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配打貿易戰?

誰配打貿易戰?
◎陽和平

 

【編按】二戰以來主導全球經濟秩序的美國,擔心中國資本的崛起將威脅美國在世界的霸權,掀起了中美的貿易大戰。本文指出中美貿易戰的因素,既有美國本土資本集團反對全球化與產業發展的問題,更有美國資本不得不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本文對於美國此時發動貿易戰的政治經濟結構轉變與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等有著精闢深刻的分析。原文轉載自2018-07-07激流網

2017年中美於德國G20進行會晤。來源:維基百科。

 

歷史上,只有帝國之間才會有相互制裁的全球性的貿易戰。今天的貿易戰,如果真能持續地打起來,恰恰證明中國資本的崛起已經對美國的世界霸權形成了足夠大的威脅,否則中國是沒有資格與美國打貿易戰的。

雖然一戰、二戰都和貿易戰有關,但是以前的貿易戰和今天的截然不同。二戰以來,在以美帝獨霸為前提的全球化過程中,各發達國家產業資本之間全球性產業鏈的擴展造就了一個高度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全球性的產業關係。同時,以華爾街財團為代表的金融資本更是立足於全球的投資和收益。這些與二戰前列強各國的產業和金融主要立足於國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表面上,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全球性壟斷資本看起來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實際上他們是同床異夢。壟斷資本的各方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全球市場和資源的爭奪,只是在美國老大的監管下,他們全然不能依靠二戰前的那種老殖民主義的手段相互爭奪罷了。

從美國全球化的金融壟斷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視角出發,他們的基本理念是新自由主義。按理說,今天的貿易戰和貿易保護主義應該不符合這些全球化壟斷資本的利益。

那麼為什麼特朗普一定要打貿易戰呢?這裡面有至少兩個原因。其一是美國本土資本集團反對全球化的訴求,其二是美國資本不得不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美國本土資本集團反對全球化的訴求

美國的資本財團大體上可以分為全球化的金融、產業資本和本土為主的產業資本。華爾街投行,汽車、飛機製造等行業屬於前者,鋼鐵等行業、房地產?屬於後者。全球化對那些具有先天競爭優勢的比如美國的農業非常有利,而對美國製造業的衝擊取決於運費佔售價比。比如水泥一類的產品基本上是當地生產,當地使用,全球化對其影響不大(中國超過世界一半的水泥產能除了周邊國家以外衝擊不了世界的其他地方)。相反地,電子、輕工業品等等運費佔比低的行業從八十年代起就逐漸走向崩潰,轉移到勞動力、資源具有競爭優勢的地方。全球化對那些產業鏈相對比較長的,比如汽車製造業的衝擊並不大,或他們的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對於那些本身的產業鏈並不長的,運費佔比不算高的行業,比如鋼鐵行業反而形成了越來越強勁的威脅。

美國資本財團對全球化的態度因而取決於全球化對自己的影響。八十年代以來全球化對美國製造業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美國本土資本對全球化的抵制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只不過他們打的是一場退卻戰。

以下圖表可以反映製造業在美國的沒落。

1990年美國還算是個製造業大國(藍色製造業部分佔大多數):

 

2015年美國的製造業(藍色部分)已經很少: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一:美國各州最高就業部門1990到2015年的轉變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網站。https://www.bls.gov

 

早在1992年,克林頓之所以能上台就是因為共和黨內部反對全球化的羅斯•佩羅與老布什的分裂所致(結果克林頓得票43%,老布什37%,佩羅19%),而特朗普上台是這一派的迴光返照,屬於一個偶然事件。

打貿易戰是美國世界霸權走向沒落的象徵。但是,特朗普的貿易戰是否能夠打下去,最終還是要取決於美國全球化的金融、產業寡頭資本的態度。這是因為金融資本已經成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太上皇」。

