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英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羅伯茨(Michael Roberts)。在中共「三中全會」後,中共領導人希望透過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性突破與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並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支柱,推動經濟發展。作者認為,西方媒體與主流經濟學家卻不看好中國經濟,仍為中國持續陷入經濟困境。因此他以一系列的資訊圖表反駁這些觀點,更指出中國不僅碳排放強度降低,而且真正的經濟進步,是為人民生活帶來實質改善。
Read more
思想的、戰鬥的、另類的,推動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發展,解釋世界,改變世界。
本文作者為英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羅伯茨(Michael Roberts)。在中共「三中全會」後,中共領導人希望透過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性突破與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並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支柱,推動經濟發展。作者認為,西方媒體與主流經濟學家卻不看好中國經濟,仍為中國持續陷入經濟困境。因此他以一系列的資訊圖表反駁這些觀點,更指出中國不僅碳排放強度降低,而且真正的經濟進步,是為人民生活帶來實質改善。
Read more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於7月18日在北京閉幕,會中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在這篇長達兩萬兩千字的《決定》中有些台灣社會比較陌生的語詞,譬如「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全過程人民民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我們請兩岸議題專家楊開煌老師給我們最深入、最到位的解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