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

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 從「油峰」談起(2008 .06. 06 《新國際》)

作者:陳文嘉

 

油峰(Peak Oil)就是說石油的產量達到頂峰。1956年在美國蜆殼石油公司(Shell Oil)工作的地質學家胡柏(Marion King Hubbert)首次提出油峰這一概念。他根據美國本土油田開採的資料導出一個公式,可以算出一個油田甚至整個世界的油峰何時發生。他預言美國本土油田的油峰將在1965至1971年間出現,果然不出所料。今日美國本土石油的產量不到最高產量的一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進口的石油已達美國石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二。我們更有興趣的是全球石油產量什麼時候到達頂峰?他估計是在2006至2025年之間。如果不是現在,就是在不久的將來。

石油約40年用罄

除了石油產量會到頂峰之外,我們所使用的其他能源(天然氣,煤,鈾)的產量也會達到頂峰,因為這些礦藏都是有限的。我們特別關心油峰,主要的原因是它是我們使用的最重要的能源,而且,在所有能源種類中,石油將最先用罄。美國能源部的資料顯示全球石油儲量1兆2千930億桶,照目前的消耗率計算,約40年即用完;天然氣儲量6112兆立方呎,約60年用完;煤的儲量最多,還可以使用180年。大家都知道,石油的儲量中東第一。事實上,在所有產油國中,中東5國就排在前五名。煤的儲量則是中國第一。

既然石油還可以用40年,為甚麼即將出現的油峰會是一個能源危機呢?回想不久之前,在石油增產的情況下,一個颶風橫掃美南,就使得美國汽油的價錢加倍,至今還未回跌。將來一旦石油減產,供需不能平衡,所有能源的價格都會飛漲,景氣必將陷入長期蕭條。如果處理不當,第三次世界大戰都會因此爆發。很明顯的,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必須依賴石油,那麼有沒有替代產品呢?

在討論替代產品時,筆者只提出幾種已經商業化和規模化的方法,並論其利弊。第一種方法就是把煤液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就使用過,今日南非仍在使用。如果把煤轉化,能量轉化率約為60%,其中35% 的能量保存在煤油中,25% 的能量保存在煤氣中。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煤的儲量較多,可以長期使用。壞處是大量使用煤的液化,將把更多的炭變成二氧化碳,使溫室效應更加惡化。

另一種方法就是大量生產瀝青砂。加拿大儲油原本微不足道,當美國能源部決定把瀝青砂計入,加拿大竟然一躍而為儲油大國。加拿大更自稱油藏天下第一,可是瀝青砂開採極不經濟。顧名思義,瀝青砂是一種固體,不像石油或天然氣那樣,打一口井就能生產。瀝青砂遇熱,瀝青又會融化,不適合掘井開採,較適合露天開採,不像煤那樣既可以露天開採,又可以掘井開採。大部分的瀝青砂深藏地底,露天開採並不經濟。只有埋藏較淺的瀝青砂,才可以露天開採。生產時,先要挖掉瀝青砂上的表土和森林才能挖掘瀝青砂,然後用水蒸氣把瀝青砂加熱使瀝青融化,和砂分開,最後讓瀝青與氫氣反應才能變成石油。因此從瀝青砂生產100 Quad的石油,要消耗50 quad的天然氣,能量轉化率不到50%。再加上天然氣較石油清潔,所以使用瀝青砂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比起使用其他化石能源都要嚴重。

 

節能是最簡單的方法

第三種方法就是利用生物能源,也就是把玉米變成酒精以取代汽油,或把黃豆油變成柴油。其最大的好處就是玉米和黃豆是可再生的,可以年年生產,永續使用。這個方法也不會造成溫室效應。可是據專家估計,如果把美國目前生產的玉米和黃豆全部變成酒精和柴油,也只能滿足美國所需汽油的12% 和柴油的6% 。大家可以看到,這樣做的話,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的糧倉,能源危機變成了糧食危機。

其實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節能。在第一次能源危機時,美國總統卡特呼籲全國人民節能,要求美國人節省汽油十分之一,減半石油進口。一時之間,大家改用小車,也把暖氣的溫度調低幾度,冷氣的溫度調高幾度。當時美國的能源消費本來每年增長2%,那之後居然變成了每年減少2%,持續數年之久。我們不難看到,人類節能的空間還是很大。

從長遠來看,人類應該大力開發可再生的能源,也就是太陽能。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石化能也是太陽能。它是千萬年前太陽作育萬物,地殼變動時埋在地下,經過複雜的化學反應而製成的寳藏。千萬年才蘊積形成的能源,人類不應該在百年間就把它揮霍殆盡。時至今日,我們應該大力開發太陽能。何況使用石化能,把千萬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炭釋放,造成溫室效應。使用太陽能,不但很乾淨,還可以永續使用。目前人類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自然能源就是水力發電,只是它僅占全球能源生產的6.5% 。中國自從三峽電站發電以後,生產的水電已躍居世界第一,這當然還不夠。要推遲油峰,甚至於煤峰的到來,我們除了大力開發水電之外,還要大力開發其他的自然能源,如風力發電、光電、太陽能,乃至上面提到的生物能源。(2008 .06. 06 《新國際》)

 

【新國際小字典】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於1960年9月14日的「巴格達會議」中正式創立,原始提議者是伊朗和委內瑞拉,創始會員國只有5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目前已發展到13個會員國,除了上述5個創始國之外,在中東的還有阿拉伯大公國、卡達;在非洲的有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吉利亞、安哥拉;在拉丁美洲還有厄瓜多;亞洲則有印尼。OPEC的總部設在奧地利首府維也納,現任秘書長是阿爾吉利亞的能源與礦物部長凱利爾(Chakib Khelil)。

OPEC創立的主要原因是,儘管做為產油大國,這些國家卻無法決定原油的價格,油價完全由西方掌握開採技術和市場通路的幾個跨國石油公司所把持(在那個年代,國際原油價格不到5美元)。這些飽受暗虧的產油國遂決定聯合起來,形成類似石油卡特爾(Cartel)的機制,以集體協商的方式,從供應的源頭去影響國際油價,以求增加國家的整體收入。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OPEC會員國佔有全世界石油蘊藏量的78.4%,供應全球43% 的原油。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威力首見於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又稱第四次中東戰爭)。當時,OPEC對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採取抵制、禁運的措施,結果在短短5個月之間(從1973年10月17日到1974年3月18日)造成石油價格飆漲4倍,立即引爆全球性的能源危機。

在OPEC的運作之下,原油價格的決策權回歸到產油國手裡。不過,近幾年來,可能因為已屆油峰(Peak Oil),OPEC的增產能力漸衰,影響力隨之式微。在全球化市場經濟的趨力之下,倫敦和紐約的期貨市場躍而成為油價決策的主力。

 

 

OPEC的標誌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