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依靠的是製造業,而非金融。因為產業資本考慮的是長遠,而金融資本賺的是眼前,大蕭條期間美國工業資本勢力對當時大肆興風作浪胡作非為的金融資本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對他們設製了種種的「緊箍咒」和「防火牆」 ,嚴厲地管制著金融資本的活動範圍。二戰以後美國的製造業達到了頂峰,一度佔據世界工業產值的一半。但是,隨著美國世界霸權的確立和戰後德、日等帝國經濟的複蘇,在壟斷資本集中所必然產生的金融化趨勢和美元霸權的推動下,美國的金融業迅速擴張,而製造業的壟斷地位卻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挑戰,美國資本主義走向腐朽,金融業逐步替代製造業成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太上皇」,進而影響了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七、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比較強勢的美元有利於全球化的美國金融資本(同樣的美元可以讓他們掌控更多的世界資源),但是對美國本土的產業資本卻是個災難(因為在國內他們會受到國際競爭對手相對廉價產品的衝擊,而自己的產品在國外就損失一部分競爭力)。七十年代的美國政府曾經試圖在協助產業資本克服生產過剩危機的同時滿足金融資本全球擴張的訴求,其結果是蔓延無際的滯漲,兩面不討好。

金融資本此刻掀起了新自由主義的大旗,推舉代表著他們利益的里根上台。後者大刀闊斧地「去管制」,解禁了一大批對市場行為的規範。金融資本又通過美聯儲大幅度提高利率,主動製造了一場深度的危機。這兩者可以說是「金融黨」最後戰勝「工業黨」的標記性事件。從此以後,美國的製造業一落千丈,空心化日益嚴重,美國資本主義從製造業壟斷的腐朽轉向金融業的寄生。

這是新自由主義興起的根本原因。它反映了金融資本在二戰後的利益。他們一再地向禁錮金融資本的管制發起進攻,一步步地甩掉那些三十年代套在他們頭上的「緊箍咒」,突破一道道那些妨礙他們擴張的「防火牆」。其直接的後果就是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但是他們至今還不敢完全退出通過「放水」,吹資產泡沫的方法來緩解經濟危機的招數,因而嚴重地束縛著他們面對著就即將來臨的下一場經濟危機所能採取的補救措施。

今天的貿易戰,特朗普打的是就業的旗幟。但是,無論美國政客多麼蠱惑人心的諾言,只要金融業是美國資本主義的「太上皇」,製造業就不可能回流美國。貿易保護從來都是為了保護那些僱傭工人的老闆而發起的。但是,為了捍衛正在消亡的美國產業,全球化的美國產業資本是不會允許特朗普通過貿易保護來犧牲他們具有優勢的產業。

再說,特朗普這種打著重商主義旗號的政客非要說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國少賺錢了,吃虧了。但是金融資本知道,有了美元霸權,美國稱霸世界的政府軍事預算赤字可以通過美聯儲印發鈔票來填補,因而他可以不用吹灰之力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他不準備也沒有能力償還天文數字的美國政府債務,除非他出賣美國的資產。特朗普執意要減少貿易逆差實際上意味著他在逼迫美國償還自己的債務。因此,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對保護美國本土的實體經濟不感興趣。

但是,來自中國的挑戰會迫使美國全球化的金融、產業寡頭資本跟著特朗普一起制裁中國。

 

美國的壟斷資本勢力不得不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這場貿易戰最初就是由美國發起的所謂「301條款」(即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調查引起的。它代表了美國對中國資本崛起的最集中的擔憂。其核心指責歸納為:

1. 中國政府對在華美國企業的技術轉讓要求;

2. 中國政府對在華美國企業經營的許可限制;

3. 中國政府力推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通過收購美國企業以便獲得尖端技術及知識產權,和大規模的技術轉讓;

4. 中國政府縱容入侵美國商業計算機網絡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商業機密,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競爭優勢的行為。

其中他們最反對的就是以國家隊為後盾的「中國製造2025」。

美國擔心在科技上被中國赶超是有依據的。我們可以從商業性研發和專利、基礎科學研究、軍火科技和全球貿易價值鏈的四個方面來考察中國資本的崛起對美國的挑戰。

1、衡量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科技發展速度和潛力的兩個比較直觀的綜合指標是研發投入(R&D)和專利申請。從這兩個指標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國為什麼感覺到中國在科技上的發展對其所造成的威脅。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二:美、日、歐(英、德、法)和中國在研發投入上的對比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網站。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8/nsb20181/report/sections/overview/rd-expenditures-and-rd-intensity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三:美、日、歐(英、德、法)和中國專利申請佔比的對比 資料來源:根據WIPO國際專利網站資料整理。https://www3.wipo.int

