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重溫–2018年台社學會 / 重新思考社會主義3月論壇】 工運「政治化」的歷史回顧、現況與展望

【論壇重溫–2018年台社學會 / 重新思考社會主義3月論壇】
工運「政治化」的歷史回顧、現況與展望
為何需要「政治化」?何謂「政治化」?如何可能?

 

影像重溫(來源:苦勞網臉書)

Part 1

【台社學會x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Part 1

【台社學會x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Part 1工運「政治化」的歷史回顧、現況與展望——為何需要「政治化」?何謂「政治化」?如何可能?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新國際、苦勞網協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紫藤廬主持人: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與談人: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柏謙(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高偉凱(勞動黨黨員、前新竹縣議員)林佳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8192814973824/

Posted by 苦勞網 on Friday, 23 March 2018

Part 2

【台社學會x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Part 2 Q&A

【台社學會x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論壇】Part 2 Q&A工運「政治化」的歷史回顧、現況與展望——為何需要「政治化」?何謂「政治化」?如何可能?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新國際、苦勞網協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紫藤廬主持人: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與談人: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柏謙(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高偉凱(勞動黨黨員、前新竹縣議員)林佳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8192814973824/

Posted by 苦勞網 on Saturday, 24 March 2018

以上論壇內容將整理刊登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左翼聲響」專欄

 

時間:2018/3/24(六)14:00~17:00

地點:紫藤廬(106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新國際、苦勞網

協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紫藤廬

主持人: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陳柏謙(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
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
高偉凱(勞動黨黨員、前新竹縣議員)
林佳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說明:

30年前,解嚴後不到半年,1987年11月,工黨創立,在當年台灣工人運動勃發的年代,嘗試著團結島內工人階級,試圖與一年多前成立的民主進步黨在台灣政治與社會改革路線上競爭,某種意義上,也開展了日後三十年來台灣工人/工會運動「政治化」實踐的開端。

這三十年間,各種對工運「政治化」的討論與嘗試雖然始終未曾中斷過,但台灣工人/工會運動歷經幾次重大轉折,不同團體與運動對「政治化」模式、進程與局勢判斷有著路線的歧異與拉扯。只是長久以來,特別是代議政治選舉的爭論——從「是否」投入,到「如何」投入代議政治選舉——一路走來猶如鬼魅幽靈般地在台灣的工人運動陣營上方徘徊盤旋。

1990年代較為顯著的經驗與事件包括:從工黨與後續勞動黨組成至90年代中期的屢次參選經驗、1995年起台灣勞工陣線內部對「政治化」路線的激烈分歧以及日後的分道揚鑣、1998年起以獨立候選人之姿捲動台灣工運各界的資源與期待,兩度投入參選立委選舉的曾茂興。進入21世紀,也出現像是人民火大行動聯盟與綠黨的綠紅結盟參選、主張「人民老大參政」的人民民主陣線。同時,也有運動團體尋求與既有政黨或新興政黨如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的結盟等。每到選舉的季節,工運「政治化」的想像與討論,每每壓縮在短時間內直接進入「參選」、甚至於窄化為「選上」並取得政治權力與否的討論,相較之下,對於過往每一次工運「政治化」實踐經驗的歷史疏理與損益評估、實質內涵與其相對應路線的辯論,卻始終未能形成更深刻的對話與交鋒。

在此意義上,究竟何謂工運「政治化」?為何需要「政治化」?以及工運「政治化」的成功定義為何?以上這些根本的問題,仍舊值得我們深入思辨。我們需要重新反思台灣工運「政治化」的歷史經驗並分析當前的問題。如果,我們對於工運「政治化」的想像不只是「代議民主選舉」(但未必排除),那麼基進的「政治化」想像會是什麼?實踐的路線又在哪?

參考文章:

台灣左翼當奮起(吳俊宏)

台灣民主的反思(黃德北,來源:批判與再造)

【2014大選】高偉凱、林名哲:選舉的基層組織與社會動員實踐(來源:秋鬥)

我們希望什麼樣貌的總工會?場廠工會的歷史限制與突破(陳政亮,來源:個人臉書)

戰鬥型全國總工會應有的實踐方向–兼答陳政亮關於需要什麼樣貌總工會的看法(吳嘉浤、王浩,來源:公庫)

從突尼西亞反思台灣:青年、社會團體與政治參與

巴丟:我們可以為二十一世紀的共產主義做些什麼?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