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的雙重意義

【光復節專題】
台灣光復的雙重意義
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民國34年(1945),蔣中正委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負責日本受降事宜,何應欽則委派陳儀在台灣負責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的受降,於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現在的中山堂)舉辦受降典禮,從當年拍攝與流傳的照片來看,當天公會堂外大門布置的牌樓中央,下書「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會場」,上書「台灣光復」四個大字,左右對聯則各自寫著「光復舊河山」與「建設新台灣」。

 

 

161027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陳復(右)

 

 

中華民國政府視此事件標誌著台灣自清朝割讓給日本後復歸於中國統治,故隔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佈命令,明訂每年的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民國36年(1947)10月25日,省垣各界在台北中山堂擴大慶祝台灣省第二屆光復節,當時人在南京的行政院長張群特別過來蒞臨大會,會後並在台北的街頭舉辦盛況空前的遊行活動來同歡,相關紀錄片在網路很容易就能查閱實況,因此「台灣光復」首先是指曾經發生並被當時國人共同認知的歷史事實。

這個歷史事實使得台灣人民擺脫政治被殖民的處境,然而,理解政治被殖民的事實,除依據日本確實曾將臺灣視作殖民地來經營,各種建設都是配合本國發展需要來剝削台灣,將台灣人視作二等公民外,更應該由文化層面來理解何謂「台灣光復」,這意謂著台灣人從此可跟自己祖先傳下來的各種精神資產重新連結,包括恢復使用自己的文字來思考與書寫,並可公開從事自己的民俗與信仰,從精神意義完成自身文化集體潛意識底層對於「我是誰」的認同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除非我們都不再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文化集體潛意識,否則「台灣光復」就不只是個歷史事實,更是生活在台灣的每個人都不應該否認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需要不斷擴張,才會引發因應時空背景的各種因革損益,展開有關如何「連結傳統來面向未來」的社會實踐。當我們不重視「台灣光復」帶給國人修復精神的意義,這意謂著我們不在意自身的精神靈根,這種狀態如吸納外來文化的營養來寓居於世,其效應就是我們始終無法擺脫文化被殖民的困境。

故從歷史實在論與精神實在論的角度來說,「台灣光復」都是台灣人不應該漠視的重大事件,其歷史意義與精神意義共同使得台灣人有機會活出自己的尊嚴與價值。但,這種機會並不是理所當然就產生,其特別需要台灣人的自覺與反省,唯有認真探索我們擁有的自由、民主與法治對每個人究竟有何意義,我們纔會意識到被殖民的慘痛經驗,並珍惜中華民國這個體制帶給我們全球華人社會裡何其難得的歷史空間與精神空間,使得「台灣光復」成為持續在拓展的歷程。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