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中國,拔劍四顧心茫然?

《戰狼2》:中國,拔劍四顧心茫然?
郭松民

本文取得作者授權轉載:郭松民微博

 

【編按】《戰狼2》是一部中國現代軍事題材動作電影,講述尋找失蹤未婚妻的退役軍人冷鋒捲入了非洲某國的動亂,並拯救淪陷區同胞和難民逃亡的故事。至813日,該片在中國大陸的累計票房超過44億人民幣,超過了《侏羅紀公園》和《鐵達尼號》,成為全球在單一市場裡票房第三高的電影。《解放日報》的評論,更認為該片成功地表達了中國大陸的政治主旋律。本文作者郭松民,為中國獨立新聞評論員與影評。他指出,《戰狼2》反而凸顯了當今中國遠離社會主義革命道路所面對的困境,包括順服美國世界秩序的國際困境,訴諸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文化價值困境,同時該片強調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只是「自慰式的民族主義」,缺乏正義與平等的基礎。他認為,中國應該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與國際主義,取代當今的國際與中國國內的秩序。

來源:作者微博

 

如果冷鋒是一位值得驕傲的英雄,那麼蘭博就是英雄的英雄。不是嗎?

2015年,《戰狼》熱映,在觀眾中掀起了一陣民族主義的熱潮。我當時寫了一篇影評,稱其為「馬戲團式的民族主義」。如今《戰狼2》再次熱映,掀起了比兩年前更高的觀影熱潮,但原來存在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在展開正式的討論之前,筆者首先要對《戰狼》系列的主創吳京表示敬意。十八大之後,中國夢、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提法橫空出世,但文藝界對此的態度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並沒有創作出相應的文藝作品,反而有《車欠土里》一類專門刨根挖墳,否定「道路」正當性的小說出現。

《戰狼》系列可謂用藝術的形式詮釋「中國夢」、「文化自信」的有益嘗試——好萊塢也無非是在不斷再生產「美國夢」——雖然有點泡沫,有點「馬戲團」,但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有了作品做討論的平台,我們就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不斷提高。

有評論盛讚「《戰狼2》「毫不掩飾地張揚了中國在崛起、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一最大的當代史事件,展示了中國人的自信和力量」,不過在我看來,《戰狼2》其實凸顯了當下中國所面臨的種種困局。

哪些困局呢?

 

第一,國際困局。

在《戰狼2》中,「非洲某國」突然陷入動蕩,在這裡工作的中國醫療專家陳博士及其團隊和富二代卓亦凡投資的企業陷入危局。陳博士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利益,中資企業代表了中國的經濟利益,現在面臨同時喪失的危險。

怎麼辦?合乎邏輯的答案是派軍隊保護。在影片中,確實有一支中國海軍艦隊到達了,但艦隊指揮員說,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所以不能在此使用武力,他們只負責撤僑,因此只能讓已經撤退到軍艦上的前解放軍某部特種兵冷鋒自己去和叛軍以及來自歐洲的白人雇傭軍周旋,並且不能提供任何支援,軍艦等待他的時間也只有18小時。

我擦,這不是撒手不管,讓冷鋒、陳博士和中資企業都聽天由命的節奏嗎?

沒有得到聯合國許可僅僅是托詞,真正的原因當然中國政府不允許。

猶記得2009年,《中國不高興》一書出版,其中提出「持劍經商,大國崛起的制勝之道」,引發激烈爭論。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現實當中,問題就這麼快、這麼嚴峻的擺在了中國面前:要麼通過武裝干預保護自己的利益,要麼喪失自己的利益。沒有第三種選擇。

這當然不僅僅是影片的虛構。2011年,利比亞內亂爆發,中國啓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撤僑行動,撤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中國在利比亞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卻打了水漂。

