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國際關係最脆弱的核心

石油:國際關係最脆弱的核心(2008. 06. 06 《新國際》)

作者:林深靖

 

石油的生產端和消費端一直存在著相當緊張的關係,這個緊張關係也就是當今國際關係的面貌。在1945年之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國,當時,石化能源在國際政治上還是非常邊緣的議題。二次大戰之後,美國現代工業神速擴張,西歐、日本也在嚴酷戰火洗禮之後,進入復元重建的黃金時期,石油需求量迅猛飆升。1947年是最關鍵性的一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美國本土石油的生產和消費徹底斷離,美國乍然成為石油進口大國。廉價的石油源源不絕輸入,彷彿為美國的產業發展注入活力,美國成為無可匹敵的工業、軍事大國,掌握了最尖端的科技和武力。

 

不過,往後的20年間,石油的生產和消費依循的基本上還是19世紀以降的殖民邏輯,西方消費國既控制了前端的開採技術和資金投入,同時也控制了末端的市場機制。直到1960年代,第三世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有不少過去被殖民主壓榨的國家,在解放之後,因為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一夕之間改變了既定的國際關係架構。阿爾吉利亞、奈及利亞、加彭、印尼…..都是這樣的案例,它們或者將石油開採權國有化,或者直接沒收跨國石油公司的股份。於是,這些南方國家和昔日殖民強權之間的關係進入緊繃的狀態。

除了這些新興獨立國家之外,中東的石油輸出大國也企圖奪回能源主權。1960年,以中東產油國為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成立。他們自覺到本身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獨特份量,終於學會把石油做為談判的籌碼或是國際舞台上可以靈活運用的政治武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幾個阿拉伯國家決定與巴勒斯坦站在同一陣線,他們的軍事力量也許薄弱,卻是團結起來把石油武器發揮到淋漓盡致。

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為了擺脫OPEC的鉗制,於1974年運作成立了「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但是,美國的強力運作也造成一些歐洲國家的疑慮,尤其是法國,主張加強南北對話並將能源問題放入聯合國的架構下處理。就國際關係上來看,美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的裂痕,在1970年代最為凸顯。

幾次石油危機下來,油價已經飆漲了數十倍(1950年代是每桶5美元,2008年上升到140美元),這也使得「替代性能源」的追尋變得越來越迫切。近幾年來,北方工業大國傾向於大力發展生質能源,詎料,勢頭才剛掀起,今年立即爆發了糧食危機,國際上南北關係再度成為焦點。自二次大戰以來,能源問題即是國際關係的核心議題,看來,這個趨勢至少還要持續半個世紀。(2008. 06. 06 《新國際》)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