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礫│變色的強人

「他(李登輝)把一切反對聲音吸納為權力旗手的能力,確實是經歷多年無人出其右,這卻不是什麼偉大的政治洞見,僅是權力者操作歷史記憶與遺忘機制的熟練。他的威望除了建立在政敵身上之外,始終有個用來吸納批評用髒即丟的前台:總統前期是已經死透的特務頭子蔣公子,後期是連戰馬英九宋楚瑜陳水扁;卸任初期是拉出國民黨殘部硬說成綠營的台聯,拋棄台聯後著意接近世代換了一半的民進黨,很快又轉往各小側翼。他可以堅定地支持中國統一,打造台灣新中原,也可以意味不明地後設性支持台獨建國,但始終不曾明確地將制憲建國當成遠程目標,在外界看來是伺機而動,對我來說不過是隨波逐流。他也可以在政治路上,毫不猶豫地帶起陳哲男蔡英文劉泰英等等幕僚技術操作員,分別掌握政商關係、黨國金脈、保守主義政治論述等等曾被認為是台灣民主化最大阻力的各種權力體系,如今這些體系都慢慢被所謂進步政治勢力洗白,甚至不少代表人物還讓本來與黨國體制敵對的民進黨一個一個誠心收納,乃至於掌握中樞。」

(本文修改自作者臉書,感謝作者供稿)

Read more

曾健民│初論陳映真的台灣社會性質論和社會變革論

【編按】2020年8月13日凌晨,陳映真先生的摯友與同道曾健民先生病逝於台灣花蓮。曾健民醫師(1950年-2020年)為花蓮人,高雄醫學大學畢業,日本九州島齒科大學研究,日本北海道行醫10年後返台,牙科執​​業醫師,2019年退休。曾任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專研台灣近現代社會史,尤著力於光復後五年的台灣史(1945-1949)。曾編著《新二二八史像》、《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等著作,並曾參與主編《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曾健民先生雖以醫生為正式職業,卻憑藉嚴謹的治學與精誠的理想填補了台灣近現代社會史研究的空白。其對海峽兩岸的拳拳赤子之心,對後輩學生的殷殷教誨之情,時刻提醒著我們沿著先生們最後的足跡,向理想的遠方繼續前進。曾健民先生曾於陳映真先生逝世後,撰寫《初論陳映真的台灣社會性質論和社會變革論》一文介紹陳映真先生「台灣社會性質論」思想形成至成熟的過程,將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台灣定義為「新殖民地半邊陲資本主義社會」,政治與經濟上均對美日存在依附性,民族分裂的根源存在於美國新帝國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支配力量。陳映真先生將台灣放置在第三世界的視野下,認為東亞各國「冷戰-戒嚴」的傷痛有其歷史共性,亞洲人民應當團結起來對抗西方新殖民的宰制;並在「社會性質論」的基礎上提出「社會變革論」,強調在統一過程中將台灣人民置於主體位置。《新國際》特別推薦此文,以對曾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本文轉載自保馬。

Read more

皮凱蒂│重建國際主義

【編按】新冠肺炎既挑戰也加深既有的國界藩籬與資本主義世界的運作,但同時中美衝突對立不斷加劇,如何在這樣的時刻思考新的國際連帶呢?尤其對於台灣的兩岸處境來說,相關論述越來越訴諸民族國家的畫界想像,而既有的「一國兩制」方案或所謂的「九二共識」幾乎失去了社會的信任基礎,一度曾經作為討論之一的「聯邦」或「邦聯」甚至已經難以進入政治想像的視野,遑論「國際主義」。歐盟的經驗、乃至非洲聯盟的經驗,是不是可以再度成為台灣的參考呢?2020年7月14日,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在《世界報》同時用法文和英文發表了「重建國際主義」一文。其「國際主義」是他在新書《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and Ideology)中論述的「社會聯邦主義」,「社會聯邦主義」也對既有的歐盟模式問題提出了修正的方向。他指出,「參與式社會主義」改革方案如果僅僅在一個國家內實施,將會遇到很大困難,例如利用年度財產稅和遺產稅建立「公民資本稟賦」和「公民基本收入」,這將會導致富人和大公司把財產轉移到別國的避稅天堂,而歐盟各國如果沒有共同的財政政策,也就不可能逐步消除成員國之間的不平等,2016年英國的退歐公投以及匈牙利和波蘭等東歐國家「民粹主義」的興起,都說明如果不建立「社會聯邦」,歐盟已經難以為繼。為了發展新型的國際主義「社會聯邦主義」,皮克迪等人發表了「歐洲民主化宣言」和起草了「歐洲民主化公約」(http://tdem.eu/en/manifesto/),並發起了歐盟成員國公民的對公約的簽名運動。「歐洲民主化公約」提出建立「歐洲公民代表大會」(European Assembly),其中80%代表來自各成員國的議會議員,20%的代表來自1979年以來普選產生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員。「歐洲公民代表大會」將有權批准四項最重要的歐洲範圍內的「共同稅收」:公司利潤稅,高收入所得稅,大額財產稅和碳稅,從而克服避稅天堂對「參與式社會主義」措施的阻礙。「歐洲公民代表大會」作為一項制度創新的新穎之處在於,它許可歐盟成員國的子集(如德國、法國、比利時)組成「三國公民代表大會」,徵收三國範圍內的四項「共同稅收」,這樣來逐步過渡到所有成員國的共同稅收。「共同稅收」的用途可有兩種:一是將50%的「共同稅收」返還給各成員國用於削減國內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稅負,二是將另50%用於歐盟範圍內的科研,教育,環保。同時,「歐洲公民代表大會」的「社會聯邦主義」邏輯不限於歐洲,皮克迪認為完全可以建立「歐盟-非盟公民代表大會」及其子集。他尤其關注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2018年峰會已經提出的「非盟共同稅收」設想。這樣,新型的21世紀「國際主義」初現輪廓。