困局使我們意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才是「世界秩序」這一國際「公共產品」的最大提供者。美國憑借巨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建立了世界霸權,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中國晚近三十多年主要是在「美國治下的和平」中獲得發展的,中國經常談到的「做負責任的大國」,指的就是對這種秩序負責。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中國曾經是這個秩序的挑戰者、革命者,因此是有前科的。因此儘管中國不斷表白自己真的是想「負責任」,但誠意仍然受到懷疑,就像當年下了梁山的宋公明,致死也沒有獲得朝廷的完全信任。

中國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依賴,是美國能夠多次成功敲詐中國,以及每當中美髮生糾紛,通常是以中國讓步而告結束的基礎性原因。

現在的問題是,「世界警察」已經疲憊不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在「非洲某國」,美國的領事館關閉了,久負盛名的「海軍陸戰隊」也沒有出現,總理被叛軍當場擊斃在辦公室,中國怎麼辦?

中國有幾種選擇——

1、支持原本親華的政府,鎮壓叛軍,必要時直接使用軍隊;

2、不支持任何一方,但使用武力維護和平;

3、不介入該國政局,但派部隊保護中國在該國的利益;

4、撤僑,但放棄在該國的利益。

無論是在影片中還是在現實中,中國選擇的都是第4種。這意味著中國還沒有考慮好在當下的世界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

中國該怎麼辦?

接替美國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和美國合作,美國做警長,中國做副警長?

如果中國選擇第1、2、3項中的任何一項,那麼這和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列強對中國採取的令中國遭受巨大痛苦的炮艦政策有什麼區別?要知道,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藉口就是「保護僑民」,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藉口就是「保護鐵路」。

難道中國打倒列強就是為了讓自己變身為列強嗎?

所有這些問題,中國自己都沒有想明白,這個困局,仍然困擾著中國。

 

第二,文化困局。

熟悉好萊塢的人都明白,《戰狼2》其實講述了一個典型的好萊塢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的贋品——

「一個原本生活有點潦倒的前突擊隊員、前海軍陸戰隊員等,由於受到某種刺激,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或者從科學狂人手裡拯救了地球,或者擊退了外星人,或者消滅了恐怖勢力),然後帶著被自己拯救並不可救藥的愛上了自己的女人(這是他的獎品)悄然回家。」

冷鋒和他的旅長的關係,其實也直接拷貝了蘭博系列中的蘭博和「上校」之間的關係。

形式上的借鑒也就罷了,更要命的是支撐冷鋒的價值觀和美國的蘭博也是完全一樣的——個人英雄主義,尤其是在女人面前的個人英雄主義。冷鋒到非洲,就是要為他的女人復仇,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獎品」,一個來自美國的女醫生Richael。

順便說一句,這裡我們看到了面對不同膚色時的微妙種族情緒:儘管身在非洲,但黑人只能做「乾兒子」、「乾女兒」,白種女人才是女神,做女朋友才是一種值得誇耀的奢侈品。

現在問題是:靠把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內在化來成為英雄,真的能夠使我們獲得文化自信嗎?

把冷鋒剝開,從裡面跳出來的是一個蘭博!這意味著,如果冷鋒是一位值得驕傲的英雄,那麼蘭博就是英雄的英雄。不是嗎?

打個比方。如果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武林豪傑霍元甲、葉問,不是用中國武術,而是用拳擊打敗了美國大力士,用柔道擊敗了挑戰的日本武士,還能夠讓我們產生對中國武術的自豪感嗎?

我們可能仍然會欽佩霍元甲和葉問,但我們會更低的匍匐在拳擊術、柔道乃至美國和日本文化之下。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支撐中國英雄的價值觀是革命英雄主義,也就是說,英雄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革命,或者說是為了整體利益。

靠著革命英雄主義的支撐,狼牙山五壯士們在抗日戰場完敗了日本武士,黃繼光,邱少雲們在朝鮮戰場完敗了美國蘭博。

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經過精英們三十多年耐心細緻的解構,革命英雄主義已經變成了畢福劍們酒桌上的玩笑和微信朋友圈里各種惡搞的段子。而「識時務者為俊傑」、「好漢不吃眼前虧」之類的「傳統文化」以及江湖義氣等又不足以支撐英雄行為,所以吳京就只好從蘭博那裡轉借了。

儘管《戰狼2》已經取得了10億票房,但這無非彰顯了美國文化、美國價值觀的魅力罷了,吳京如果意識到這一點,他的內心深處應該是悲涼的的吧?

