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明丨「歷史的歸還」 ──亞際視野與去冷戰想像

【編按】「面對冷戰的分斷體系,東亞國家的歷史任務為何?民族想像的限制何在?作為立足東亞、胸懷世界的知識工作者,我們如何突破外部限制與內部矛盾,走向以民權為核心的未來?同時,若是當代社會對文學論戰的記憶與遺忘反映了權力與政治的操弄,我們應當如何理解與承擔「歷史歸還」的責任與挑戰?」《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一書嘗試從文學論戰的思想討論,思索上述的問題,而本文作為導讀,指出了戰後東亞各地的文學論戰,表達衝突與矛盾的方式與論述語彙雖各異,但問題意識卻類近,其效應跨越的時間與地理,大都表達了民眾主體追求獨立與自主的意願以及以文藝應對現實的勇氣。其間我們不僅該看到記憶的迂迴與纏繞,也該直視政治的作用與企圖,在閱讀與重讀的反覆嘗試中,同時尋找感性的相遇與理性的交鋒。本文轉載自謂無名,感謝謂無名和王智明老師授權轉載,圖片取自網路。

Read more

王智明 │ 一九九〇年代後的釣運:兩岸保釣的交流與合流

(本文原載於《人間思想》第一期(2012年夏季號)頁58-75,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一般咸認,1971 年4 月10 日的華府大遊行是保衛釣魚台運動的高峰,在那之後釣運就逐漸消沉,進而分裂為統一運動、革新保台與台灣獨立等不同 的政治勢力與家國想像。在1971年秋天的安娜堡國是會議上,左右分裂大勢抵定後,即令還有部分留美學生在1974年推動保沙運動,海外的保釣大潮的確已成「昨日之怒」,釣魚台問題也在中日雙方同意擱置爭議後而沉寂下來。然而,釣運並沒有就此消聲匿跡。保衛釣魚台的實質目標雖未達成,卻也不算失敗。中台日三方政府後續在釣魚台問題上堅持主權與實質擱置的作法, 使得釣魚台持續成為中台日民族主義的施力點,並最終在1990年以來一連串的事件中形成更大且更直接的衝擊,其意義與影響有待探索。因此,本文嘗 試整理與分析一九九〇年代以降的保釣運動:一方面描述釣運與釣魚台問題在兩岸三地的具體狀況;另一方面試圖對三地不同的反應與作法提出解釋與 分析。最後,面對今年(2011 年)3 月東日本大地震與南海主權爭議浮現的新情勢,本文嘗試從一個「批判區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 ──而非民族主義的觀點──來思考保釣運動的意義與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