 

2、以上只是商業研發和專利的數據,其中不乏注水的因素,也並不一定反映基礎研究的能力。衡量後者的一個比較常用的標準是基礎科學學術論文的影響因子,其中一個指標是SJR(SCImago Joumal Rankings)。它是一個既考慮了期刊被引數量,又考慮了期刊被引質量的指標。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中國在基礎研究上是直追美國,超越了其他所有發達國家的一個後起之秀。即便是扣除了學術造假(不是特色特有)的因素以外,這種追趕的趨勢還是不可否定的。這個不能不引起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擔心。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四:美、日、歐(英、德、法)和中國在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數 資料來源:根據SJR網站資料整理。https://www.scimagojr.com

 

3、由於軍火製造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獨立自主的科技能力,因此除了以上指標以外,佔據了2013-2017年世界軍火市場可觀份額的中國出口(是美、俄、法、德之後的第五軍火出口國)就足以使得美國對中國在科技上的挑戰(如下圖所示)倍感不安。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五:美、俄、歐(法、德、英)和中國在世界軍火市場的份額資料來源:統計網站。https://www.statista.com

 

4、中國在科技上的發展使得他可以不斷的提高他所能夠分享的全球價值鏈的附加值。從以下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光是中國的出口不斷的增加,而且在入世以後,他的出口附加值總體也是在上升,擠壓著發達國家的出口附加值。這個對現有的全球利益鏈的衝擊是可想而知的。由於附加值的計算比較複雜,不同的假設和算法會有不同的數值,但是無論何種算法,以下圖表所反映的總體趨勢是難以扭轉的。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六:美、俄、歐(英、法、德)和中國在世界貿易中各自附加值的百分比 資料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網站。https://data.oecd.org/trade/domestic-value-added-in-gross-exports.htm

 

 

因此,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資本對世界市場和資源的需求急劇上升,為了緩解產能過剩所造成的壓力,中國資本必須走出去。亞投行,「一帶一路」等措施都是這類需求的反映,它也同時不可避免地蠶食著美國的勢力範圍。中國資本要走出去就必須努力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以便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或投資可以避開美元,減少匯率波動的風險,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但是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就必須開放外彙和資本流通的市場,否則外商迴避使用人民幣。所以中國過去對資本流通的各種限制目前正在逐步地取消。這些都是為中國資本走出去鋪墊的舉動。

既然中國資本要走出去,那麼就不得不讓外資也走進來,否則不好走出去。世界上對外開放最寬鬆的是兩類國家。一類是不需要擔心外資入侵的像美國這樣的超級核大國或發達國家,一類是像菲律賓這樣的沒有多少主權的第三世界國家。表一反映了這一情況:

 

表一:西方眼中的投資自由度打分和排序(2018年版)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資料來源:https://www.theglobaleconomy.com/

 

 

隨著美國霸權的沒落,他越來越在乎外資在美國的投資,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資本。相反的,隨著中國的崛起,他對外資的控制就越來越放開,比如最近公佈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外《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就反映了他掌控局勢和外資的自信。有著核大國軍備做後盾,中國可以實驗性的放開對外資的管控。如果他發現哪些地方對自己不利,他可以改,就像美國可以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隨意啟動懲罰外資的「301條款」調查那樣。

但是這些基於自信的開放措施並沒有能夠換回越來越不自信的美國的信賴。

為了自己的世界霸權,美國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中國的產業升級。這是他的核心利益所在。在這方面,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美國有著共同的利益。

因此,當前的貿易戰可能有以下幾個結局。

貿易戰的一個極端可能是打不到一年,結果遭受美國國內的一片反對,堅持不下去,特朗普倒台,貿易戰結束。但是美國製約中國,防止中國的產業升級這個目的並沒有達到。因此,即便是貿易戰結束了,不等於中美摩擦的結束,類似對中興制裁的新的其他方式的摩擦和衝突,會變本加厲。