 

第三,民族主義的困局。

《戰狼》系列一直是以民族主義相標榜的,《戰狼》中「犯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名句讓不少觀眾感到亢奮。但在我看來,《戰狼》系列其實回避了真正的民族主義問題。

如果說《戰狼》中的民族主義是馬戲團式的,《戰狼2》中的民族主義則是一種「自慰式的民族主義」。

為什麼呢?因為冷鋒和這批白人雇傭軍之間的衝突,並不帶有任何民族衝突的性質。這批白人雇傭軍並不受命於任何一個西方政府,也沒有得到任何西方軍隊的支持,他們也沒有任何明確的政治目的,甚至不像他們犯下累累罪行的祖輩那樣要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他們只是為了錢。簡言之他們是一群為錢賣命、為錢殺人的刑事犯罪分子。

和他們較勁,只需要一個「維護正義」,甚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理由就可以了,哪裡需要勞駕民族主義?把殺死一個來自西方的犯罪分子想象成戰勝了西方,這不是一種「自慰式的民族主義」嗎?

中國和美國,中國和西方,真正的民族主義問題是存在的:那就是隨著近代一百多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的不懈奮鬥,中國的持續崛起有可能顛覆西方自大航海時代以來主導世界的歷史!

西方對此早有警覺並採用各種手段打壓中國,但這個真正嚴肅而沈重的民族主義問題,卻在《戰狼2》中被悄然回避了。

當然,這不是吳京個人的問題,中國的主流精英也一直在鴕鳥式的無視或回避這個問題,一想起中國有一天可能要要和西方做最後攤牌,他們就嚇得渾身發抖。

來源:作者微博

 

第四,愛國主義的困局。

《戰狼2》一開始,為了交代冷鋒的動機和命運,安排了一個強拆的橋段。冷鋒為了保護烈士戰友的家人和房子,打傷了主持強拆的流氓頭子,冷鋒因此住進了牢房,當然也失去了軍職,最後流落到了非洲。

這個橋段,和整部影片所極力弘揚的愛國主義主題,構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巨大裂隙,我很好奇,不能理解吳京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中國是《戰狼2》的「元社會」,但在這個「元社會」里,《戰狼2》展示給我們的卻是流氓橫行,正義不彰,警察不維護正義,只保護流氓。

強拆的橋段並非完全向壁虛構,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大量關於強拆釀成悲劇的新聞,這才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

「元社會」的這種局面,使影片最後的「霸氣小護照」顯得更像是一種諷刺,也使冷鋒最後英雄凱旋般用手臂做旗桿,高擎國旗的畫面看上去像是一種諷刺。

就影片本身的情節而言,我不知道冷鋒最後為什麼會信心滿滿的舉起國旗,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中國」並非拯救者和安全的提供者,而只是一個旁觀者。

在《戰狼2》的全部敘事中,「回到中國」是獲取安全感的主要方式,但中國居然是如同強拆橋段裡所展示的那樣,那麼回到中國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就是為了受那些強拆流氓的欺壓嗎?

愛國主義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但我們也需要更多的公平、更多的正義、更多的平等,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結構和權利結構,使愛國主義建立更加堅實的基礎之上。

如果認真思考所有上述這些困局,我們就會發現,在現有的國際國內政治話語的框架里,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資本主義全球化,只給各個國家或民族留下兩種選擇:或者做壓迫者,或者被壓迫。

可是,如果我們既不願意壓迫別人,又不願意被別人壓迫呢?

也許,到了用一種嶄新的、社會主義的、國際主義的秩序來取代當下的國際、國內秩序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戰狼2》呈現了怎樣的中國想像?

 

發佈日期:2017/08/15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