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橋 │ 2022年,左翼道路何處去?──舊的危機與新的契機

2021年12月18日,台灣舉行公投。此次公投包括核電、萊豬、藻礁、公投綁大選,但在民進黨黨意執導的「民意」下,相繼被否決。而陳柏惟罷免案之後的「補選」,繼續成為國民兩黨廝殺的戰場,就算黎明幼稚園園長林金連為迫遷案中的受害者喉舌,恐怕也難以當選。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民進黨支持度略升,陳柏惟罷免案後林靜儀競選可能有利[1](編按:1月10日補選結束,林靜儀當選)。被忽略的是,中間選民比例上升,這意味著台灣對於政黨不信任的態度可能日益升高,或是最起碼非到關鍵時刻,他們不會表態。無論如何,今年「秋鬥」團體由南至北,在台灣西半部苦行,卻無力喚起人民的支持,這和國民黨介入社運有所關連,選舉結果也意味著左翼力量勢必重新調整。之後左翼在「公民參與」的口號之下,又將何去何從?

Read more

汪暉│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紀念列寧誕辰150週年

【編按】後革命時代的政治是「去政治化的政治」,包括了政黨的「官僚化」、「去政治化」的現象,其中經濟主義佔上風,階級問題被懸置。尤其是,在以政黨政治為中心的政治體制陷入普遍危機的時代,不僅在國家範圍內,而且也在世界範圍內,從現實中已經存在的各種新因素、新條件中不斷地提出「怎麼辦?」的問題。今年是列寧誕辰150週年,列寧作為政黨的領袖,或者說政黨中「最具有凝聚力的要素」(葛蘭西語),曾經鼓舞和團結了政黨中的「普遍要素」,推動黨把握了形勢,動員了廣大的人民群眾走向革命道路。汪暉老師這篇文章中,將列寧置於「領袖–政黨–人民」的序列中展開思考,指出列寧所具備的「革命者人格」在推進政黨的自我更新、重建政黨與人民關係中發揮了巨大的能動性。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今天我們紀念列寧並重新回顧其政治遺產,絕不是為了倡導個人崇拜或個人作用,而是出於走向「未來」的需要,思索人民領袖如何在某些特定的時刻發揮關鍵作用,使領袖–政黨–人民之間形成緊密聯繫又互相促進的能動性關係。畢竟,真正的「現代君主」不是個人英雄,而只能是政黨本身,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原文登於《文化縱橫》,本文轉載自2020年4月23日保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