就被中央政府扼殺了。

在未來的經濟體系裏,應該有多種專門貨幣,每一種貨幣(或者可轉移信貸單位)都爲某專門的社區或領域度身訂造,它們謙卑而有效地在自各的領域裏爲當地服務,不會像蝗蟲一樣,伺機到處蹂躪肆虐。

當然,在可見的將來,中央貨幣還是需要的,以方便稅收和跨區域的長程貿易。中央貨幣應該由非謀利的獨立機構發行,它應該有明確的憲法地位,獨立於政治和金融利益之外,並且受人民代表的嚴格監察。貨幣發行和供應應該屬於公權力。為公共謀福祉的公營機構負責發行和控制貨幣供應。貨幣供應要和總體經濟量平衡,避免惡性通貨膨脹。公營的貨幣局可以從中收取合理的利息,成為政府收入之一。政府應該根據這方面的利息收入而寬免稅收(受益者應該是一般人民,以及從事實質創造的企業),促進經濟活動。而收取的利息,必須再投入消費中,以平衡貨幣供應,一方面促進經濟,另一方面避免了貨幣供應因為利息支付而短缺的惡果。

這些都並非烏托邦式空想,而是建基於實際可行的歷史經驗。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廟宇稅和利息,讓廟宇承擔了很多公共社會福利的功能。中世紀歐洲國家作為賦稅收據而預支的符木(tally),實際上變成一種流通貨幣。由於它代表了將會生產出來的實際財富,貨幣供應和總体經濟量自然平衡,支持了長期的繁榮。

 

創造新的價值衡量單位

後來的歷史學家為了合理化負債貨幣制度和掠奪性資本主義,總把中世紀描述為黑暗時代。但其實除了爆發戰爭和大規模瘟疫時期外,中世紀歐洲社會正正因為採取了一種非負債性的合理貨幣制度,大致上長期保持繁榮。據估計,中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年只要工作14星期,便足以養活一家,有大量閒暇時間從事文化活動。後來的文藝復興和科技飛躍,正是以此為基礎而孕育出來的。一種合理的貨幣制度,造就了人類文明的飛躍。這文明的成果後來被負債貨幣和掠奪性資本主義壟斷了,而且反過來扭曲歷史,污衊其歷史根源。

當歐洲普遍陷入銀行家的魔爪時,殖民地時期美國,很多州政府都自行印發沒有黃金支撐的紙幣(paper currency)。當宗主國英國由於銀行家壟斷了貨幣供應,導致貨幣供應緊縮而社會充斥著貧窮時,殖民地政府由於適度控制貨幣供應與總体經濟量相符,不少州份,尤其是賓直凡尼亞州卻享受社會安定和繁榮。後來英國銀行感到利益受損,慫恿英皇禁止美國殖民地政府發行貨幣,立即導致貨幣供應收縮而引發經濟衰退,也直接促成了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翻開美國史,基本上是一部貨幣史。

3.創造性:在未來,當每1元被創造出來的時候,絕不應該是産生了1元的債務,而是應該出現了價值1元的創造性活動。這看起來沒有分別,卻有根本的革命性。不應該再是某些人壟斷了發行貨幣的權利,然後我們必須向他們借貸才可以有貨幣來從事經濟活動。可能的設計是:當我們有了一項創造性的活動,或者大家協定了一項創造性活動,有權向某獨立機構申請發行某價值的貨幣以便進行活動。總之,要把貨幣的發行變成創造性活動,而非債務。

4.重建人與人的關係:這是根本的問題。現行的設計讓某些人壟斷了發行貨幣的權力,最根本是因爲他們壟斷了社群內的信任(credit)。英語信貸與信任同詞,不是偶然。社區貨幣應該能促進群體關係和文化創造。以交換服務爲核心的另類貨幣,效果上往往可以重建因爲傳統貨幣而受破壞的社區人際關係,意義遠遠大於經濟本身。

5.新的價值單位:我們急須創造一種新的價值衡量單位。它應該和最終極的實質價值(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等)掛鈎,以便衡量和推動生態上可持續的真正意義的人類進步。

我做了一個夢:那也許是在未來,有一個人,她也許是你的孫女兒,走進博物館,參觀一張印上特殊圖案的綠色紙條,那叫美國聯邦儲備劵,俗稱美鈔。她細讀旁邊的介紹資料,知道在以前一個蒙昧的年代,這曾經是通行全球的世界貨幣,它代表了歷史上一種非常扭曲荒謬的貨幣和權力制度,體現了史上最顯赫一時的帝國那至高無上的威權。她讀到這也代表了無數人類和生命的災難。她忽然感到一陣毛骨悚然,正如我們今天回看宗教裁判或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樣。她走出博物館,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心裏慶幸她的祖父母(也許就是你)投身了一項偉大的運動,扭轉了人類文明的路向。她知道亞瑪遜森林的覆蓋面積在她的媽媽那一代開始再擴大了,現在還在孕育著豐富多樣的生命,北極熊還在廣闊的冰原上自由自在……她們這一代人,不會把幸福寄託在這一張綠色的紙上。我看到她嘴裏的微笑,然後我醒來了……窗外晨曦蒙矓,我在想:和我做著同一個夢的人們,正在地球上的哪些角落裏?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