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玻利瓦爾革命的失敗或經濟制裁的惡果?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革命的失敗或經濟制裁的惡果?
◎陳韋綸(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委內瑞拉在主流西方媒體的敘事中,不外乎是一個石油蘊藏豐富,近年卻為惡性通貨膨脹、飢餓與食物短缺所苦的拉美國家。在這套敘事中,一切的問題根源得歸咎於現任總統馬杜羅,因為他是個「社會主義獨裁者」。然而,本文作者指出,今年四月美國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報告直指「美國制裁刻意瞄準破壞委內瑞拉的經濟,希望藉此導致政權顛覆」,並稱制裁已對「委國人民造成嚴重傷害」。雖然美國的經濟制裁違反了《海牙公約》與《日內瓦第四公約》對於「集體懲罰」的禁令,但是聯合國安理會至今卻未對此召開審判,國際社會對此大多置若罔聞。作者批評,美國以「解救人民」或「打擊貧窮」之名所遂行的人道干預,只服膺美國軍事與政治顛覆的特定政治目的,往往帶給當地人民的是悲劇。

「豐美大地‧魔幻政治:拉丁美洲攝影展」正於成功大學圖書館1樓大廳展出,述說著台灣多數人不熟悉的拉丁美洲,以及它從以前至今被切開血管的傷痛、鬥爭、與自我的反思。請還未前來觀展的朋友,把握時間!

 

2019年1月,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與支持者握手。來源:維基百科。

 

委內瑞拉在主流西方媒體的敘事中,不外乎是一個石油蘊藏豐富,近年卻為惡性通貨膨脹、飢餓與食物短缺所苦的拉美國家。一切的問題根源,則可歸咎於「社會主義獨裁者」,即現任總統馬杜羅。將西方主流觀點奉為圭臬的台灣國際新聞,自然也對前者生產的敘事照單全收。

 

經濟危機 誰負責?

然而,已有不少獨立媒體記者與專家在親自走訪委內瑞拉後,否認該國存在「人道危機」的情形。例如獨立新聞網站「Grayzone」記者布魯門道爾(Max Blumenthal)前往委國首都卡拉卡斯的超市後發現商品架上大部分的民生用品豐沛無虞。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薩亞斯(Alfred de Zeyas)曾於2017年前往委國,對於當地情況,他表示:「我在街上沒有看到任何一位遊蕩的兒童,也沒有看到有人在街上乞討。我步行和開車穿越了整個卡拉卡斯城(Caracas),一個乞丐都沒看到。」

當然,這並不是說委國不存在經濟問題,像是惡性通膨與食物價格急速上漲。然而,委國經濟危機,究竟應完全歸咎於馬杜羅政府的治理失當,或是美國經濟制裁的結果?畢竟,2015年三月,前總統歐巴馬宣布委內瑞拉是美國國安的「威脅」,之後開始對部分委內瑞拉政府官員實施制裁。川普時代更擴大制裁範圍至75人。2017年起,川普政府將制裁目標,從個人轉移至該國的石油工業,拒絕委國政府債券於美國金融市場交易,接著不讓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收取其石油產品出口的付款。美國財政部凍結PDVSA的70億美元資產,並且禁止美國企業向委內瑞拉出口石腦油(萃取原油的關鍵物質)。美國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估計,美國(與加拿大)的制裁,已讓委內瑞拉損失110億美元。

今年四月,美國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發表了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與韋斯布羅特(Mark Weisbrot)的報告中指出,2017至2018年間,美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同時,委國的總死亡率上升31%,換算人數的話,約有4萬名委內瑞拉人死亡。這份名為《經濟制裁即集體懲罰:以委內瑞拉為例》的報告認為,這僅僅只是開端,「由於無法取得藥物或治療」,另外有30萬人深陷危機,包括8萬名HIV感染者自2017年起無法獲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另有1萬6千人洗腎病患、1萬6千名癌症病患與4百萬名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無法獲得胰島素或是心血管藥物。

報告直陳,雖然委內瑞拉的經濟危機通常被歸咎於該國自身,但是「美國制裁刻意瞄準破壞委內瑞拉的經濟,希望藉此導致政權顛覆」,並稱制裁已對「委國人民造成嚴重傷害」。

薩克斯與韋斯布羅特指出,讓數萬人深陷存亡之際的制裁,已經違反《海牙公約》與《日內瓦第四公約》對於「集體懲罰」的禁令,然而聯合國安理會至今卻未對此召開審判。國際社會對此大多置若罔聞。

 

「人道危機」的武器化

除了經濟選項,歷屆美國政府持續資助國內反對派遂行政變,包括2002年劍指查維茲的那場軍事政變,以及今年初開始,自命臨時總統的瓜伊多(Juan Guaidó),多次號召軍隊試圖罷黜馬杜羅未遂。

