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製造埃及的「二次革命」

美國如何製造埃及的二次革命
■周世瑀

(2013.7.12《新國際》) 

 

2013年4月埃及青年發起一項名為「反抗」(tamarrud)的連署活動。連署的訴求之一為要求埃及總統穆希(Mohamed Morsi)下台,並提早舉行總統選舉。反抗運動者宣稱至少有1,500萬人參與連署。

 

 

埃及軍方接受美國金援

6月30日,即穆希就職週年,埃及至少有2千萬人走上街頭。代表穆斯林兄弟會保守勢力的埃及總統穆希在今年7月3日遭軍方罷黜後,軍方不但暫停現行憲法,並自行決定埃及臨時總統人選。儘管埃及軍方皆為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黨羽及美國附庸,主流媒體卻以「人民意志」、「革命」、「二次革命」之名簡化軍方政變。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海爾(H.A. Hellyer)並試圖以人民合法政變(Popularly Legitimate Coup)一詞為軍方政變定調。

埃及政變後,商業媒體一再附和美國官方立場,聲稱美國對埃及政變保持中立,絕不介入埃及內政。對美國外交政策稍有涉獵者,不難看出若無美國首肯,埃及軍方斷不可能獨行其事。

 

冷戰結束後,美方對政變保持「中立」恰為美國官方「支持」軍事政變的同義詞。2009年宏都拉斯政變即是前車之鑑。美國祕而不宣地同意宏國軍方推翻中間偏左的民選總統澤萊亞(Manuel Zelaya)。美國國務院在政變後旋即公開表示「中立」,絕不介入宏都拉斯政局。美國國務卿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並呼籲軍方與澤萊亞「自制」,宏都拉斯方可盡早舉行總統大選。

政變後宏都拉斯政局猶如覆水難收。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宏都拉斯的謀殺率在2010年突然躍居世界第一。記者 、工運人士、農民、抗拒新自由主義的異見人士、遭軍、警謀殺時有所聞。 

美國對埃及的政變保持「中立」亦然。美國政府扶植埃及軍方由來已久,美國拉攏軍方的目的在於鞏固以色列軍事占領。一言以蔽之,要分析此次埃及政變的屬性,得視埃及軍方在巴勒斯坦問題的立場方能論斷。

 

在1970年代末期,國際間日益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民族自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依據1949年以、阿戰爭停火線為界,獨立建國,業已形成國際共識。以色列為美國附庸,美國故而對巴勒斯坦的建國之路再三阻撓。

埃及人文薈萃、人口眾多,加以地理位置正為歐、亞、非三洲要衝。埃及政權故而成為美國亟欲拉攏的對象。當年美國卡特(Jimmy Carter)總統為了支持以色列軍事占領,遂於1978年撮合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El Sadat)及以色列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簽署了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

根據美國國會智庫的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報告,美國為確保埃及與以色列盟約永固,自1987年起每年金援埃及軍方13億美金。埃及軍方自1987年迄今已收受美國350億美金的軍事援助,金額僅次於以色列的一千多億美金。自1988年迄今,美國並與埃及軍方在埃及共同生產美國的M1A1艾布蘭(Abrams)主力坦克車。

 

 

穆斯林兄弟會金主:卡達王室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L.P.)2011年2月的報導亦顯示,美國每年軍事援助埃及的金額相當於埃及國防預算的3成,埃及軍方將軍事援助經費的8成用於採購美國武器。此外,埃及軍方每年再派遣500名軍官至美國軍校受訓,強化雙邊關係。美國國防部亦有600多名將領在埃及坐鎮指揮。2011年埃及人民奮起抗暴時,埃及軍方便以M1艾布蘭主力坦克車鎮壓示威者。埃及軍、警配備的催淚瓦斯、槍枝、子彈多為美國製造。僅在2011年,就有2千多人遭埃及軍、警殺害,其中半數為遭軍、警逮捕後,從此下落不明。

 

穆巴拉克的垮台並未改變軍方長期擅權的事實,以色列與埃及的「和平」協議至今依然牢不可破。穆希在2012年當選總統後旋即宣示他會遵守大衛營協議。穆希為了向美國與以色列交心,更於今年2月將大量污水日夜灌入加薩與埃及邊界的地下通道,以阻絕巴勒斯坦人民運送食品及醫療物資至加薩。此時,以色列軍方封鎖加薩領陸、領海、領空已長達7年。

埃及4成經濟是由軍方企業所掌控,軍方不容穆希過問軍事預算,軍方人馬卻亟欲染指穆希內閣人事任命。穆希執政後,雖未覬覦軍方既有利益,然而,他亦不容軍方插手內閣人事。軍方對此憤憤不平。紐約時報指出,美國駐埃及大使帕特森(Anne Patterson)告知穆希,華府對於埃及內閣閣員皆為穆斯林兄弟會成員一事怫然不悅。華府並指示穆希內閣改組名單。穆希在2012年競選總統時其幕後金主為卡達(Qatar)王室,穆斯林兄弟會的主子亦為卡達王室,故而穆希對華府欽定的人事布局並不買帳。