第二種極端的可能是貿易戰逐步升級,美國迫使他的盟友中斷和中國的貿易,加入對中國的製裁,誰要和中國貿易他就跟誰急,最後形成世界範圍的分別以中美兩國為代表的兩個相互對立的貿易圈。從此世界貿易陷入類似冷戰時期的兩極運轉形式,科技、軍備競賽加劇。但是由於美國對進口產品的嚴重依賴,這一結局的可能性不大。

在這兩種比較極端的可能性之間,還會有其他的形式。比如,美國的全球化壟斷資本和特朗普所代表的本土資本,為了他們的共同利益聯合起來,人為地製造一場新的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迫使中國讓步,甚至指望中國發生政治動盪,放棄產業升級的目標。

美國之所以會做出這種兩敗俱傷的貿易戰舉動是因為他今天所面的臨挑戰比當年來自日本的挑戰要嚴重的多。

戰後日本的經濟在八十年代以前曾經有過一個相對高速的發展階段,其在技術上對美國的衝擊可以從專利申請的下圖中看出: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七:美、日專利申請的對比 資料來源:WIPO國際專利網站資料。https://www3.wipo.int

 

日本戰後科技的快速發展對當時美國勢力範圍內的經濟霸權確實形成了一個強勁的挑戰。為此,在八十年代,美國通過廣場協議和一系列輪番發起的類似「301條款」等製裁措施,首先成功地抑制了日本在製造業方面對美國的威脅,後來通過1997年亞洲的金融危機,他又成功地制約了日本金融資本對美國霸權的挑戰。

美國之所以能夠制裁日本,阻止日本崛起對美國的挑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在戰後沒有軍事主權。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日本不得不就範。從此以後,日本的經濟長期不振,再也無法形成對美國霸權的衝擊(見下圖九十年代後期)。

 

阳和平:谁配打贸易战?-激流网
圖八:美、日GDP的對比 資料來源:美聯儲網站資料。https://fred.stlouisfed.org

 

由此可見,美帝國主義以他的經濟實力做全球經濟的運動員,又以他的軍事實力做全球「治理」的裁判員,現在他又依仗著自己高超的覆蓋全球的竊聽技術去指責追趕的後來者剽竊自己的知識產權。

但是,由於中國實質上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俄羅斯雖然在核武器和科技上面要優越於中國,但是他沒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其2017年的軍費開支僅僅是中國的29%),美國完全不可能像製裁日本那樣來製裁中國,美國就必須換一個打法。

只要對手沒有國家隊的參與,美國的大財團就有信心擊敗任何市場上的挑戰者。2012年,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完成的中國展望報告——《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是當初美國資本一廂情願給中國開的實質上的私有化方案。他誤以為在中國推動私有化的勢力足夠強大,私有化的方案能夠盡快地實行,因此制約中國崛起的目的不難達到。

美國精心策劃的私有化改革方案是他制約中國的最後希望。那個方案被擱置以後,美國絕望了。美國的資本集團不得不面對中國的崛起。他們普遍地意識到,只有打破中國的這種黨政軍企商為一體的國有資本集團的勢力,他們才有可能遏制中國的崛起,才有可能防備自己在科技上的壟斷地位被中國打破。以貿易戰為契機,寧願就像八十年代人為製造的那場經濟危機一樣,如果能夠迫使中國的官方改變或最好放棄其產業升級的佈局,無論是華爾街的財團,還是美國本土的製造業,都可能認為是必要的代價。貿易戰背後的真實目的明顯的就是遏制中國的崛起。

環球網社評7月4日寫到:「美國對華政策正在經歷從接觸與融合到遏制戰略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已經不可逆轉。這將對中國崛起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對華貿易戰只是華盛頓遏制中國戰略的開始,今後中美之間或將發生烈度更高的衝突。」

爭奪世界霸權從來就沒有共贏的方案,慘烈的「好戲」還在後面。Fasten your seatbelts, it’s going to be a bumpy ride!(過山車即將啟動,請係好安全帶!)

 

發佈日期:2018/07/18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