2月23日,美國與瓜伊多於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邊境,試圖以運送人道救援物資之名,衝擊委國邊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上,發布一張連結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的鐵達塔斯大橋(Tienditas Bridge)照片,空無一人的橋上停著一台油罐車與兩個貨櫃,痛斥馬杜羅阻擋救援物資。包括《華盛頓郵報》、BBCCNN等媒體,紛紛採用了與彭佩奧一致的敘事。之後卻被發現:由於擔心走私貨物與石油,加上兩國無法達成協議,該橋實際上從未正式啟用。然而鐵達斯塔大橋卻已淪為政治宣傳戰的一部分。

美國媒體觀察網站「FAIR」這段期間以來,多次糾正主流媒體的不實報導,包括4月30日瓜伊多再度號召士兵起義,CNN在報導中使用支持瓜伊多的民兵,卻宣稱「社會主義獨裁者」馬杜羅的軍隊正在「街上掃射市民」。與國務院口徑一致的媒體,製造合理化軍事介入與政權顛覆的敘事,人道危機淪為服膺特定政治目的的工具。

 

「人道干預」悲劇

歷史有鑒,美國於世界各地以「解救人民」或「打擊貧窮」之名遂行人道干預,帶給當地人民的往往不是光明而是悲劇。

2003年,前美國總統小布希以「拯救世界免於海珊(Saddam Hussein)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進行「人道干預」,導致20多萬人死亡。2011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以「恢復民主」為名,對反阿薩德(Bashar Assad)政府的勢力提供訓練與情報,助長伊斯蘭國的興起。

在拉美,美國支持的政權顛覆(regime change),更是血跡斑斑。1954年,為了維護美國聯合水果公司在瓜地馬拉的利益,中情局對實施土地改革的阿本斯政權遂行以「PBSUCCESS」為代號的政變,此後瓜地馬拉陷入長達36年的內戰,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

在智利,中情局資助反對派,目的是使其「經濟尖叫」,迫使阿葉德面臨經濟崩潰,並且取消國有化私營企業的政策。1973年9月11日,阿葉德的社會主義政權慘遭皮諾契特將軍軍事政變。皮諾契特統治期間,共計4萬人遭政治迫害、3千多人死亡。

雖然,美國時常號稱這麼做是為了協助恢復民主,然而檢視受華盛頓支持的瓜伊多提出的經濟政策,包括將該國天然資源開放競標、私有化石油資源,都為企圖進入委國的跨國企業開了方便之門。國安顧問波頓說得更直接,直接表明美國著眼的「是石油資產」、「讓美國石油企業雪佛龍(Chevron)和哈里伯頓(Halliburton)真正在委內瑞拉投資。」

 

石油:惡魔的排泄物

1976年,委內瑞拉礦物部部長阿方索(Juan Pablo Pérez Alfonzo)曾感慨該國的石油是「惡魔的排泄物」,查維茲亦深知98%出口倚賴石油收入的委內瑞拉是多麼脆弱。玻利瓦爾革命(Bolivarian Revolution)於2000年石油價格仍高時,利用其收入改善無地工人的生活,包括在最短時間內消滅文盲、免費教育、醫療系統,以及可負擔的住宅與擴大公共運輸系統…等等。委內瑞拉的「加勒比石油計劃」(Petrocaribe),以優惠價格及超低利率,對14個加勒比海國家輸出石油,舒緩了後者債務與能源價格高昂的處境。加勒比計畫所展現的團結互助精神,與唯利是圖的美國石油企業,可說是大相徑庭。

另一方面,玻利瓦爾革命的糧食分配計劃,雖然成果斐然(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委內瑞拉截至2015年以消除一半的飢餓人口),卻始終未能解決食物與消費產品過分仰賴進口的困境。此外,玻利瓦爾革命也未擺脫私有化,糧食進口體系掌握在企業菁英手中,以石油收益支撐的糧食項目,反而淪為對私人企業的高額補貼。過分仰賴石油資源的結果,即是2009年石油價格暴跌時,玻利瓦爾革命也因此陷入危機。

我想說的是,委內瑞拉的當前局勢,有其眾多且複雜的形成原因,對於馬杜羅政府有不同評價與立場,是很正常的,然而這些都無法正當化美國對委內瑞拉實施的經濟制裁、扶植反對派進行政權顛覆,甚至揚言軍事介入,更不能成為支持美國帝國主義入侵行徑的理由。我們可以回顧過往的拉美歷史,包括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智利、巴拿馬…,美國的干預行徑與扶持的右翼獨裁政權,帶來的往往是政局動盪、長期內戰、貧富不均,而非其宣稱的「自由」與「民主」。

 

 

發佈日期:2019/06/27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