 

 130712-3-1

▲埃及共和國衛隊的軍人站在埃及總統府前,圖攝於2012年12月11日。牆面壁畫描繪的人物從右至左分別是上上任總統穆巴拉克、前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譚他威,以及日前被罷黜的前總統穆希。(圖/路透)

 

 

紐約時報並指出,政變前,帕特森再議內閣改組一事,又遭穆希拒絕。穆希遭罷黜前的幾個小時,他的首席外交顧問曾與今年7月即將上任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通電,確知軍方起事在即。

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坦承,早在穆希遭罷黜前,巴拉迪已向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保證,軍事政變可以做得乾淨利落。一旦囚禁穆希,軍方會迅速逮捕穆斯林兄弟會成員,並控制局面,以確保埃及「穩定」。

巴拉迪早在擔任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時便對美國亦步亦趨,卸任後,對美國依然唯命是從。巴拉迪在2011年,有意問鼎總統。為了對美國宣誓效忠,巴拉迪在2011年2月接受美國NBC電視台訪問時言道,埃及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應當堅如磐石。巴拉迪現下又以「反對黨」聯盟領袖之姿號召埃及群眾罷黜穆希。有「反對黨」若此,加以埃及群眾響應,資產階級何愁埃及「民主」大業不成,美國官方高層當可高枕無憂了。

 

 

對埃及勞動人民的背叛

穆希甫遭罷黜,埃及軍方旋即向美國輸誠,嚴詞厲色指控穆希對巴勒斯坦問題不夠「強硬」。軍方指派的臨時「總統」亦忙不迭地宣布埃及必然會遵守大衛營協議。埃及軍方發動政變前,歐巴馬已將往年的13億美金的軍援提高至15億美金。一言以蔽之,若無美國老母撐腰(埃及稱山姆大叔為「媽媽」),埃及軍方豈敢胡作非為。由於美國與埃及軍方合作無間,埃及政權更迭一事對以色列的軍事占領並未構成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反抗」運動的領導階層在軍方對穆希發出48小時的最後通諜後,旋即公開表達支持。穆希遭罷黜後,埃及「反抗」運動領導階層、以巴拉迪為首的「反對黨」聯盟、穆巴拉克黨羽、由沙國王室扶植,比穆斯林兄弟會更右翼的光明黨(The al Nour Party)無不歡欣鼓舞。由於街頭群眾大多支持軍方介入,此一抗爭,不但給予軍方殺害穆斯林兄弟會成員的口實,亦確立了軍方為埃及政治鬥爭最高仲裁者的地位。嗣後,軍方對埃及總統及其內閣人事,稍不合意,即可以依循前例輕言罷黜、肅清異己。

 

軍方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十分友好。2012年沙菲克(Ahmed Shafik)代表軍方參選埃及總統時,其幕後金主正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及美國政府。封建的沙國王室假伊斯蘭之名鼓吹君主專制。沙國對穆斯林兄弟會不僅不奉其正朔,並對其主張組黨參選的共和「邪說」恨之入骨。穆巴拉克下台後,穆斯林兄弟會組成的自由及正義黨(Freedom and Justice Party)遂成為埃及第一大黨。一旦掃除穆斯林兄弟會,埃及國內並無政黨足以牽掣埃及軍方與沙國王室。沙烏地阿拉伯扶植的光明黨(The al Nour Party)現為埃及第二大伊斯蘭主義政黨。極右翼的光明黨可能在政變後,輕易取代穆斯林兄弟會的自由及正義黨,並加速埃及伊蘭斯主義者的極右翼化。

歐威爾(George Orwell)言道:專制無法捍衛革命。但「革命」卻可以用以維護專制。「反抗」運動領導階層與軍方、巴拉迪等人的合作,不僅是對美國與沙國外交政策無知,更是開門揖盜。由美國豢養的埃及軍方向來為帝國主義、軍事統治、殖民統治的共犯。「反抗」運動領導階層將民主簡化成選舉,無視資產階級民主與帝國主義共生共榮的本質,並以反抗之名行反動之事,無異是對埃及勞動人民的背叛。

 

現下論斷美國與軍方策動的政變是否為埃及勞動人民自2011年以來最嚴重的政治運動挫敗,可能言之過早。然而,可以斷言的是,埃及勞動人民的解放早與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決休戚與共。若是埃及勞動人民始終不能認清資本主義為通往奴役之路,仰帝國鼻息的埃及「民主」幾與阿富汗、伊拉克「民主」無異,埃及的「民主」與「革命」,終將徒勞無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