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國│祓禊種福──辛丑牛年歲初有懷

西元二○二一年,中國傳統曆法是辛丑年,生肖屬牛。人們喜愛諧音「牛(扭)轉乾坤」賀歲,祝福吉祥。「扭轉乾坤」的另一個說法是:「把被顛倒的世界顛倒過來」。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斷以來,台灣社會在冷戰與內戰疊合構造下,親美反共的資本主義發展,是非顛倒、正邪不分的事物,多的不勝枚舉。遠的不說,以當下眼前的二○二○年而言,蔡英文政府利用新冠疫情爆發的形勢,隨著川普的魔杖起舞,對中國大肆挑釁、醜化,造成兩岸極度的緊張,並且在新冠疫苗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枉顧民命的嚴拒輸入中國疫苗。

與此相反,蔡英文政府藉拓展經貿外交之名,無視多數民意反對,悍然開放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毒豬、日本有輻射污染的食物進口。對美日帝國主義大獻媚態。其他如:以能源轉型為名,縱容中油在大潭建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掩耳不聽環團呼籲,任憑世界級的珍稀藻礁自生自滅……都是令人髮指的誅心之罪。

Read more

盧荻│突破百萬億大關,中國發展攻破新自由主義資本積累邏輯

【編按】中國國家統計局2021年1月18日對外公佈,經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百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本文作者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盧荻通過數據分析和對比,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是因為生產性投資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進而推翻了兩種常見的言論:「擠壓」論和「惡化底限」論,認為按照中國現在的規模,可以支持全球規模的生產性投資,從而抵銷新自由主義的資本積累邏輯。本文原收錄於《中國話語: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演講錄》,孟捷、張暉明主編,重慶出版社,轉載自《觀察者網》。

Read more

曾健民│初論陳映真的台灣社會性質論和社會變革論

【編按】2020年8月13日凌晨,陳映真先生的摯友與同道曾健民先生病逝於台灣花蓮。曾健民醫師(1950年-2020年)為花蓮人,高雄醫學大學畢業,日本九州島齒科大學研究,日本北海道行醫10年後返台,牙科執​​業醫師,2019年退休。曾任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專研台灣近現代社會史,尤著力於光復後五年的台灣史(1945-1949)。曾編著《新二二八史像》、《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等著作,並曾參與主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曾健民先生雖以醫生為正式職業,卻憑藉嚴謹的治學與精誠的理想填補了台灣近現代社會史研究的空白。其對海峽兩岸的拳拳赤子之心,對後輩學生的殷殷教誨之情,時刻提醒著我們沿著先生們最後的足跡,向理想的遠方繼續前進。曾健民先生曾於陳映真先生逝世後,撰寫《初論陳映真的台灣社會性質論和社會變革論》一文介紹陳映真先生「台灣社會性質論」思想形成至成熟的過程,將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台灣定義為「新殖民地半邊陲資本主義社會」,政治與經濟上均對美日存在依附性,民族分裂的根源存在於美國新帝國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支配力量。陳映真先生將台灣放置在第三世界的視野下,認為東亞各國「冷戰-戒嚴」的傷痛有其歷史共性,亞洲人民應當團結起來對抗西方新殖民的宰制;並在「社會性質論」的基礎上提出「社會變革論」,強調在統一過程中將台灣人民置於主體位置。《新國際》特別推薦此文,以對曾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本文轉載自保馬。

Read more

陳讚煌│青春無悔的保釣歲月

【編按】2020年6月,石垣市議會再次提出更名議案,擬將釣魚臺列嶼更名為「登野城尖閣」,釣魚臺教育協會、台灣釣魚臺光復會、中華保釣協會共同發起,台灣十多個團體聚集於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前,抗議石垣市意圖更改釣魚臺列嶼之名稱。然而,台灣的社會似乎遺忘了「保釣運動」的意義。作者為老保釣,從個人的生命經歷簡短記錄下其參與「保釣」的歷程,讓讀者看到保釣運動於左翼與民族上的意義,以及讓讀者一窺左派如何從保釣走向「統運」與如何在美串連的經歷。《新國際》特別感謝作者供稿。

Read more

趙慶雲│陸生中斷來台,是誰之過?