Read more

陳讚煌│青春無悔的保釣歲月

【編按】2020年6月,石垣市議會再次提出更名議案,擬將釣魚臺列嶼更名為「登野城尖閣」,釣魚臺教育協會、台灣釣魚臺光復會、中華保釣協會共同發起,台灣十多個團體聚集於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前,抗議石垣市意圖更改釣魚臺列嶼之名稱。然而,台灣的社會似乎遺忘了「保釣運動」的意義。作者為老保釣,從個人的生命經歷簡短記錄下其參與「保釣」的歷程,讓讀者看到保釣運動於左翼與民族上的意義,以及讓讀者一窺左派如何從保釣走向「統運」與如何在美串連的經歷。《新國際》特別感謝作者供稿。

Read more

趙慶雲│陸生中斷來台,是誰之過?

「日前,教育部在宣布各國境外舊生全面解禁來台後,又突然髮夾彎說要「排除陸生」,原因是「兩岸情勢」,再次顯示討論陸生問題不可能迴避政治,只談人權,否則解不了兩岸的結。
……
在陸生中斷來台之前,陸客已經不來了,下一步是影響的是台商嗎?與其簡單歸咎於大陸的政策收緊,不如好好反思兩岸形勢何以至此,正視一下台灣社會對大陸到底是什麼態度。只是意識形態對立可能還有解,民族情感沒有了也還有得討論,都不把對方當人看了,缺乏基本尊重還不時辱罵詆毀,還要厚臉皮交流下去不尷尬嗎? 要我說,暫停陸生來台,台灣方面的責任比較大。只是,多數台灣人應該也不會介意這件事情就是了。」

Read more

王智明│教育平權,全數回台

【編按】8月5日,台灣教育部宣佈對境外生解禁,讓境外生返台就學,然而就在宣佈解禁的記者會上,教育部官員神祕離席3分鐘,隨後改口解禁對象並不包含陸生,陸委會稍後的聲明更讓陸生不解。8月7日上午,境外生權益小組以「天價檢疫費用,境外生難以負擔!政治凌駕學權,教育自主堪憂!」為主題,在教育部召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排除陸生的開放政策是政治凌駕學生權利,沒有符合基於教育專業的自主判斷。同時,記者會也指出現行作法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特別是目前存在的境外生入境檢疫費用過高問題(例如將近三四萬元的隔離住宿費用),呼籲教育部給出解決方案。本文為作者於記者會發言稿,作者為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Read more

何步正│憶老友,王曉波

「新大學網站多次聚談餐會,曉波出席,依然好辯,品性五十多年不變,是很率直可愛的性格。近多年來,顏元叔、李永平、陳少廷、王拓、楊國樞、蘇慶黎都先後仙去。近日,王曉波老友也揮手去也,不勝唏噓,謹記。反正,不知道是那一天之後,大家見面的時間,多的是。」

(本文原刊於2020年8月3日《新大學》,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Read more

李亞橋│南鐵徵收案7月20至23日抗爭側記

南鐵案可說是當下台灣民主危機的一個縮影,也是台灣社會運動困境的一環。一個國家或政府,如果是藉由犧牲百姓的福祉、讓社會內部公民互相輾軋,甚或以各種看似強調「公共利益」卻實際上迫害在地居民與環境的開發、迫遷,藉此來換取自身利益與施政績效,那麼它同樣不會是一個好的政府。如果說社會運動阻撓民進黨政府執政與施政而被視為「不識大體」,社運者更該堅持下去,我們要更勇敢地繼續「不識大體」下去!
(作者為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Read more