「日前,教育部在宣布各國境外舊生全面解禁來台後,又突然髮夾彎說要「排除陸生」,原因是「兩岸情勢」,再次顯示討論陸生問題不可能迴避政治,只談人權,否則解不了兩岸的結。
……
在陸生中斷來台之前,陸客已經不來了,下一步是影響的是台商嗎?與其簡單歸咎於大陸的政策收緊,不如好好反思兩岸形勢何以至此,正視一下台灣社會對大陸到底是什麼態度。只是意識形態對立可能還有解,民族情感沒有了也還有得討論,都不把對方當人看了,缺乏基本尊重還不時辱罵詆毀,還要厚臉皮交流下去不尷尬嗎? 要我說,暫停陸生來台,台灣方面的責任比較大。只是,多數台灣人應該也不會介意這件事情就是了。」

Read more

蘇哲安│短評葉蔭聰〈直面香港這場「不知節制」的運動〉

〈直面香港這場「不知節制」的運動〉(以下簡稱〈直面「不知」〉)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葉蔭聰試圖總結運動相關評論的共同預設與盲點,提出一些可以突破瓶頸的新穎觀點,幫助我們在一個充滿未知的轉型時代裡找出方向(恰好與本文的宗旨頗類似)。問題是,〈直面「不知」〉一文採取的突破法竟然就是劃出一份回歸過去――傳統現代性政治哲學的路線圖。

Read more

武當山|對不起,我的「含中量」有點高

「期許我們能夠從這些事件中提取新的期望,像是更警醒(拒絕遺忘)每一個時代的排外邏輯,以找到更具建設性的方式,來和社會裡、歷史裡、文化裡、現實裡、地理空間裡、世界裡的歧義共處──就像目前整個世界必須聯合起來,找到與陌生病毒的相處之道,才能逐步回到原本生活的步調。而不是自顧自地活在虛假的、隨政客與媒體操弄,因恐懼而搖擺的被害者處境裡。」

(本文為《文化研究》學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舉辦的「新冠肺炎下的兩岸移動」論壇的一系列文章。前兩篇分別為:孫賀︱何以解怨:一個「前陸生」的「後陆生」體悟;以及朱凌毅|無用的兩岸關係。本文原刊於2020年6月18日《文化研究》學刊網頁,感謝《文化研究》學刊與作者武當山授權轉載。)

Read more

金寶瑜 │ 《中國革命的道路》作者序: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我所看到的近四十年來美國左派的具體抗爭中,顯示出他們的力量相較於資產階級是多麼薄弱。儘管他們在一個個具體的事件上,憑著正義感堅決反對美國資產階級的荒唐作為,但是整體來說,他們並無法對美國的資本主義提出有效的挑戰。美國的左派敗退到今天的樣子,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左派除了20世紀初期到中期短暫興起的工人運動之外,他們並沒有一套相對完整、得到多數工人支持的政治信念,更沒有真正能夠代表絕大多數工人階級根本利益、世界觀與政治主張的政黨。……反過來看,中國左派有自己的革命歷史。中國革命的歷史是無數前輩革命家與革命群眾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寫下來的,是我們極為珍貴的遺產。中國革命豐富的歷史經驗提供了世界各國左翼運動思考未來發展的依據。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將我所了解的中國解放後實行社會主義的歷史寫出來,好提供大家思考未來道路時做為參考。」

Read more

吳俊宏│《綠島歸來文集》自序

【編按】《綠島歸來文集》收錄了老同學吳俊宏前輩出獄後斷斷續續寫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主要是圍繞著與台灣統獨議題相關的思考。第一單元記述了吳俊宏前輩個人的白色恐怖經歷,另一部分也表述對當前台灣針對白色恐怖的平反(轉型正義)工作的看法。第二單元主題為「苦命中國的崛起之路」,從温鐵軍老師團隊的研究重新理解中國。第三單元是談台灣的統獨與民主,而第四單位則討論帝國主義與左翼。本書將由人間出版,再次感謝作者吳俊宏前輩提供轉載。

Read more

孫賀︱何以解怨:一個「前陸生」的「後陆生」體悟

【編按】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發生後,在臺求學與工作的陸港澳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過年回鄉省親的大陸配偶立即面臨,因為防疫特殊處置而無法返臺、或被迫滯留第三地的窘境。同時,也有在大陸工作的台商和台商因此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甚至在兩岸對奕的緊張態勢中蒙受不必要的指摘。雖然疫情尚未過去,防疫的邊界管制亦未消除,但相關措施已然對他們造成傷害,也讓兩岸關係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尤其4月9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陸生來台升學就學的試點工作,不僅加劇兩岸關係的惡化,更實質地影響了「陸生」的權益,乃至未來兩岸高教的地景。是故,《文化研究》學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舉辦了「新冠肺炎下的兩岸移動」論壇,並希望藉著舉辦一系列的文章,向受到影響的朋友們表示關心和致意,並且展開對「陸生」、「陸配」以及其他兩岸身份的討論。同時,我們也希望透過不同視角的觀察,思考兩岸移動的未來。孫賀曾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就讀。本文原刊於2020年5月16日《文化研究》學刊網頁,感謝《文化研究》學刊與孫賀授權轉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